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三驾马车”齐发力,一揽子政策护航湖北疫后重振

第一财经 2020-06-05 18:38:33

作者:周芳    责编:胥会云

地区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

湖北正在抓住党中央支持该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机遇,加快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

4日下午,商务部研究出台了支持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促开放24条”)。

同一日,针对当前经济发展“重启恢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发挥科技创新“乘法效应”,湖北省政府印发《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若干措施》(下称“促创新22条”)。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近段时间,湖北密集出台各类政策措施,有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的,有提振消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有“财税支持17条”,有“支持中小微企业18条”,政策措施几乎涵盖了拉动经济增长的方方面面。

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湖北出台一系列政策,以加快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同时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专家认为,地区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疫后的湖北已然成为政策洼地,从内生动力来讲,湖北经济的振兴和长期发展还要靠自身的造血机制和环境建设。

湖北自贸区迎专属政策

“促开放24条”是商务部发布的首个针对特定自贸区的支持发展政策。

商务部明确,支持在湖北建立商务部应对贸易摩擦工作站,建立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支持武汉、襄阳、宜昌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协调解决中欧班列(武汉)运营中遇到的困难,鼓励跨国公司在湖北设立全球或地区总部。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光谷自贸区研究院院长陈波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促开放24条”中的一大亮点是支持在湖北建立商务部应对贸易摩擦工作站,这主要是应对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国外贸易摩擦、技术性贸易壁垒等问题,旨在为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开展贸易摩擦预警和法律服务相关工作。

“促开放24条”提出,要推动湖北自贸试验区与中欧班列有关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协调解决中欧班列运营中遇到的困难。发挥驻外经商机构作用,协助湖北自贸试验区与国外行业组织、班列平台公司、外贸企业等对接合作,扩展与相关国家经贸往来,充实中欧班列去回程货源。

“湖北自贸区可以成为中国向陆上丝绸之路国家运输的起点,也可以成为相关国家向中国出口的集散点,中欧班列给武汉更大支持,能够使得武汉的铁路运输再上一个台阶。”陈波说。

武汉汉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汉欧班列自3月28日恢复运营以来,共计发运35列(截至5月24日),承载了大批汽车零配件、机械产品、电子产品、疫情防控物资等。

近日,汉欧班列新开通武汉至贝尔格莱德线路,此举不仅有力促进中塞两国抗疫合作,也将进一步提升武汉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往来,夯实武汉国际多式联运枢纽地位。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资深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湖北是最有条件做双向开放、内外循环的先行示范区的。从发展外向型经济转向发展开放型经济;从推动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的双轮驱动;从制造业开放转向推动服务业和数字经济开放;从对外开放转向内外双向开放;从对西方开放转向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从向东部沿海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到向中部内陆地区扩大开放;从海关特殊监管区、中保区转向自贸试验区、自贸港;从参与国际大循环转向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大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湖北应当成为国家推动双向开放、内外循环的新时代的战略支点。

央地一揽子政策护航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杨颖介绍,2019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万亿元,消费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省消费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酒店、餐饮、旅游、汽车销售等行业受到的影响更大。

“促消费30条”就是通过扩大零售餐饮消费、释放大宗消费潜力、促进文化旅游体育消费、推动数字消费扩张、实施消费扶贫行动等举措提振市场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4月19日以来,武汉市政府启动5亿元消费券投放,在“促消费30条”的助攻下,整个城市的消费活力正日渐恢复。

6月1日,市民在武汉保成路夜市消费休闲。新华社图

武汉消费券发券平台之一的美团研究院数据显示,与投放前相比,近一周餐饮订单量增幅达6.6倍,消费额增幅更是达到23.7倍。其中,部分餐厅不仅订单量增长了17倍,消费额也增长了40倍。

另一发券平台腾讯微信表示,截至6月3日,通过微信支付核销的武汉消费券已超过274万张,累计核销商户超过3.4万家,通过核销优惠券带动经济达7.5亿元。

“促创新22条”则以应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为着力点,加快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创建产业(制造业)创新中心;建强一批产业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做大做强光电子信息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支持生物与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增强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创新服务功能,支持建设人用疫苗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中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谋划部署一批新基建项目,支持武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4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确定了支持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实施好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当前,湖北各部门正在全面对接6个方面、31条政策,推动各项政策早落地、早见效、早受益,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此外,湖北还在加快谋划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包括积极谋划5G、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冷链物流等新基建项目和交通、水利传统基建项目。目前,湖北全省5874个亿元以上续建项目已全部复工;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266个,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地区发展长期靠营商环境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高等研究院院长田国强教授指出,“地区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

从内生动力来讲,湖北经济的振兴和长期发展还要靠自身的造血机制和环境建设。改善营商环境的背后是改善基础性、根本性制度环境。

对标上海、杭州等地,武汉东湖高新区提出要给10万企业“画像”,以大数据应用为导向,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及营商环境。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智能匹配技术实现“数据多跑路”,快速匹配企业画像和政策画像,帮助企业寻找适合自身的优惠政策,持续为企业降本减负。

疫情期间,东湖高新区还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强化落实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的实施方案》,共44条,涵盖减轻企业负担,加强金融、创新、稳岗支持、优化企业服务等五个方面的举措,按照政策内容从快、从便实施兑现,以解企业发展之急。

应勇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强调,坚持市场评价作为第一评价,以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感受,湖北各级党委政府应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努力把湖北打造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综合成本最低、企业获得感最强的省份之一,成为要素集聚的“磁场”、企业发展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现代治理的“样板”,使营商环境成为湖北疫后重振、浴火重生的“金字招牌”。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