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国学者:后疫情时代,加深区域内贸易联系更为重要

第一财经 2020-06-12 17:49:17

作者:高雅    责编:冯迪凡

康纳认为,全球化带来的“脱钩”并不那么严重,加深区域内贸易的联系才更重要。

后疫情时代,世界贸易秩序会被重构吗?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市场又在这一景图中居于何位?

带着这些问题,第一财经记者专访了全球战略顾问、国际畅销书作家、战略咨询公司FutureMap创始人康纳(Parag Khanna)。

康纳认为,未来的全球经济在贸易、投资和技术领域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动。此外,全球化带来的“脱钩”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加深区域内的贸易联系更为紧要。

战略咨询公司FutureMap创始人康纳(来源:康纳本人提供)

贸易、投资与技术

康纳认为,在贸易、投资和技术问题上,每个领域间都是有区别的,而且它们是相互重叠、相互影响的,因此我们要关注它们之间的互动。

首先,在贸易方面,康纳认为,当前贸易量的下降是不完全是因为贸易摩擦,也是因为受到新冠病毒危机的影响。

未来一些主要经济体间的贸易量可能会继续减少,然其中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其他互补性的机会,欧洲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联系会逐步加深。“所以我认为,部分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并不能代表全球贸易现状。比如说,韩国和日本都很渴望与中国增强贸易往来,这就是我所说的永久替代的过程。”他说。

康纳提出的“永久替代”的概念为,如果把美国经济中不同部门所代表的贸易量和贸易份额细分开来,包括天然气、工业品、科技品、农业品等等在内的商品都可以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找到替代品。

在投资流量上,康纳认为,美国正在限制对外资的准入。而欧洲较大的私人财富管理公司的养老基金和大型投资银行仍想迅速进入中国市场,并在岸经营自己的业务。换言之,中国会和欧洲靠得更近,而美国和欧洲则是一场零和博弈,因此它们对中国也会有不同的态度。

在技术领域,康纳认为,目前全球的广泛共识是,一切都应该是互惠对等的,比如双方在市场准入、透明度和知识产权保护上的政策与力度应该对等。除非有很强的约束和互惠政策,否则欧美国家不会允许外国投资者收购机器人、人工智能、半导体和芯片等关键技术企业。此外,康纳认为,不管是否存在新冠病毒危机,在贸易摩擦、补贴和产业政策背景下,世界正在持续远离新自由主义。

“我们正在走向这样一种情况,即每个地区和国家都非常依赖财政政策,同时保护主义也正崛起,政府要从国内供应商处采购、进行国内投资、为关键行业提供救济的压力逐渐增大。换言之,我不认为当前的全球贸易现实中还有真正的新自由主义。”他表示。

亚洲新兴市场仍是投资热地

德国ifo经济研究所曾在报告中提出,在新冠病毒危机后,如果跨国公司缩短供应链或将其区域化,不仅是已经加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新兴市场的全球化程度可能会下降,对于那些在尚未完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国家来说,其进一步融入的难度也会增加。

不过,康纳曾在其2019年出版的《亚洲世纪:世界即将亚洲化》中提到,在全球贸易中,最激烈的争论之一是,西方作为亚洲国家投资的重要来源地和出口目的地,亚洲发展中国家能否与其“脱钩”,不再依赖西方,而其答案越来越倾向于“是”。

对此,康纳回应道:“我认为,人们对‘脱钩’有很大程度上的夸大和高估。大部分的贸易已经是区域性的,全球化带来的‘脱钩’其实并不重要,区域主义的深化才是重点。当前,全球有亚洲、欧洲和北美三大的区域贸易集团,我认为正在发生的、也是更重要的事情是,区域内的贸易壁垒正在降低,也就是替代过程将持续展开。”

“我并不担心去全球化的问题,因为我们仍然有数字、金融、服务业等方面的全球化。” 康纳称,“所以,当你谈论两个经济体的联结时,你还要考虑第三个和第四个经济体的做法。如果这些经济体仍在增加相互的整合程度,那就没有所谓’去全球化’问题,而是出现了一种新的全球化模式,而这种模式依然是非常积极的。”

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是否会被新贸易秩序抛下,康纳回答称:“这取决于地区。我并不喜欢用‘新兴市场’或‘发展中国家’这样的术语。比如,印度尼西亚和阿根廷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尽管他们都属于新兴市场。(相较而言,由于印尼处在亚洲边缘,)印尼能够很好地融入全球化。事实上,如果你是印度、印尼、越南或菲律宾这样的国家,你能够继续吸引强大的投资。

他解释道,新冠肺炎疫情中,这类国家都出现了资本外溢显现,于是他们的政府会把更多的资产私有化,以筹集更多的资本。而由于上述国家都拥有大规模的年轻人口,因此他们的资产仍然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无论是油气、航空公司、银行还是酒店,在亚洲这些发展中国家的资产私有化中都会吸引大量的投资。对于日本韩国和中国的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欧洲和美国的投资者不想购买这些资产,那是他们的问题和损失,他们错过了亚洲的机会。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