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日友好医院曹彬:疫情之下更应保持科学人的清醒头脑

第一财经 2020-06-16 17:53:09

作者:钱童心    责编:宁佳彦

今年下一个冬春季节很可能会出现新一波的新冠感染,但是人们对疫情的防控正在变得越来越有经验。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教授在6月15日晚《呼吸界》的一场直播中,针对新形势下的新冠疫情防控发表看法。曹彬教授表示,今年下一个冬春季节很可能会出现新一波的新冠感染,但是人们对疫情的防控正在变得越来越有经验。

疫情应对更加高效

曹彬教授表示:“新冠疫情肯定不是人类面临的最后一次,但是我们在应对方面已经越来越有经验。人们的防护意识在加强,医务人员的救治水平也在提升。”

他提到了近日人们高度关注的新发地等多个北京市场发生的聚集性感染。曹彬教授说道:“新发地市场应对疫情要比最早疫情暴发时期更加高效,这就是经验积累的结果。”

北京日前重启“战时状态”。6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主持召开中心主任办公会扩大会议时表示,在P3实验室已经完成了超过1000份样本的相关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初步结论已上报并正在积极开展病毒溯源。

曹彬教授在我国新冠肺炎暴发时期主导了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的临床研究,并在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瑞德西韦双盲对照组试验的重磅研究。这项研究设计也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作为重要参照和对标。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发表的论文数量激增,其中也包括针对瑞德西韦、氯喹等抗病毒药物的临床研究结果,这对于全球的医疗救治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

然而,近期发生了多起权威学术期刊撤稿的情况,氯喹在临床上的应用也经历了一波三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6月15日撤销了对氯喹和羟氯喹的紧急授权使用。

对于学术不严谨的现象,曹彬教授表达了担忧。“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十年里很少发生,在‘至暗时期’,科研人员尤其应该保持头脑的冷静,不能盲目相信别人说的,要自己多思考。”他呼吁道。

新冠不只是肺炎

在谈到新冠患者的治疗经验时,曹彬教授表示:“我们最早还是把新冠疾病当做肺炎来治疗,但现在我们对这个疾病有更深的了解,它是一个全身性的、系统性的疾病,我们不应该只把它当做肺炎来研究。”

曹彬教授特别提到了新冠肺炎导致的急性肾损伤(AKI)和心肌梗塞的风险,并强调要对新冠出院患者进行持续监控的重要性。

他说道:“有现象表明急性呼吸道感染后6周内,病人的急性心梗的死亡率增加了,过去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我们做得还比较少。未来我们需要更多地回答是否应更早地对患者进行干预,以及出院了是否还需要继续干预这些问题。”

无症状感染者是否具有传染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各方说法也有不同。比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认为,现在虽然发现了一些无症状感染者,但事实上对于这些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的监测发现,他们的传播力非常有限,没有发现明显的传播。

曹彬教授也就自己的经验对无症状感染者是否有传染性发表了看法。他表示:“无症状并不代表没有病,无症状也不能完全认为是没有传染性。”

他举例称,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在照了CT后,影像学显示肺部有明显的毛玻璃样,说明已经感染,但病人自己还不知道,还在带病工作。这种现象应该引起警惕。

“还有一些病人最初的症状很轻,但是在发病后的9-12天病情突然加重,所以轻症患者也要引起重视。”曹彬教授说道。但他表示,80%至90%的轻症的病人能够自愈。

至于为何有些病人感染后病情会加重,曹彬教授认为,这与个体的基因密码相关。“病情的轻重还得看基因个体,这是大自然决定的。”他表示。

针对新常态下的疫情防控,曹彬教授认为,最有效的防控措施就是戴口罩。他指出,近期两项关于戴口罩能够降低病毒传播风险的研究发表在《柳叶刀》和《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这反映了戴口罩的重要性。此外对于病毒的持续监测工作也需要在未来几年中持续。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