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听力辅具市场有望达千亿,中国企业切入细分赛道

第一财经 2020-06-22 21:31:31

作者:吕进玉    责编:胡军华

听力行业当前发展的现状相当于十年前甚至是二十年前的齿科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和潜力,也关系着上千万人的生活质量。

听力受损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但一直以来这并不是一个广受市场关注的问题。

据北京听力协会的估算,现阶段中国听力受损人群约有7200万人,然而助听器的佩戴率不到5%,这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有大量听力受损的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却无计可施,极少的辅助治疗选择困扰着许多听障患者。

作为一个关系上千万中国人生活质量的行业,听力辅具市场也开始吸引着创新的入局者。

国际大牌占据八九成市场

目前,助听器、人工耳蜗是为数不多大众了解的听力辅助设备,但其作为辅助器械,助听器在中国的佩戴率远不及近视镜或者老花镜。其实,就像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等等不同视力障碍者的需求不尽相同,听力受损患者需求也有其差异。此外,在患者心理层面,听障患者更希望保护自己在听力上的缺陷。

在中国,听力治疗行业也与发达国家间存在巨大的差距。甚至有言论称,听力行业当前发展的现状相当于十年前甚至是二十年前的齿科行业。

“目前国产设备在听力行业里面是非常薄弱的,在听力这个领域里面用得最多的就是助听器,也是用量最大的听力设备,但是国产品牌在国内市场份额,有统计数字说小于10%,但是我拿到的数字是5%左右,其实在人工耳蜗等高端的骨导听力设备里面这个状况也是类似的,这个是有待于国内医疗界、企业界、设备资本需要关注、需要投入的领域。”声佗医疗联合创始人、CEO普强凌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FortuneBusinessInsights统计,2018年全球听力辅具市场规模为83.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93.6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4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22.4亿元),在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7.2%。

而在我国助听器市场规模已从2009年的11.23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42.85亿元,预计至2022年我国助听器行业产量有近3000万个。

不过,目前市面上的助听器大多为低端产品,产品创新少,技术含量不高。国内能够生产高端助听产品的企业较少,从产品技术水平来看,国内企业生产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尚不到市场总量的10%。国内助听器高端市场仍是空白亟待填补。

普强凌介绍,目前听力市场高度垄断,且气导技术路线更为普及,其中西万拓(前身西门子)、瑞声达等六大气导助听器国际企业垄断了80%~90%的市场。

剩下的10%则是由国内众多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中小企业瓜分,包括聆康、欧仕达、新声、惠耳、爱可声、听之梦等等。目前国内专注在听力辅助市场的公司中尚未有实现上市的企业。上述公司中,有倚重在设备生产制造的,也有主攻市场的。

国内企业切入细分赛道

面对国际巨头对这一市场的强势垄断,也有国内企业在争取细分市场的蛋糕。

比如普强凌就在尝试切入单侧耳聋市场。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助听器主要是针对双侧耳聋患者的“必需品”,实际上,单侧耳聋人群同样是一个庞大的“刚需”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美国单侧耳聋病人达900万,且每年以6万人的速度递增,单侧耳聋和传导性听力损失患者合计达1200万。在中国,对于单侧耳聋患者数量尚没有官方统计,根据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同仁医院、上海耳鼻喉专科医院、北京听力协会等专家的粗略估计,这一数据接近3000万。如以美国的患病率推算,中国这一数据则已超过5000万。

然而面对庞大的单侧耳聋市场需求,目前市面上几乎找不到一款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目前市面上的治疗手段,除了传统对传式气导助听器和眼镜式、软带式骨传导助听器以外,被视为单侧耳聋治疗的“金标准”就是外科植入式骨锚助听器手术。但无论哪种手段,均存在不足和痛点。

据了解,普强凌所切入的牙骨传导听力系统是一款无需手术的可穿戴的听力设备,可利用患者自身牙骨。通过耳背机、口内机等组件,耳背机戴在耳朵上将接收声音信号传至口内机上,口内机戴在牙齿上,将声音信号转化为震动,并经由牙齿、颅骨、耳蜗的震动,最终将信号通过听神经传递至大脑。

普强凌表示,中国的听力行业属于“刚刚起飞”的行业,国内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国外品牌难以撼动。在这种背景下,声佗医疗采用“原创+引进”的模式,将国际技术与中国研发效率、供应链、生产成本、市场容量等方面的优势相结合。

但即便是细分赛道,中国的入局者也面临着来自国际巨头在研发实力、市场布局等多方面的挑战。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发改委加快推进实施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重大部署 细分赛道投资机会凸显

4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做好二季度工作,关键是抓落实,要协同实施产业、投资、消费、就业、价格等方面政策,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推动形成政策合力。特别是,加快推进实施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重大部署。国联证券指出,当下家居设备正处于从传统向智能化过渡阶段,智能家居本身具有较强的更新换代和产业链升级属性,智能家居产业有望迎来消费、产业双升级。

04-18 10:14

专访Global X ETFs研究总监帕兰德拉尼:本轮AI热并非泡沫,看好这两个细分赛道

帕兰德拉尼说,到本世纪末,我们将拥有两类企业。一类利用AI技术,为他们的产品或服务赋能;第二类则是将不复存在的企业。

04-16 13:50

连麦硅谷丨哪些AI细分赛道有潜力?知名科技投资人这么说

04-08 11:28

量产上车加速,这一汽车零部件细分赛道正在成为新蓝海

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变革,让更多新兴赛道崛起。

04-02 16:43

连麦硅谷丨Fusion Fund创始合伙人张璐:一切才刚刚开始,这些AI细分赛道有潜力

“Sora是很惊艳,让我们看到了技术的边界、可能性以及未来的增长潜力,但其成本问题仍是一个黑盒子,据估算应该不会很低。”张璐说,无论如何,Sora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点。

03-28 13:0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