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型猪流感病毒引发大流行病?论文作者称病毒仅具有限感染能力

第一财经 2020-07-01 20:29:09 听新闻

作者:邵海鹏    责编:胥会云

刘金华认为,现在来看,这个病毒仅具有有限的感染能力,人接触之后可能会出现抗体转阳,但病毒还难以在人体内有效复制引起发病。

一篇发表于国际权威SCI杂志的论文称,在猪群中发现了一种可能引发大流行的新型流感病毒,瞬间引发养猪业内外人士的担忧。

“现在还没到人跟人之间传染的阶段。”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刘金华教授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刘是该论文作者团队的主要负责人。

农业农村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研究员樊福好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文章只是起到提醒、警示作用,并不是出现了猪流感感染人的疫情,希望不要炒作。”

病毒仅具有限感染能力

6月29日,中国农业大学刘金华团队与中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高福团队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一项研究显示,自2016年以来,一种命名为G4(基因型4)的重组株流感病毒,开始在我国猪群中增加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至少从10个省份的猪只中检测到该病毒。其实,其他研究团队早在2013年已在猪群中分离到该病毒。

论文显示,在2011年到2018年,科研人员从中国10个省份的屠宰场以及兽医院中采集了超3万份猪的鼻拭子,进行流感病毒监测,发现了多种基因重排的流感病毒。其中,G4型猪流感病毒是三种病毒的重配体:一种是欧亚类禽流感病毒,一种是2009年导致大流行的pdm/09病毒,一种是北美三重排病毒。

2015年12月底,同样在PNAS杂志上刊发的研究成果显示,欧亚类禽H1N1流感病毒已具备潜在的在人群中传播的能力,是引起下次人流感大流行可能性最大的病毒,应予以高度重视。该成果由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完成。

这篇论文中也提到,G4病毒在猪中的广泛传播,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它们对人类的暴露。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表的研究显示,中国有2个感染G4病毒的案例,分别是在2016年和2019年报道的。遗传分析表明,这两个病例是由类似G4型欧亚类禽H1N1病毒引起。并且,“与pdm/09病毒相似,G4病毒可以结合人类细胞受体,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复制,并可引起雪貂的致病与传播。并且人类流感疫苗株对G4病毒的交叉反应性低,即现有人流感群体免疫力不足以有效抵抗该病毒”。

这些内容引发外界的强烈关注。

论文还提到,通过对猪场工作人员的血清学监测发现,猪场员工对该病毒的血清阳性率为10.4%(35/338),特别在18岁到35岁的员工中,血清阳性率高达20.5% (9/44)。此外,在普通人群有4.4%血清阳性率。

对于如此高的阳性率,刘金华解释称,这只是一个血清监测的数据,并非病毒数据,不是从这些猪场工作人员身上分离出G4病毒。由于人群中感染季节性流感病毒或者打过流感疫苗,都会带来一些抗体交叉反应的影响,因此真实感染的数值应该比血清监测的数值要低一些。

同时,他还强调,还没到人和人之间传播的阶段。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即使抗体阳性的猪场从业人员也没有出现明显的流感样病状,也未发现猪场从业人员出现聚集性发病。

刘金华认为,现在来看,这个病毒仅具有有限的感染能力,人接触之后可能会出现抗体转阳,但病毒还难以在人体内有效复制引起发病。

监测预警并不是正在流行

一位研究动物流行病的行业内专家表示,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当前学术圈最关注的热点,就是由动物传染人的人畜共患病。该论文的价值在于,将G4病毒跟人类报告的病例结合起来,相当于敲响了警钟。但是,G4病毒传染给人之后,是否存在人传人的情况,今后还需要密切关注。

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养猪实践来看,在猪的疾病中,猪流感不论是从发病率、死亡率,以及传播能力这三个维度来看,都排不进前三。至于G4这种新型猪流感病毒,重视是必要的,但更需要科学客观地解读论文试验数据,否则容易引发无谓的恐慌。

冯永辉说,不能单纯拿实验室研究来类比现实情况,毕竟样本数据量有限。 “如果按照研究结果显示,10.4%的生猪养殖场工人已受到感染,那么中国4000万的养猪人,将有400多万人感染”,这种推断显然是不科学的。

刘金华说,从病毒对猪的致病性方面看,实验室数据表明G4病毒的致病性表现要比早期流行的“纯”欧亚类禽病毒有所提高,养猪场要重视对该病进行防控。也要提醒大家的是,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过后,我国的生猪养殖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规模化猪场都非常重视生物安全,有效地防控了多种猪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也抑制了G4病毒在猪群中的流行。从对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看,尽管报告感染案例少,但还是有感染人的病例出现,威胁性是存在的,也要引起警觉。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