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每10人就有一个在当“老板”:上海营商环境改革做对了什么

第一财经 2020-07-28 13:47:46 听新闻

作者:胥会云    责编:秦新安

世行称,至关重要的是将北京和上海的先进经验有效复制推广至全国

截至2019年底,上海全市的市场主体数量达到250万家以上,相当于每10个人左右就有一个在当“老板”。

7月27日,世界银行(下称“世行”)公布了《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经验——改革驱动力与未来改革机遇》专题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援引上述数据,以表明随着中国营商环境改革的不断深入,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市场活力也不断提升,竞争力不断增强。

“展望未来,至关重要的是将北京和上海的先进经验有效复制推广至全国,并升级体制和监管框架以保持改革势头。”世行在报告中称,考虑到中国经济的整体规模,升级全国所有城市的监管框架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都将产生切实的影响。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扩大有效投资,上海28日新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从准入立项、用地管理、规划许可、开工手续、竣工验收和服务效能等6个方面,提出23项改革措施,将于8月1日起施行。

对冲不确定性

当下,以优化营商环境的确定性来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成为不少经济体的选择。

“要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当前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和吸引外商外资的重要抓手,紧紧抓住不放。”李克强总理在7月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相关工作该加快推进的要加快,这是大局的需要。就某种意义上说,营商环境会极大影响生产力和竞争力。”

当天会议确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措施。李克强强调,优化营商环境更要着眼长远,用改革的办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大量的实证佐证了这一判断:2003~2020年期间,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的3500项营商环境改革措施产生了积极的经济影响。有研究估计,平均而言,每一项营商环境改革措施能带来0.15个百分点的GDP增长率。

近年来,中国开始采纳世行的《营商环境报告》排名作为一种监督和激励机制,来促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增长。

自2003年开始,世行每年发布《营商环境报告》,目前已经覆盖190个经济体,并通过对10个指标的考察形成全球经济体的营商环境排名。这10个指标分别是: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

“2018~2020年期间,中国在国家层面以及北京和上海进行了广泛的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改革力度史无前例。”世行在《报告》中表示。

在全球营商环境的排名中,世行选取了北京、上海两座城市来衡量中国的上述10个指标。以占了55%权重的上海为例,史无前例的改革力度,体现在连续三年,优化营商环境成为上海开局之际的重点工作。

2017年底,上海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大会,向全市发出营商环境再优化的总动员。2018 年,上海市推出营商环境改革1.0 版,提出了逾40项改革任务和政策以及20个线上政务处理系统。2019 年及 2020 年1月,上海市又相继推出了营商环境改革2.0 版和3.0版,共计涵盖188项改革任务和58项改革政策。

而在北京,2018年~2020 年,北京也进行了广泛的营商环境改革,重点在于简化行政审批 程序以及降低企业和个人的交易成本和时间。

世行称,中国人均GDP在2005~2018年间实现了年均8%以上的快速增长,但这主要归功于巨额公共投资、大量的劳动力以及不断增长的出口。随着中国经济日渐成熟,营商环境监管方面的短板和限制会显得越来越突出,对中国先进城市来说尤其如此。例如,北京和上海正越来越多地与世界上营商环境最优秀的城市如东京、首尔、新加坡或旧金山展开竞争,后者这些城市都从高质量的营商环境中受益颇多。

史无前例的改革力度,不仅推动北京和上海在部分指标领域进入全球领先行列,也推动中国的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从2018年的第78位,升至2020年的第31位。同时,中国连续两年被列入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

世行称,中国尤其在2018~2020年的营商环境报告中的进步显著,在此期间,绝大多数的指标都得到了改善。目前,中国在特定指标方面已经位于世界前列。例如,在获得电力方面,中国已处于全球领先者行列,排名全球第12位;在合同执行方面,中国位列世界第六。

指标的改善,直接体现在了市场主体活力和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上。

截至 2019 年底,北京市全市实有企业约165万户,当年新设企业18.58万户,其中约90% 为新设私营企业,同比增长2%。上海市企业期末户数约为220万户,新设企业367620 户,同比增长约8%。

第一财经记者查询发现,即使在疫情影响下,今年1~5月,上海的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累计户数和累计注册资本都实现正增长。其中,累计户数同比分别增长2.6%、2.3%、7.6%、2.6%,累计注册资本同比分别增长5.6%、8.2%、6.4%、8.9%(资金金额)。

围绕企业需求开展地方试验

世行将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绩归功于六个关键因素——高层领导对改革议程的重视、地方的政策试验、国内外知识交流、对改革议程的强大执行力及结果问责、私营部门的积极参与和电子政务服务的广泛运用。

中国鼓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适合本地的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那些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被世行认为是中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成功的因素之一。

2017年7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就提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

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通报了部分地方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等28项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做法。

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复制推广借鉴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国复制推广借鉴京沪两地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

世行表示,这些举措会加快全中国营商环境改革的步伐,进一步扩大改革的影响。

在这些政策试验中,另外一个关键点,世行表示,在于中国政府越来越意识到,改革应围绕私营部门的实际需求进行。

以上海为例,2018~2019 年,上海市政府先后召开16场企业家调研座谈会、深度访谈了120名在沪企业家,并在 2019 年完成了1077 份营商环境的结构性评估问卷。2019年8月7日,上海在全国首创成立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咨询会,第一届咨询会由24名委员组成,均为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

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会长黄峰是咨询委员之一,他告诉记者,7月9日刚刚举办了一场“上海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咨询会涉外营商环境调研会”,该协会邀请了9家在制造、商贸、研发、服务等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在会议上表达各自的诉求。

按照要求,营商环境咨询会议每季度举行一次,咨询委员负责收集梳理企业集中诉求,并组织开展解决方案研究;同时对影响上海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法律、政策规定、管理要求、操作流程等开展研究分析,提出可操作的建设方案;为政府和企业、行业等搭建沟通平台,就相关改革建议开展咨询共商。

围绕企业需求进行的营商环境改革,使得企业的满意度提升。

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9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调查》,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的满意度正在提升;企业对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的营商环境满意度最高;企业对政务环境优化成效的满意度最高,其次分别为法治环境、创新环境和市场环境。该调查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200个城市、25个行业、41275家企业。

“公司将持续加大投资中国,目前确认的未来五年增资计划高达4.51亿欧元。”7月2日,跨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BI)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齐飞(Felix Gutsche)在上海宣布了未来的投资计划。他表示,上海有开放包容和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和先行先试政策是BI坚定投资的信心基础。

年报显示,2019年BI全球净销售额190亿欧元,同比增长5.7%。这其中,中国成为BI的区域亮点,2019年全年和2020年一季度,中国区业务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改革继续

不过,世行也提醒,在《营商环境报告》的指标体系中,中国在获得信贷(排名第80)、办理破产(排名第51)、纳税(排名第105)和跨境贸易(排名第56)等领域仍落后于其他先进经济体,有待进一步改善。

同时,在建筑许可(排名第33)、开办企业(排名第27)和登记财产(排名第28)方面,中国也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中国过去两年中采取的许多改革措施,仍需得到更强有力的跨部门协调和合作,新法规的执行也需要加强。

具体来看,中国的出口边境合规耗时为21小时,成本为256美元,相比经合组织高收入经济体耗时较长,成本较高。中国企业财税合规年平均耗时138小时,而新加坡仅为64小时。

世行还提出,私营部门反馈的数量和质量仍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这类调查还是比较零散的,政府内部没有形成明确的反馈回路,而且调查的结果通常并不公开。

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还在持续推进。

7月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积极探索对需要许可证的行业实行“一证准营”、跨地通用。年内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权限下放到省级,将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压缩至4个月以内。

会议还决定,完善对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引导平台企业降低佣金、条码支付手续费等,促进灵活就业。清理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不合理准入条件。明年6月底前实现职称信息在线核验。此外,授权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原则上“单一窗口”一口受理。

世行也提出了包括进一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增加私营部门参与、在线发布所有法规等建议,并表示,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提振包括私营部门在内的国内经济增长,而且还将缓解潜在的贸易政策摩擦。

(第一财经记者金叶子、实习记者许子怡对本文亦有贡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李强会见世界银行行长

中方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

03-25 20:22

世行行长彭安杰:改善资产负债表,吸引更多私营资本进入发展中经济体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03-24 19:26

对境内外媒体开放!上海团代表今天回答了这些热点问题

营商环境优化、跨境数据流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长三角一体化、城市更新等成为提问聚焦的重点。

03-07 00:12

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要持续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赢得未来发展新优势。

03-06 14:55

朝阳启航,民营腾飞——对《朝阳区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的评述

2024年2月20日,北京市朝阳区召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特制定《朝阳区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该文件涵盖多个方面支持民营经济,包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挥市场优势、强化资源支撑、打造营商环境等。这一举措不仅提振了民营经济信心,也对经济结构优化、企业竞争力提升产生积极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地位逐渐突显,但融资难、技术瓶颈等问题仍困扰着发展。政府积极推出支持政策,以助力民营经济发展,体现了对民营经济的重视和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03-05 10:48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