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通过补充协议缩减保额98%,太平财险被银保监会点名通报

第一财经 2020-07-28 15:20:18

作者:杨倩雯    责编:于舰

信保业务处多事之秋。

继前不久旗下分公司原总经理涉黑之后,太平财险又“摊上事”了,这次是因为侵害消费者权益被银保监会点名通报。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7月28日发布通报称,通过投诉调查发现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太平财险”)通过补充协议更改备案条款,将保险金额缩减至原金额的2%,漠视并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一财经记者就此事欲采访太平财险,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统一就此事做出回应。

银保监会的通报称,2015年11月,太平财险上海分公司(下称“太平上分”)与某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下称“租赁公司”)签订《二手车商融资项目贷款履约保证保险合作协议》(下称“协议”)。协议规定,租赁公司向有二手车辆库存且具有融资需求的车商提供融资服务,车商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为保证车商履行支付租金义务,租赁公司向太平上分购买贷款履约保证保险,并直接向太平上分支付保险费。

据了解,贷款履约保证保险是由借款人作为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当投保人不能按时还款时,由保险人按照保险条款承担逾期理赔责任。

在太平上分出具的《贷款履约保证保险》保单中,车商是投保人,租赁公司是被保险人,保险金额为贷款本金加利息,保险期间为贷款期限(一年期),保险费率为2%。银保监会数据显示,自2015年11月至2018年4月,太平上分累计承保保单1289笔,保费收入合计739.51万元,保险金额合计4.69亿元。

但经银保监会调查,之后太平财险通过补充协议更改备案条款,将保险金额缩减至原金额的2%。

通报显示,2018年9月,经太平财险总公司批准,太平上分与租赁公司签订《二手车商融资项目贷款履约保证保险合作协议之补充协议》(下称《补充协议》),重新设置了承保和理赔条件,包括对累计赔偿限额等做了修订。银保监会表示,《补充协议》中“本项目累计赔偿限额为实收保费的110%”等内容,与2015年备案的相关条款内容(保险金额为贷款本金加利息)相比较,《补充协议》对总的赔偿金额进行了大幅缩减,下降幅度高达98%。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太平上分累计承保保单201笔,涉及投保人59名,保费收入合计316.64万元,保险金额合计1.68亿元。但是,按照《补充协议》,太平上分实际承担的总体赔偿责任从保险金额1.68亿元变成了实收保费的110%,即348.3万元,二者差额近1.65亿元。太平上分出具的以上保单所用条款均为2015年备案的《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贷款履约保证保险条款》。

银保监会表示,太平财险的上述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等基本权利,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将严格依法依规对太平财险进行处理。

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通过这种形式来大幅降低保额,撇开侵害消费者权益部分,背后可能也是担心原保额会超出自身风险范围。

事实上,近两年履约保证保险所属的信保业务也处多事之秋,从几年前的浙商财险踩雷侨兴债,到近两年多家险企因涉足P2P履约保证保险而导致严重亏损,在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信保业务对保险公司的风控也带来巨大考验。之后,多家保险公司开始主动收缩信保业务规模。以中国人保为例,其今年上半年的保费收入情况显示,信用保证险保费为43.18亿元,同比下降58.6%。同时,银保监会也在今年5月发布《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进一步规范信保业务的经营行为。

“险企在承保信保业务时,需要做到对所承保风险心中有数,不能为了规模而牺牲风控,尤其随着市场信用风险的升高,险企对此类业务更应谨慎。”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聚焦两会|互联网总让人一不小心就“踩坑”?这些建议事关消费者权益

听歌、追剧、打车、订票,都可以通过手机APP搞定,但用户一不留神也会“被坑”。

03-07 17:21

关注灵活就业平台细分市场,促进维修服务平台健康展业︱法经兵言

当前维修服务平台正经历高速发展阶段,有着充沛的市场需求度,然而在发展中仍面临着灵活就业人员权责难平衡、治理依据不充分的现实困难。

2023-12-04 21:32

规制网络虚假宣传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需有更大作为︱法经兵言

由于网络虚假宣传具有隐蔽性、技术性和专业性,传统的监管手段难以有效地发现和处置。因此,需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设网络虚假宣传的智能监测、快速处置、追溯溯源、证据固定等系统,不断提升监管效率和治理效果。

2023-11-15 21:09

规范主播营销行为,促进直播带货健康发展︱法经兵言

由于直播活动的复杂性、涉及场景的广泛性以及主播个人行为的不可预测性,致使直播过程中主播行为的合规建设一直在路上。

2023-09-27 21:28

上海市消保委:妙鸭相机涉嫌侵害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AI技术带来的新应用场景正在不断丰富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更多个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虚拟服务产品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新问题和新讨论。

2023-07-26 17:35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