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机构出逃游资热炒,乐歌股份实控人今年增持浮盈9000万

第一财经 2020-09-06 20:47:45

作者:止水    责编:黄向东

乐歌股份实控人增持毫不手软

“隔空怒怼”基金经理的乐歌股份(300729.SZ)董事长令公司近期确实“火了一把”。但市场对“真性情”董事长并不看好。

截至9月4日收盘,乐歌股份报78.09元,若以上周五收盘价90.54元计算,本周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下挫13.75%,总市值蒸发逾10亿元。

股价大幅下挫后,乐歌股份的高管连连增持护盘。9月4日,深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8月31日~9月3日,乐歌股份3名董事高管,姜艺、朱伟、泮云萍进行了增持,合计增持数量11.25万股,合计耗资约971万元。

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过去一周,乐歌股份换手率偏高,机构大笔卖出的同时,游资的炒作热情不减,考虑到公司业绩增长可持续性尚不明朗,投资者应保持理性。

董事长配偶大举增持浮盈颇丰

上述乐歌股份高管增持自家股票事宜,最引人注目的要属公司董事长项乐宏的配偶姜艺。

定期报告显示,姜艺与项乐宏是夫妻关系。截至2020年6月30日,宁波丽晶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丽晶电子”)为乐歌股份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28.06%。项乐宏、姜艺夫妇通过丽晶(香港)国际有限公司、丽晶电子、宁波聚才投资有限公司合计控制乐歌股份59.49%的股份,为公司的共同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

8月31日,姜艺增持8.88万股,增持均价为88.3元/股。当天是董事长项乐宏与平安资管“互怼”事件发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9月1日,姜艺又增持1.27万股,成交均价为80.06元/股。至此,姜艺累计持有公司股份291.84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乐歌股份上周的换手率极高。9月1日可流通股换手率高达30.68%,当天股价大幅下跌15.98%;8月31日、9月2日,公司流通股股票换手率分别为25.71%、23.66%。

乐歌股份9月1日盘后龙虎榜显示,卖一卖二均为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卖出金额5934万元。机构减持,游资炒作却乐在其中。当天,国联证券无锡清扬路营业部位居买一席位,买入2270万元,买二、三、四均扫货超千万。

不仅如此,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姜艺屡屡增持公司股票,且浮盈不菲。

今年一季度,姜艺增持乐歌股份35300股,持股比例上升至1.35%。进入二季度,姜艺在5月集中大手笔增持,期间累计增持163.79万股。截至6月30日,姜艺为乐歌股份第四大股东,持股281.69万股,持股比例上升至3.23%。

从姜艺增持的情况来看,买入时点“精确”且浮盈颇丰。深交所数据显示,2020年5月7日-5月29日期间,姜艺合计增持公司股份163.79万股,增持价格区间为21.92元-28.42元/股,按最新收盘价计算,浮盈高达约9000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1月-5月,乐歌股份的股价鲜有活跃表现,以横盘整理震荡为主,区间股价涨幅为16.38%,大幅跑输同期创业板指数。

姜艺增持完成后不久,乐歌股份开启了一轮迅猛的上涨。6月15日-18日,乐歌股份录得4连板,股价创历史新高。随后的一个半月稍有回调,8月4日再度录得涨停开启第二轮上涨。若以6月12日收盘价计算,歌股份今年的最高累计涨幅一度超过200%。

业绩增长持续性存疑

天眼查显示,乐歌股份成立于2002年,主营为是国内人体工学线性驱动应用和健康办公整体解决方案。2017年12月,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A股人体工学第一股。

今年上半年,乐歌股份的业绩表现未受疫情影响,录得营收净利双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3亿元,同比增长37.98%;实现归母净利润6815.38万元,同比增长190.22%。

从半年报整体情况来看,实现利润高增长的企业以生物医药、食品饮料板块居多。乐歌股份的业绩增长逻辑是什么呢?

乐歌股份在半年报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产品力。同时,研发投入增加,推动产品品类向更加多元化、智慧化布局。

一位熟悉办公产品的分析师对记者表示:“疫情突发,推动线上办公学习,是相关产品,如平板电脑、打印机、笔记本、办公桌椅等增长爆发的催化剂,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管控,线上会议的办公方式会逐步替代一些不必要的出差,令相关行业迎来阶段性增长。”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在人体工学产品方面,欧美、日本和中国台湾的品牌市场占有率更高,这既有先发优势,又有产品定位更高以及技术的因素。国内的部分厂商为欧美、日本品牌做代工,利润率较低,”他补充道,“智慧办公产品零售价较高,导致健康办公产品的国内市场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乐歌股份培养自主品牌的发展路径虽是正途,但现在估值已高,仍需要未来的业绩持续释放支撑。”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