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日企调整产业链背后:对中国市场定位转变

第一财经 2020-09-22 20:42:29

作者:潘寅茹    责编:戚德志

日本对中国市场的定位,已经逐渐从加工制造中心和出口基地向消费中心转移。

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被搅得天翻地覆。

自今年3月以来,日本政府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推出的举措中,就包括为日企调整产业链提供补贴。在截至7月已经结束的两轮申请中,有超过1700家企业总计申请了价值1.76万亿日元(约合168亿美元)的补贴。

对于日企此轮调整产业链,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经济外交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姜跃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过去日本对华实施的“中国+1”战略的继续和升级。所谓“中国+1”战略,是指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投资布局,还需在中国之外选择一个投资场所,以避免过度依赖中国。

不过,姜跃春认为,截至目前,此次日企因疫情调整产业链,对于中国经济的总体影响微乎其微,“一方面,转移的日企数量与在华布局的日企相比少之甚少;另一方面,各种数据也显示,日企不会轻易离开中国这个大市场”。

9月上旬最新发布的《日本经济蓝皮书: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研究报告(2020)》(下称“蓝皮书”)称,随着中国国内消费市场规模扩大,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定位发生转变,中日贸易来往也趋于多元化。

自今年3月以来,日本政府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推出的举措中,就包括为日企调整产业链提供补贴。

中日经贸合作韧性依旧

日企调整产业链,姜跃春表示,可认为是“中国+1”战略的2.0版,“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过去的‘中国+1’,更多以企业为主导;而这次是政府作为‘紧急经济对策’的一部分正式实施,也就是说政府采取了主导姿态。同时,在多边层面,日本政府正积极推进所谓日印澳之间的‘产业链联盟倡议’。”

尽管如此,姜跃春认为,在政策的具体操作上,日本政府还是比较谨慎的,首批从中国撤离的日本企业,多为涉及医疗、健康和卫生领域的公司。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北京代表处所长堂之上武夫也对第一财经记者澄清道,所谓的“1700家企业”,并非仅指从中国搬离的日企,“日本政府出台的政策,并不仅仅针对撤出的问题,还涵盖日资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或者在日本重建生产基地的情况,这些企业都是政府提供补贴的对象。”

新闻发言人高峰9月初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日两国相互支持和帮助,面对疫情冲击,中日经贸合作体现出较强韧性。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日本累计对华投资实际使用金额为1157.0亿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6.1%,成为中国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同时,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中的服务业投资增多,投资领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今年1~7月,中日双边贸易额比上年同期下降2.2%,降幅比1~6月收窄0.7个百分点,单月进出口额自3月以来恢复增长态势。此外,2019年中日双边贸易总额超过3100亿美元。至此,中国已连续12年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姜跃春认为,各种经贸数据说明,日本企业在与中国的贸易中获益巨大,所以不会轻易离开这个市场,“日本最缺乏的就是市场,它跟中国的合作之所以如此稳定和不断加深,主要还是瞄准中国市场”。

事实证明,此前离开中国市场到东南亚发展的日企,也未必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中国市场定位转变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日本企业对华投资仍然呈上升势头。8月底,本田公司宣布,将把在英国生产的主力车型“思域”的部分产能,搬迁回日本国内,而这是本田在欧洲的唯一工厂。但是,在中国市场,即便是疫情也没能阻挡日企对中国市场加码注资。本田在“放弃”欧洲市场的同时,7月底与中国新能源电池企业宁德时代达成了合作关系,双方欲在新能源电池方面进行合作。

再结合此前同为日本车企的丰田,把自动驾驶的研发中心设在中国,姜跃春认为,“总体来讲,日本这种撤离对于中日经贸关系的影响是有限的,甚至可以说是短期的”。

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认为中国具有投资潜力的日本制造业企业中,60.8%的企业认为有潜力的理由在于中国现有的市场规模,56.3%的企业看好未来中国市场的成长性。同时,随着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日本企业在餐饮娱乐、物流运输、连锁超市、旅游住宿等服务业领域,也不断开拓中国市场。

蓝皮书认为,日本对中国市场的定位,已经逐渐从加工制造中心和出口基地,向消费中心转移。从数据来看,中日双边贸易有可能会减少,因为一部分供应链不再通过国家间的贸易完成,但是中日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不会因此减弱。

面对疫情催生的全球产业链重塑,姜跃春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企业也需要多元化经营,而且还要注意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转型,“科技引导、创新发展,始终应该是我们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不断调整我们自己的产品结构、出口结构,实现产业的不断优化和升级,才是中国维持世界制造大国、贸易大国的必要途径。”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