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的首个开展日,东方航空(600115.SH)率先开启了“买买买”模式,完成了进博会航空业的首单签约。
今日上午,东航已经签署了两个航空大单,包括与CFM签署了LEAP-1A航空发动机小时包修协议及6台备用航空发动机的采购协议,以及与霍尼韦尔签署了131-9A型辅助动力装置(APU)的采购协议,总金额超过11亿美元,占东航在本届进博会所有线上线下签约总额的83%,创历史新高。
东航集团副总经理成国伟介绍,与上届进博会相比,东航今年进一步提高了签约“含金量”,签约合同从上届的14个扩大到23个,总金额超过上届,采购主要集中在航空发动机、机上餐饮、航材、航油、生鲜、特种车辆、包修服务等七大类的货物进口和服务进口。
除了与GE、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签订的航空订单,东航还将与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卡尔玛汽车、英国马拉汉公司、埃克森美孚、中国航油(新加坡)等大型国际知名厂商签约,涉及11个国家及地区。
成国伟同时表示,目前在疫情的影响下,东航也在积极评估发动机等航材的引进工作,疫情带来的影响必须通过今后更好的机队、服务和经营去弥补。
据记者了解,相比于国外的航空企业,中国的航空企业目前已经在随着国内疫情的控制逐步恢复。以东航为例,今年第三季度的旅客周转量和运输旅客人数较第二季度分别环比上升103.78%、105.83%;客座率为74.43%,较第二季度的65.29%环比上升9.14个百分点。目前,东航国内市场的航班量已经恢复至112%。
中国民航业的复苏,也给了国外航空产业链上的供应商更多信心。“在疫情的背景下,这场汇集全球资源和领先科技的盛会,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推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魄力和中国市场的活力,其成果也必将惠及全球。” 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向伟明表示,“中国是GE重要的战略市场,GE非常看重进博会这一和各界交流的国际性平台,也相信进博会将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
在本届进博会上,东航还与来自4个“一带一路”国家的供应商进行了线上签约,其中一单便是与智利供应商Pro Chile签署的数百万美元的车厘子采购协议。2019年,通过东航产地直达平台空运至中国的智利车厘子约占智利出口中国车厘子总量的90%。
除了在进博会上“买全球”以外,作为本届进博会的“核心支持企业”和“指定航空承运人”,东航还承担了“服务商”的角色,70名东航凌燕礼仪志愿者再次参与到进博会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源自东航贵宾室的网红美食“东航那碗面”也摆上了第三届进博会观众、参展商的餐桌。
另据记者了解,在之后几天的进博会上,包括南方航空,长龙航空在内的多家国内航空企业也将与国外供应商签署大单,比如长龙航空今日下午就将与GE签署覆盖12年飞机租期的LEAP-1A发动机维修保障协议,及4台备用发动机采购协议,以保障未来引进的19架A320neo/A321neo飞机。
南航集团则在进博会上与CFM国际、通用电气等14家国际企业签署了价值近30亿元的采购协议。除了采购飞机航材、地面特种车、机上葡萄酒等,南航还新增了机上娱乐内容集成和交互式软件等服务贸易项目的采购。南航表示,本次采购项目更加丰富多样,将更好地适应南航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为旅客提供更加亲和精细的服务。
相比以往,本次进博会上南航除了采购飞机航材、地面特种车、机上葡萄酒等,还新增了机上娱乐内容集成和交互式软件等服务贸易项目的采购。南航表示,本次采购项目更加丰富多样,将更好地适应南航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为旅客提供更加亲和精细的服务。
同样作为进博会“核心支持企业”及“指定航空承运商”,进博会期间,南航在上海两场日均投入座位数2万余个,比去年同期增长约5%;南航还在部分上海进出港的航线上增投宽体客机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商业化订单取得进展的背后,是一场围绕“飞得远、飞得快、拉得多”的技术硬碰硬。
印航空难首份调查报告:坠机前一刻发动机燃料供应被切断。
近一年来,中航工业集团的领导班子进行了密集调整,不少党组成员来自中国商飞公司。
由于中国商飞此前仍会有发动机库存,6月份的发动机暂停出口没有对C919飞机的交付造成实质影响。
更多国内航司在陆续开通到中东地区的新航线,这背后与国际航线结构的变化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