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开年重磅文件再到两会热词,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有何深意?

第一财经 2021-01-25 20:40:53 听新闻

作者:金叶子    责编:刘展超

为了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上海给了自己一个中期和远期的目标: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

今年上海两会的关键热词有哪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其中一个。

1月24日,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表示,2021年,上海将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发展在线新经济。大力推进一批新基建重大项目,新建5G室外基站8000个,加快建设国际数据港。

这也是新年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市政府公布《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全文后,上海继续细化今年的城市数字化转型施工图。

作为拥有超20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上海人口多、流量大、功能密,具有复杂巨系统的特征,城市建设、发展、运行、治理各方面情形交织、错综复杂,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是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城运中心内景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经济数字化

早在去年11月25日的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上,上海就提出,要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这也是首次提出了上海要“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论断。

今年1月4日,《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全文公布。意见指出,要坚持整体性转变,推动“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坚持全方位赋能,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坚持革命性重塑,引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数字城市;创新工作推进机制,科学有序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说,为了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上海给了自己一个中期和远期的目标: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

而在数字化转型的几个不同层面中,经济数字化转型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本次两会现场上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欣更为关注产业数字化,他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上海在政府数字化治理方面全国领先,在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目前还存在一些挑战,比如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和价值认识不清晰,没有设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目标,企业数字化转型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和文化保障,企业数字化转型总体投入不足等,缺乏跨技术领域的系统集成商。

“数字化转型是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全方位赋能,根本目的是实现企业全方位转型、效率提升和业务可持续增长。但部分企业对数字化转型存在误区,过于简单地理解数字化转型。”在他看来,企业对于数字化的投入也非常不够。相关数据显示,上海、广东、北京、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国企业中,数字化转型投入超过年销售额10%的企业占比仅为4%,而数字化转型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小于1%的企业却高达42%。

袁欣还强调了系统集成商的重要性。他说,跨技术领域的系统集成商素质要求是很高的,既要懂我们的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可能还需要人工智能等技术,同时还要懂行业的信息化应用产业,帮助企业怎么做。目前市场上尚未产生足够数量的跨技术领域的系统集成商,制约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

他建议,可以从加强规划引领、打造数字化转型文化、政府财政扶持政策配套、培育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集成商、深化和央企合作等方面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连宇告诉记者,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上海提出这个概念,也有了一定的积淀。

结合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他认为,希望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多几个方面的保障,例如基础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硬件软件的资源保障,人力资源的保障等。“比如说我们做全自动化港口,需要应用5G技术,如何提升5G的覆盖以及运用能力,以及怎么吸引相关核心稀缺人才落户上海。”

数据立法

数据的广泛采集、应用也会带来隐私问题,今年的两会现场,不少代表提到数据隐私保护的重要性。

1月24日下午的市人代会浦东团审议现场,上海市人大代表、万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陆风说,上海要进入数据时代,人类也要进入数据时代,可以预见,高速发展中很多问题需要探索思考。随后他发出七问:数据作为一种资产,定义明确了吗?数据库有没有知识产权?数据收集的原则应是怎样的?对公开信息是否应做到“应收尽收”?对隐私数据是否应该限于必要部分?数据跨境发展如何保证安全?许多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后,没能力保护自己的数字资产,管理部门该怎么办?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参加浦东代表团审议时表示,数据保护问题越来越紧迫,围绕数据收集、保护、流通和交易立法是当务之急。上海要积极探索,形成突破。

在陆风发言之后,上海市人大代表、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陈峰紧接着表示,建设数字之都,对大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规范已是迫切需求。他建议,对不同情况下的数据采集、分析、传播、使用等,建立有所侧重的体系,适应大数据管理的各类不同需求,实现数据生产到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他认为,大数据立法不仅是法律层面,更要结合实体和技术,持续建立完善多层次的大数据法律保护体系。

“最好是持续建立完善多层次的大数据法律保护体系。”他说,从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三个方面来推动完善,明确大数据在法律上的定义分类,对不同情况下的数据采集、分析、传播、使用等等,建立有所侧重的体系,实现数据生产到应用的全生命周期内的管理,有法可依。

陈峰还提出,要针对城市数字化转型中的可能出现的政策瓶颈,及时梳理需求,适时修订调整已有法律法规、细化路径。“大数据立法不仅是法律层面,更要结合实体和技术。应当有一个商业驱动、技术支撑、法治保障的制度框架。”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