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社论:补齐法规短板全面保护个人信息

2021-04-26 21:29:57

作者:一财评论员    责编:许云峰

全方位约束各类互联网平台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移动互联时代,个人信息泄露给民众带来的困扰与日俱增。通过立法等手段规范企业个人信息收集、利用,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显得越来越迫切。

4月26日,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拟规定提供基础性互联网平台服务、用户数量巨大、业务类型复杂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成立主要由外部成员组成的独立机构,对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进行监督,并要求其定期发布个人信息保护社会责任报告等。

无独有偶,当日工信部会同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APP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应当采用合法、正当的方式,遵循诚信原则,不得通过欺骗、误导等方式处理个人信息,切实保障用户同意权、知情权、选择权和个人信息安全,对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负责。

从对互联网大平台细致入微的监督,到对所有APP收集个人信息进行规范,可以看出,针对移动互联时代个人信息收集、使用的全方位监管即将到来。

近年来,手机越来越成为国人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统计显示,2019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就达到8.51亿户。移动互联的兴起为用户带来诸多方便,但也引发一个新问题:个人隐私保护遭受挑战,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个人信息的泄露轻则被精准用于营销,让日常生活饱受电话、信息骚扰之困,重则让不少人掉入电信诈骗等刑事犯罪的陷阱,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失。

这是因为,一些企业、机构或者个人从商业利益等目的出发,肆意收集、违法获取、过度使用、非法买卖个人信息,以牟取非法利益。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让人防不胜防,手机APP随意公开用户隐私和过度索取手机权限的问题,相当普遍,如日常聊天、行动轨迹等信息也能被APP获取并加以利用。

据工信部消息,历经两年专项整治行动,截至今年3月共完成73万款APP的技术检测工作,连续发布12批次对外通报,责令整改3046款违规APP,下架179款拒不整改的APP;去年5月,公安部也曾公布违法收集个人信息APP十大案例。但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问题,仍时有报道。

因此,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引导互联网平台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利用,目前已十分迫切。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目前草案已分别在去年10月和今年4月一审、二审,其中一大亮点就是提高了违法成本,可处5000万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营业额百分之五以下罚款。而细化对阿里、腾讯、美团系等巨头的管束,目的在通过强化大平台的监管,引导其他平台及时自我规范。

至于工信部等相关部委的规章制度,近年可谓接二连三,除了此次对APP个人信息处理进行全面规范,去年初还发布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去年底公布的《APP用户权益保护测评规范》,则用“最小必要”原则具体化APP收集个人信息;日前则规定网络直播类、在线影音类、短视频类,新闻资讯类、安全管理类、电子图书类等12类APP无须个人信息,即可使用基本功能服务。这一系列规定的出台,足见国家层面对于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的高度重视。

可以说,移动互联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日益紧迫,当前务必加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并通过工信部等部门的相关规章制度,全方位约束各类互联网平台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