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交所总经理2020年工作报告:坚守科创板定位,推动“应科尽科”

上交所 2021-07-02 20:23:09

责编:漆辛夷

把好科创板“入口关”,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更好发挥审核问询和现场督导协同机制。进一步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持续完善科创板制度规则。

7月2日,上交所总经理2020年工作报告发布,报告指出,深刻领会并贯彻执行注册制改革“三原则”,深入推进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坚守好科创板定位,助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推动“应科尽科”。把好科创板“入口关”,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更好发挥审核问询和现场督导协同机制。进一步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持续完善科创板制度规则。 

报告称,聚焦重大改革,强化科创板集聚示范效应。坚守科创板定位,支持与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以中芯国际、寒武纪等为代表,一批极具“含科量”的企业陆续登陆科创板,红筹企业上市实现突破。


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2020年工作报告(节选)

一、2020年上交所工作情况

2020年,面对疫情全球流行和复杂形势带来的严峻考验,上交所总办在证监会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所党委、理事会的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证监会党委工作要求,按照“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工作方针,坚持“四个敬畏、一个合力”监管理念,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交易所改革发展稳定、持续推进科创板建设、切实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持续加强一线监管、积极防范化解市场重大风险等方面狠抓执行和落实,取得新成效。

一是克服疫情影响,有力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在证监会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克服疫情带来的极端困难,缜密筹划、精心组织,实现市场如期开市和平稳运行。同时,特殊时期特殊施策,允许受疫情影响的上市公司延期披露年报,放宽相关业务办理时限,支持线上办理债券发行上市业务,充分体现监管温度,最大程度减轻疫情对市场主体的冲击。大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开设“疫情防控债”发行绿色通道,共发行疫情防控债券1615亿元;加强对疫情防控相关科创企业的审核保障,3家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恢复发展。免收湖北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相关费用1632万元,组织开展募捐活动,合计捐款3300余万元。

二是聚焦重大改革,强化科创板集聚示范效应。坚守科创板定位,支持与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以中芯国际、寒武纪等为代表,一批极具“含科量”的企业陆续登陆科创板,红筹企业上市实现突破。全年共受理327家,发行上市145家,首发融资2226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60%、107%、170%,IPO额接近A股同期的一半。严把科创板“入口关”,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全年开展现场督导23家,威慑其中19家主动终止发行上市申请,审议否决2家,终止注册3家。加强科创板持续监管,开展对董事长等“关键少数”的专题培训,督促科创板上市公司聚焦主业,将募集资金主要投向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是优化产品供给,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助力提升股权融资比重,完善市场服务架构,保障优质企业资源持续供给。全年首发上市企业233家、募集资金3477亿元,双双同比增长89%。新增首发上市企业数创历史纪录,位居全球第1;IPO额创2008年以来新高,位居全球第2。发挥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功能,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公募REITs落地,落实公司债券注册制改革。全年债券融资总额6.6万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资产支持证券融资1.1万亿元,同比增长44%,债券托管量13.2万亿元,同比增长31%。不断增强基金和衍生品市场功能,基金市场总市值达9330亿元,其中ETF成交额和总市值分别位居亚洲第1、2名。稳步推进交易所双向开放,完善沪港通机制,明确科创板纳入沪港通相关安排,持续推进沪伦通,全年3家沪市公司在伦交所挂牌全球存托凭证,筹资41.4亿美元。

四是监管与服务并举,推动市场生态持续优化。围绕“建制度”,做好新《证券法》配套规则完善,推动构造“简明友好型”规则体系,业务规则和指南总量减少25%,提升市场获得感。落实“放管服”要求,厘清交易所监管职责和服务事项,向市场公布权责清单,推进“阳光监管、友好服务”。公开监管事项执行标准,清理“口袋规则”,明确市场预期。持续深化分类监管,提升监管效能,率先发布信息披露分类监管指引。围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着力开展三省一市六辖区上市公司专项服务,形成证监系统、地方国资委和金融局五位一体的联动工作机制,化解38家高风险公司风险。积极服务央企国企改革,提供资本运作、资产证券化等专业服务支持,助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落地实施。持续加强会员监管,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全年对会员和其他交易参与人实施自律管理措施62次。加强投资者服务教育,有序推进“国民教育”工程,投资者满意度、获得感不断增强。推出浦江学院培训平台,打造特色品牌。注重科技赋能,优化监察系统性能,完成监管科技平台整体设计及上线,平稳推出公司画像二期等科技监管手段。加强指数管理,完成上证综指优化和科创50成指发布。

五是守住风险底线,持续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畅通“出口关”,全年通过强制退市、破产重整、并购重组等多渠道完成11家公司退出,常态化退市趋势初步形成。与各方合力推动110余家沪市高风险公司化解风险,高比例质押公司数量压降50余家,两者降幅均超过30%。健全债券风险防控机制,丰富风险处置机制与管理工具,全年共化解176只债券风险,违约率0.71%保持低位,债券市场风险总体可控。强化股债期汇等跨市场联动分析,完善市场重大风险监测防控体系,市场研判准确度不断提高。加强交易监管,严打违法交易,全年共处置异常交易行为2630起,核查违法违规交易行为929起,上报案件线索110件,确保市场交易总体合规有序。

六是力保安全生产,压实安全运行管理责任。加强业务安全运行管理,完善值守与应急体系、研发制度体系、技术安全运行制度体系,提高运营监测能力。推动业务系统优化整合,实现BPM系统平稳上线。提升软硬件安全自主可控水平,成功防御针对官网的大流量异常攻击。金桥数据中心及行业云辐射范围持续扩大。

七是做好内管外联,服务交易所中心工作。成功召开第十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交易所新一届治理层。加强财务资金管理,持续开展内部审计。优化绩效管理制度,强化绩效考核对员工的激励约束作用。强化信息报送工作,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完成交易所30周年纪念宣传,完善博物馆展览服务。持续实施宿松定点帮扶计划,加大脱贫攻坚帮扶力度。

八是提升党建水平,作风整治成效明显。扎实开展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全面检视问题,认真完成整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现“一岗双责”对象范围全覆盖。制定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办法,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充实中层干部队伍,加强后备力量储备和培养,努力打造“忠专实”铁军。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严格执纪问责有新的成效。

二、2021年工作计划

2021是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所党委、总办经过认真研究,将今年确定为上交所的“抓落实年”,要求对标党中央国务院和会党委重大决策部署抓落实,对标全所重点工作抓落实,对标练内功、补短板、强弱项抓落实,对标从严管理、从严治所抓落实。

一是稳步推进科创板建设,进一步完善注册制改革试点工作。深刻领会并贯彻执行注册制改革“三原则”,深入推进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坚守好科创板定位,助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推动“应科尽科”。把好科创板“入口关”,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更好发挥审核问询和现场督导协同机制。进一步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持续完善科创板制度规则。

二是切实扛起一线监管职责,对违规行为“零容忍”。认真贯彻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与有关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和监管协作。积极落实退市改革方案,坚决做到“应退尽退”。深入推进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防止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反弹。落实以会员为中心的交易监管,加强信披监管与股价异动监管的有效互动。加大对债券市场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逃废债”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开发和运用好科技画像等系统,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和效率。

三是讲好资本市场故事,从“用户体验”出发优化市场服务。坚持“三开门”理念,开门搞审核、开门搞监管、开门搞服务。推动市场推广转型升级,围绕头部创投、央企、重点领域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切实服务市场主体,集中精力提升服务体验。重视优化“微机制”,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务。强化对外沟通工作,讲好资本市场故事。

四是完善交易所市场功能,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深入实施主板、科创板“双轮驱动”战略,增强蓝筹企业和科创企业的融资能力和吸引力。稳步发展债券市场,大力发展基金市场,促进衍生品市场创新发展和机制优化。稳步推进制度型对外开放,拓展和优化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加强对外宣讲和国际合作,推动科创板纳入国际主流指数。

五是紧跟信息技术革命潮流,加快推进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持续强化科技对监管的有效支撑,推进新债券交易系统上线,加快G4交易系统设计。加快推进交易所数字化建设,推动业务、技术、数据的深度融合。围绕“数据让监管更加智慧”,加强IT治理,进一步做好统一技术平台搭建、智能监管和业务分析等重点工作。加快发挥金桥数据中心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完善数据中心功能布局。

六是坚守底线思维,坚决打赢防范化解日常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持久战。强化隐患排查和预案管理,全力确保安全生产。分类处置上市公司风险,巩固股票质押风险处置成效。优化丰富债券违约风险化解处置机制,推动地方政府、司法机关发挥更大处置效能。增强市场风险监测预见预判能力,研究储备应对政策和措施。

七是继续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狠抓内部管理。全面加强重大项目和日常支出的成本控制,加强资金全方位监督检查。严肃财经纪律,从严把关资金使用。加强对下属机构的财务监督,层层传导从严加强财务管理的要求。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