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都重塑城市核心竞争力,开启创新型城市发展新征程

第一财经 2021-07-25 16:57:52

作者:王博    责编:王茜

日前,西部(成都)科学城和天府实验室在成都正式揭牌,将集中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高能级实验室集群、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集群和产业创新平台集群,围绕原始创新集群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平台。

随后,成都高新区科技“揭榜挂帅”制“岷山行动”计划首批项目揭榜,成都岷山氢能及碳中和技术研究院等6个揭榜挂帅型研发机构项目总计获得支持金额约4.5亿元。未来5年成都高新区将投入300亿元建设50个新型研发机构。

这一系列动作显示了成都将科技创新摆在建设现代化城市新征程中的首要和核心位置的决心。7月23日,成都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下称“《决定》”),要求加快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重塑城市核心竞争力

近几年,成都的经济体量显著增长。2015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刚刚突破万亿元,全国城市排名第九位。而2020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7万亿,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七位。今年上半年,成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02.72亿元,同比增长13.1%,两年平均增长6.7%。

纵向来看,成都这座城市能级在显著提升,实现了从区域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进而冲刺世界城市的历史性跃升。但是,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无论是从发达城市发展的历史经验,还是从当前世界城市格局巨变的时代趋势,成都要实现跃升还面临诸多瓶颈。

此次全会强调,当前成都正处于城市能级跃升期、空间形态塑造期、动力转换关键期、人口结构优化期、宜居生活提升期、现代治理攻坚期,发展呈现出趋势变化和新的特征。

成都市委研究室主任曾明友表示,当前,成都面临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和要素成本明显上升的双重压力,传统发展模式、动力机制的边际效益加速递减,对城市发展层次的高阶演化、动力机制的更新再造、治理体系的弹性适应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实现从“后发跟跑”到“先发引领”的历史性跨越,就必须抓住用好创新“第一动力”。

纵观世界城市,伦敦、东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发展历史和实践也显示,唯有在创新发展中持续放大自身比较优势,最大程度集聚运筹全球高端要素资源,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才能持续提升发展的位势能级,始终屹立世界先进城市之林。

成都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熊平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世界城市体系加速“洗牌”。成都具有创新创造的文化基因,具有较强的人口吸纳能力,但与全球先进城市相比,创新策源能力及成果转化能力还需提高,研发投入强度不够,创新生态体系亟待完善,产业结构有待优化,要素配置不够均衡。

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都迫切需要以构建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用全新发展方式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用全新城市形态塑造宜居比较优势、用全新形象标识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有利于构筑以事业成长性和生活宜居度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在新一轮全球城市竞争中全面实现后发赶超。

成都科技创新进击“路线图”

目前,成都聚集了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65所高等院校和中科院成都分院等一大批科研院所,科研资源处于全国城市第一方阵。不仅如此,成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达500多万人,市场主体超300万户,高新技术企业超6100家,企业和人才资源十分丰富。

成都拥有良好的科技资源和基础条件,但是如何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城市核心竞争力以及持续增长的强劲动能?成都需要解题。此次全会就着重回答了在新发展阶段成都要如何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问题。

《决定》聚焦关键节点加强科技创新中心战略设计,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强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谋划,推动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加快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目前,北京、上海、合肥、深圳等城市已率先构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并配套了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研发中心平台、顶级高校等科技创新关键要素,在科技创新布局和高能级平台方面具有示范效应。

因此,成都提出构建高效融合的“两区一城多点”空间布局;构建开放融通的“多层架构”创新布局,统筹推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天府实验室”创新体系建设。

成都市科技局局长丁小斌表示,截至目前,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中成都科学城已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6个,中科系、中核系、中物系等国家级科研机构21家,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16个,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43个,建成西部地区首个国家超算中心—成都超算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创新基础条件设施逐渐完善。

下一步,成都将进一步聚焦创新策源核心功能,加快出台科学城中长期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及专项支持政策,完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大力构建引领西部、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创新策源地和科研主阵地。

不仅如此,《决定》结合城市资源禀赋,进一步明确了成都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谋划,着力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现代产业体系等重大问题。

成都市经信局局长王凯表示,成都制造将聚焦城市战略目标达成和城市核心功能实现,立足成都的比较优势,加快构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梯度发展培育,先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赋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方面着力提升支柱产业能级,形成强支撑,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一批细分领域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另一方面着力新兴产业创新,重点培育发展人工智能、前沿医学、柔性电子、卫星互联网等产业。

此次全会还强调,要坚持以布局新赛道塑造未来竞争优势,以战略眼光和前瞻思维加快新赛道布局、新赛手培育、新赛场建设,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

《决定》提出,要重点探索布局区块链、量子互联网、分子诊断、光芯片、合成生物等新赛道。要瞄准中长期颠覆性技术突破和产业化方向,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增强新动能。同时,将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推动两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