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广交会15日线上线下同时开幕,上传展品数量历史最多

第一财经 2021-10-13 21:15:43

作者:何乐舒    责编:刘展超

目前线上展企业上传展品278万件,创历史新高,其中企业标记新产品86万件。

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定于10月15至19日线上线下同步举办,线下展展览面积40万平方米,为疫情下全球规模最大的实体展会。

10月13日,第130届广交会开幕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广交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储士家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本届广交会首次以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主题,以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为目标,在继续服务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广泛邀请在华外资企业、国内采购商与会,鼓励适合国内市场、“同线同标同质”的产品参展,助力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储士家介绍,本届广交会首次实行线上线下融合办展的全新模式,是一次新的突破和尝试,是广交会未来的新常态、大场景。本届广交会的创新举措,比如珠江国际贸易论坛、双循环主题、线上线下融合办展等,今后将会长期坚持下去。

上传展品数历年最多

本届广交会将举办珠江国际贸易论坛,这是广交会历史上首次举办国家级论坛。储士家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有关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视频致辞。

组展工作方面,储士家介绍,按16大类商品设置51个展区,展位总数19181个、参展企业7795家。生产企业、外贸企业、工贸企业占比分别为52.84%、34.35%和12.10%。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占比分别为8.83%、8.70%和82.47%。品牌展位10837个,占展位总数的57%,较往届的20%提升了近两倍,品牌企业2048家。进口展有欧洲、美国、加拿大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92家企业线下参展,包括一批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值得一提的是,线下展首次设立“乡村振兴特色产品展区”,所有企业免费参展。

线上展方面,保持原有约6万个展位,约2.6万家中外企业线上参展。目前线上展企业上传展品278万件,创历史新高,其中企业标记新产品86万件。企业仍在积极上传展品,开幕前将达282万件,新产品达88万件。

广交会重启线下展,境内外招商方面如何平衡疫情防控和客商邀请?储士家称,一方面,境外采购商以线上参会为主,同时拓展广交会全球合作伙伴计划,与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150家工商机构开展战略合作,组织外国驻华工商机构合作组团参会,邀请在华外资企业线下参会。一批来自美国、法国、芬兰、印尼等国家的知名国际企业,以及华南美国商会、广东香港商会、大韩贸易振兴公社、阿拉伯商人论坛(中国)等境外工商机构均将组团与会。另一方面,线下展以邀请境内采购商为主,向符合资质的境内企业开放邀请。

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称,招商招展方面,全省已落实注册采购商14.3万人,线下参展企业1280家、展位4682个,线上参展企业4292家、展位12936个。

疫情防控升级

时隔三届,广交会恢复线下展,疫情防控是本届广交会的重中之重。

储士家表示,在国家卫健委指导下,广东省、广州市制定了第130届广交会疫情防控总体方案和预案体系,突出人、物、馆“三个防控重点”,坚决守好国境、城市、住地、场馆“四道防线”,分类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措施和流程,全力确保“零病例”“零感染”。

张劲松称,疫情防控方面,制定“1+8+16+23”总体方案,广交会期间全省实施疫情防控提档升级10项措施,广州市实施提档升级20条措施,全方位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

广州市政府党组副书记陈志英称,广州作为属地城市,提档升级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优化完善参展参会防控措施指引,细化核酸检测点布局,实行“全程闭环管理、全链条可追溯、全员核酸检测、全部查验准入、全面环境清消”措施,织密覆盖参展参会人员、入境货物和物品、冷链食品,以及重要交通枢纽、公共交通、公共场所、餐饮场所、宾馆、展馆等重要节点的疫情防控网络。

陈志英说,在配强卫生防疫和医疗保障力量方面,抽调防疫、卫生专业人员100余人,进驻广交会专用接待酒店、广交会展馆监督指导。从广州地区12家医院选派160余名专业骨干,驻点专用接待酒店和广交会场馆,开展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建立定点收治医院和分级后送医院,确保广交会安全顺利举办。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广交会严格审核重点人员,对国内高中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以及广交会举办前14天内出现本地疫情的地级市人员,不邀请参展参会;广交会期间,国外入境人员实施集中隔离健康管理21天。陈志英表示:“根据国内外疫情最新形势和广交会活动安排,10月份以来每天进行疫情防控风险研判,科学调整疫情防控措施。”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