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怎么建?刘明康建议加大国际合作

第一财经 2021-11-02 15:53:13 听新闻

作者:段思宇    责编:林洁琛

上海建设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的一大优势就在于上海的国际性。

日前,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对推进碳达峰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并提出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明确既符合自身实际又满足总体要求的目标任务。

而在不久前,上海市也发布了《上海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从七个方面提出24项举措,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

在发展绿色金融过程中,上海具有哪些独特优势?和国际相比存在哪些差距?未来还需在哪些方面发力?如何推动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围绕上述问题,近日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绿色金融6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教授刘明康。

刘明康认为,上海建设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有四大优势,其中之一就在于上海的国际性。不过,当前上海的绿色金融市场和国际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未来可加强国际合作,吸取国际在减碳减排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强调法规建设、科技合作、透明度建设、市场扩容和风险防控。

上海具有四大优势

《实施意见》给上海发展绿色金融提出了具体目标,即到2025年,上海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交易、定价、创新中心,基本确立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地位。

在业内人士看来,《实施意见》的亮点在于,将2025年总目标分解为九个方面,更加明确,便于努力实现,也便于衡量评估。

具体而言,这九个方面包括绿色金融市场能级显著提升、绿色直接融资主平台作用更凸显、绿色信贷占比明显提高、绿色金融产品业务创新更活跃、绿色金融组织机构体系更完善、对全国绿色低碳发展支撑更有力、在全球绿色金融合作中角色更重要、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交易、定价、创新中心,形成国际一流绿色金融发展环境等。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意见》还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构建完整的绿色金融生态体系。包括总目标和基本原则;绿色金融的各经济主体的责任义务;完善绿色金融信用体系、企业和机构加强相关的信息披露、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制定和执行等在内的绿色金融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绿色金融发展环境(包括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等);强调加强绿色金融开展进程中的风险监管和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等。

而在实现上述目标中,刘明康表示,上海存在四大方面优势。其中,第一大优势就是上海的国际性。“作为开放型的中心城市,上海在加强国际合作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另外,刘明康还称,上海的第二个优势在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成立。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纳入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我国碳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

“靠市场手段来实现双碳目标,建立国际绿色金融枢纽,这和国际上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采取的路径是一样的,使用碳税的毕竟还是少数国家。”刘明康说道。

上海的第三大优势则体现在资本市场方面,无论从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来看,上海都有很好的基础设施、市场条件和市场经验;第四个优势则来自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上海作为枢纽拥有广阔的幅地。

未来可从两个方面发力

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业内普遍认为上海和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差距。“上海的绿色金融市场,特别是现有所依附的资本市场,和国际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刘明康说道。

在他看来,在迈向建设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的路上,供应链是其中重要一环。然而,目前从上海乃至全国来看,供应链上所涉及的企业在数据开放开源方面做得仍然不够。

一方面是由于这些企业数据治理水平尚待提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还未成熟。这就导致金融机构在为企业提供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时,容易出现“漂绿”和“染绿”的情况,并没有扎实的基础数据和有效的获取途径,仅仅依靠相关可行性研究报告来开展,缺乏严格的第三方年度核验。

另外在绿色金融市场服务方面,刘明康提及,国内相关的配套机构和国际差异较大,比如评级机构、审计机构、市场主体等。“在对全生命周期中的碳足迹跟踪方面,一些机构在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建设上仍有较大差距,信息披露的报告中很少看到量化内容,大部分都是定性表述。”

结合上述差距和《实施意见》提出的目标,刘明康建议,未来上海可从国际合作和市场建设两大方面发力。国际合作方面,上海可吸取国际在减碳减排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强调法规建设、科技合作、透明度建设、市场扩容和风险防控。

市场建设方面,关键则在于通过市场手段做到定量准确、确权明确、交易活跃;同时,要重视依法、有效的监管。当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碳排放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和碳汇、固碳和碳普及两个方面都认真开展第三方专业的核验,为此,需加快明确相应的分类度量标准和技术路线。

刘明康还强调,金融产品也要做好供应链上企业数据的开放开源,通过适配性技术的有效运用,实现数据的精准采集和精准投送,使得金融机构在绿色服务上彻底做到告别“漂绿”和“染绿”;此外,监管也应同步跟上,使得创新效果和可能产生的风险做到可核查、可溯源、可问责。

另外,在市场完善方面,刘明康还表示,不管是碳排放交易市场还是绿电交易市场,都需要一定的衍生品,如期货市场等,以和现货市场进行有机联动。但在这一过程中,需做好对衍生品市场的严监管,做好相关风险管控。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