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方世忠: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跑赢“软实力”全球竞争“新赛道”

第一财经 2021-11-03 13:58:29

作者:潘寅茹    责编:杨志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认为,上海提出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是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下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先手棋。

当前软实力成为全球城市竞争战略的新赛道

1031举行的2021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暨首届城发大会·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论坛上,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就“全球城市视域下的文化软实力”做主题发言,并提出上述观点。

方世忠认为,上海提出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是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下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先手棋。

文化建设是城市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如何提升上海的文化软实力,助力上海跑赢“软实力”全球竞争的“新赛道”,方世忠提出了自己的三方面思考

本次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国人居署指导,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委外宣办、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主办,第一财经、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承办。旨在探索软实力与城市文化历史传承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

以下为其发言全文。

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是上海市委今年6月提出的最新城市发展战略。应论坛主办方之邀,作为参与城市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部门,今天我代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向大会作个主题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全球城市视域下的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想跟大家分享三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全球城市竞争战略的新赛道;二是上海城市软实力建设新路向;三是上海文化助推软实力新思考。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论坛上发言(任玉明/摄)

第一个问题,全球城市竞争战略的新赛道。

这是认识今日的上海为什么要强调软实力、提升软实力的前提和基础。软实力理论是上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国际竞争进入更高阶段后,由哈佛教授约瑟夫·奈提出的国际关系理论,其实质是研究“领先者如何在更高水平竞争中持续领先”的策略。随着世纪交替、全球化发展,特别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识,大国竞争越来越体现为软实力的较量,越来越体现为中心城市软实力的比拼。

纵观全球城市,无不追求扩大城市软实力的国际影响,增强全球叙事能力,引领世界发展潮流。伦敦在上世纪90年代率先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概念,适应后工业时代经济形势,构建了建筑、表演艺术、文物交易等13个核心文创产业体系,一举成为全球当代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其文创产业对经济社会和带动就业的贡献率均超过10%;纽约是全球演艺中心,形成了百老汇演艺产业集群和圈层,拥有400余家剧场、300余处音乐演出场地,每年演出超过4万场;巴黎致力于打造全球时尚之都,拥有1000余家美术馆和画廊,1000余块电影银幕,1000余家书店,更有号称世界时尚风向标的“巴黎时装周”;东京在动漫产业上,集聚了全球顶尖的创作人才、制作机构,每年都会产出2部以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动漫电影,更衍生出吸引全球游客开展“动漫圣地巡礼”的旅游项目,形成全球输出的文化影响力。

对标全球城市发展进程,我们有一个重要的规律性认识:软实力是实力之基,是高阶竞争,是领先战略。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市经济总量已经迈入全球城市前列。面向未来,面向全球,上海要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要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必然要更加重视把握软实力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加快转换“新赛道”,充分发挥“软实力”的加速器作用,全面推动软实力与硬实力互动并进、相得益彰。应该说,这是上海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下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先手棋。

第二个问题,上海城市软实力建设新路向。

市委《意见》是上海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总体部署和行动指南,内容非常丰富,涵盖领域广泛。今天受时间所限,只能和大家分享三点主要体会。

一是城市精神品格是软实力的内核所在。习近平总书记2007年在上海工作期间精心提练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2018年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又高度概括了“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我们感到,这次《意见》既解决了城市精神与城市品格的关系,也就是集中体现了“三个统一”即民族精神与城市个性的统一、历史传承与时代进步的统一、内在价值与外在形象的统一,更深刻阐明了精神品格与软实力的关系,那就是精神品格对软实力具有引领性、决定性、基础性作用,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软实力。提升城市软实力,需要我们把城市精神品格作为引领全程、贯穿始终的“内核”,大力传承弘扬、深耕厚植,特别要有卓越的追求、澎湃的活力、宽广的胸怀。

二是“五个相结合”是软实力的方法论。在市委全会上,李强书记对提升软实力,从方法论的角度着重强调了“五个相结合”,具体是“坚持放大共性优势与彰显个性特质相结合、坚持对内凝聚人心与对外塑造形象相结合、坚持长期绵绵用力与阶段突破跃升相结合、坚持整体目标导向与人人竞相参与相结合、坚持提升软实力与增强硬实力相结合”。我们感到,“五个相结合”是软实力建设的基本方法论,既要统筹把握好“五个相结合”的关系,夯实城市软实力的“基本盘”,更要精准把握好现阶段的发力重点,让城市个性特质更加彰显、对外塑造形象更具创意、阶段跃升突破更有作为、人人竞相参与更富实效、软实力建设更重硬核。

三是文化建设是城市软实力的核心内容。这次《意见》明确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包括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城市软实力的精神内核;着力提升文化建设品位,塑造城市软实力的神韵魅力;着力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展现城市软实力的善治效能;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焕发城市软实力的发展活力;着力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彰显城市软实力的生活体验;着力增强全球叙事能力,扩大城市软实力的国际影响。我们感到,提升城市软实力,是事关上海发展全局和长远的一项根本战略,关系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其中,上海文化既承担着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提质增能的重任,还要更好地为城市凝心铸魂、为百业赋能加力、为人民创造美好,责任更大、任务艰巨,需要我们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赋予上海文化的新使命。

第三个问题,上海文化助推软实力新思考。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一座城市最有味道、最具魅力的就是其文化。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更好地助推城市软实力,是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更是上海文化肩负的重要使命。下面,想和大家分享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提升文化软实力,需要我们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做强“码头”。国内外游客都喜欢称上海为“大上海”。上海之“大”,不在于面积和规模,就在于胸襟和格局。上海的成就来自同全国、同全球的紧密连接,今天上海的价值更应体现在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上。我们需要打造更高人气的文化交流舞台。持续打响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影视节、上海旅游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重大节展赛事品牌,开放胸怀广纳更多名人、名家、名企、名品“扎根”上海,包容并蓄吸引更多首发、首演、首展、首游“亮相”上海,与时俱进持续提升“上海主场”文化交流平台能级。我们需要打造更高能级的文化交易平台。瞄准上海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全力建设“两中心两之都两高地”即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亚洲演艺之都、全球电竞之都、网络文化产业高地、创意设计产业高地,营造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集聚世界一流的文创企业、文化机构、领军人才,构筑更具创新力、传播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全球城市文化高地。

二是提升文化软实力,需要我们充分彰显城市个性特质,进一步激活“源头”。上海具有独具魅力的精神品格、人文传承、资源禀赋,我们需要坚持从最有资源、最有优势的地方出发,激发“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活力魅力,塑造难以抗拒的文化吸引力和文化感召力。我们需要打造“最上海”的文化原创。“源头”重在原创力,贯穿于文化品牌建设各领域全过程,直接关系到“上海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我们需要坚持以物论史、以史增信,来进一步理清“何以上海”“何谓海派”的历史文脉,向世界呈现中华文明风采、江南文化魅力、上海精彩故事。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全力打造“上海原创”、“上海制作”、“上海出品”的品牌矩阵,彰显“上海文化”历久弥新的突出地位。我们需要打造“最海派”的城市空间。坚持城市有机更新,聚焦“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城市空间新布局,全力打响“建筑可阅读”“浦江游览”等品牌,加强对历史建筑、风貌街区、革命遗址、工业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让典籍中的上海、文物中的上海、遗迹中的上海在穿越时空中活态呈现。持续推进“最美公共空间”“家门口好去处”等项目,营造一批小而精美、主客共享的海派新空间,让设计感、时尚潮、文艺范涌动在城市大街小巷。

三是提升文化软实力,需要我们坚持创新创造融合转化,进一步勇立“潮头”。城市精神品格,是上海打造“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战略优势的根本所在。我们需要厚植城市精神品格,坚持“卓尔独特、越而胜己”,持续打响“上海文化”和“上海旅游”品牌,更好地代表国家、代表上海参与全球文化对话、合作与竞争。我们需要打造文旅“爆款”。完善尊重原创、鼓励“冒尖”、呵护创新的激励机制,让文旅的优秀项目在上海落地、高端人才在上海落户、改革创新在上海先行先试。特别是放大上海在美术、文博、演艺方面的资源优势、场馆优势、人才优势、学术优势,全力提升上海美术季、文博季、演出季、交易月的全球影响力。我们需要讲好上海“故事”。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打造以“党的诞生地”为地标的红色文化旅游集群、以“建筑可阅读”为标志的海派文化旅游集群、以水乡古镇为核心的江南文化旅游集群、以魔力时尚为特征的国际文化旅游集群等四大文旅融合集群,用好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技术,全媒体、立体化、多视角宣推上海、展示上海,让中外游客通过上海看世界、透过世界看上海,发现更多、体验更多。

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上海一定可以跑赢“软实力”全球竞争的“新赛道”,让“在者舒心、来者倾心、未来者动心”。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