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博爱之心,事民众安泰之业。”——这是科伦博泰名字的由来。5年前的2016年11月22日,科伦药业(002422)旗下科伦博泰横空出世,自此,标志着曾经以大输液起家的科伦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事实上,科伦博泰从诞生伊始就专注于创新小分子和生物制剂研发。依托科伦药业持续的科研与资本赋能,5年来科伦博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其在研项目多达85项(创新小分子38项,生物技术药47项),已获批临床14项,已开展或计划开展47项临床试验。备受业内的A166、A167、SKB337等公司重量级产品均为出自科伦博泰的“手笔”。
五年时间潜心耕耘,五年时间砥砺前行,如今科伦博泰似乎进入了收获的时节。今年以来,科伦博泰先是成功引进IDG、国投等头部投资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完成了5.12亿元的A轮融资;紧接着,其首个创新小分子项目A400完成海外授权。到9月,其首个ADC项目用于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A166正式启动注册临床研究。而就在上周五(11月19日)其一类生物创新药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化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A167上市许可申请又刚刚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注册受理……短短五年时间接连攀登科研高峰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科伦博泰厚积薄发的能力可见一斑。
值得指出的是,不独科伦博泰研发成果卓越,其母公司科伦药业研发实力亦可圈可点。据了解,科伦药业已先后将数十亿元资金投入研发创新,建立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累计获得1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先后承担12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1项国家科技援外项目支持。截至目前,科伦已申请专利4000余项,获得专利授权2000余项,在肿瘤、细菌感染、肠外营养等多个疾病领域相继启动了500余项重大药物的研制,创新专利实现海外授权,标志着科伦的药物研发已进入“仿制推动创新,创新驱动未来”,并成功进军国际市场的良性循环。
兴业证券此前发布研报称,科伦药业的研发布局较为完善,研发成果逐步进入收获期,未来研发效果逐步展现将带来公司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提升。
(此文不代表第一财经观点,系出于传递商业资讯目的刊登。)
“中国的生物医药创新速度以及生物医药公司的创新性价比已经远超美国的生物医药公司了。”
此次增发也是今年以来港股市场生物医药行业最大规模的新股增发交易。
这些公司将在ADC药物治疗乳腺癌领域展开激烈竞争,并挑战此前一家独大的吉利德公司的TROP2 ADC药物在全球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尽管跨国制药企业近年来在中国经历着更为复杂多变的营商环境,但中国的健康医疗领域仍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市场。
随着科伦博泰的芦康沙妥珠单抗获批上市,不仅将为默沙东在ADC药物领域的布局打开突破口,靶向TROP2 ADC治疗药物的市场格局也将发生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