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2个热词前瞻2022(一)

第一财经 2021-12-31 07:17:36

作者:一财大政    责编:傅佳雯

22个热词前瞻2022

二十大

李攻/文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定,二十大将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这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承担着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明确今后党和国家前进方向、奋斗目标、行动纲领,选举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大使命。

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职权是: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修改党的章程;选举中央委员会; 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最近,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党中央提出:二十大代表应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要严把人选政治关,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考察人选的理想信念、政治品格和道德修养,着重了解人选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对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决。同时,要严把人选廉洁关,认真落实“四必”要求,严格甄别核查,坚决防止“带病提名”、“带病当选”。

从上述党中央部署党代表选举要求可以看出三点,一是政治方向上必须明确,二是党代表必须自身过硬,三是党代表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

前两者是对党代表政治觉悟的要求,后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做好干部、人才方面的“储备”。党中央要求,要进一步优化代表结构,既要有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又要有生产和工作第一线的党员,保证生产和工作第一线代表比例,注重推荐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党员中的先进模范人物作为代表人选。

稳增长

祝嫣然/文

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2年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2021 年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在出口超预期增长、新动能不断增强和低基数等因素的影响下稳步回升,增速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引领世界经济复苏。

但受多地疫情散点反弹、能源价格上涨、 电力供应不足等影响,今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增速回落至 5%以下,环比增速也明显低于近年来的同期水平,经济下行压力不小,明年经济增长向5.5%~6%的水平回归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因此,宏观政策要加大对稳增长的支持力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稳增长将成为2022年的政策主线。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日前在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2022年将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政策发力要适当靠前。不把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不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加强统筹协调,避免把整体任务简单一分了之,更不能层层加码,导致基层难以承受。

如何实现稳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具体部署了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 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内需潜力大是中国经济优势所在,2022年,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将有机结合,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注重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结合部分发力。 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减污、降碳、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集群等领域加大投入,既扩大短期需求,又增强长期动能。

稳增长还意味着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韩文秀表示,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如履薄冰,见微知著,抓早抓小,要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要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按照各自的职责推动风险的化解。

共同富裕

郭晋晖/文

2021年,我国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划定了共同富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一系列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政策措施将在2022年陆续启动。

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 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这引发了全社会对共同富裕的广泛关注,共同富裕不再是一个远景目标,而是到了要有切实举措,见到实效的阶段。

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了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提出将通过做大做好蛋糕、继而切分蛋糕的方式,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在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增长的前提和基础之上,促进共同富裕首先要坚持高质量就业。我国已把就业优先上升为宏观政策,2022年,我国将继续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保民生。

共同富裕需保持经济增长与收入增长同步。目前国民收入中劳动报酬份额只占到46%,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面临较大挑战。今年公布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首次将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纳入到量化考核的预期性目标之中,要求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可以预期,2022年,我国将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份额和劳动报酬份额。

共同富裕需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分配结构。在社保方面,2022年我国实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是统筹解决各地区社会保险筹资和待遇不平衡问题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今年“双减”的基础上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有效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同时要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逐步缩小职工与居民、城市与农村的筹资和保障待遇差距等。

双循环下的内需外需

缪琦/文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2022年经济工作的基本点,也是一条底线。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下扩大内需、稳定外需,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部机遇。

我国内需潜力巨大,不仅拥有庞大的市场,而且市场主体丰富,应变灵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554亿元,同比增长13.7%;全国网上零售额118749亿元,同比增长15.4%。业内预测,2022年社零消费有望温和修复,全年同比增速在6.0%左右。

就外需而言,我国在防疫中的出色表现, 让全球对于率先复工复产的中国供应链依赖性增强,也使得我国对外出口高速增长,贸易顺差屡创新高。自2020年6月起,我国外贸月度进出口连续第18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12 月1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则提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的当下,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打通“堵点”、畅通“痛点”、 补上“断点”。

2022年,政府将会更致力于在扩大内需上下功夫,比如通过结构性减税和加大转移支付等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改革投融资体制以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并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把扩大内需切实推动起来。

2022年,消费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居民收入总体稳定,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绿色低碳消费趋势也逐步显现。在提振消费需求方面,要继续激发市场主体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保住汽车、 家电等传统大宗消费的同时,释放线下消费、 服务消费潜力,并大力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消费升级。

为资本设置“红绿灯”

吴斯旻/文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2021年,如何防范资本无序扩张,引导资本脱虚向实,服务于实体经济,成为社会各界的重大关切之一。

如互联网领域,为防范平台企业无序并购行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先后对 80 余起互联网企业的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开出罚单,此外,还有多个经营社区团购的平台企业因低价倾销等行为被处以高额处罚;在教育领域,伴随“双减”政策落地后,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培训去资本化目标逐步得以实现。

在推进反垄断、反行业乱象的过程中,也引起一些市场的误读。对此,2021年9月,针对平台垄断等问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工曾明确“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要明确规则、划出底线,设置好‘红绿灯’,夯实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法治基础”。

2022年,如何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哪些 将成为重点领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近日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在规范资本发展方面,针对一些大宗商品及民生必需品价格暴涨,贯彻执行好价格法等法律法规,防止价格大起大落;协同做好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反暴利防范短期游资炒作、反资本脱实向虚、反头部平台企业侵权等工作。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业界认为,接下来,政策端或将出台适度的扶持性政策,引导资本流入科技创新、新基建、碳中和、长租房等宏观政策支持的领域,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财政政策走向

陈益刊/文

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明年经济下行面临更大压力。为此仍需要一定扩张力度的财政政策,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近些年财政扩张性一大表现是大规模减税降费。2021 年减税降费规模依然达到1万亿元,而财政部明确明年实施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预计2022 年新增减税降费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而减税主要针对中小微企业、个体 工商户、制造业等,2021年底到期的一些针对小微企业减税政策,2022 年大概率延续,另外2022年将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力度,制造业等将受益。

财政政策扩张性一大关键指标就是财政支出扩张,财政部表态2022年保持适当支出强度,这意味着财政支出规模将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而由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相对乏力,收支缺口扩大,一般公共预算赤字规模仍将维持在3万亿元以上的高位,财政赤字率也有望继续保持在3%左右。这一做法将释放财政政策积极信号,缓解财政收支矛盾,稳定并提振市场信心。

目前市场普遍预计明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仍将超过3万亿元,专项债已经成为政府拉动投资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之一。 2022年的1.46 万亿元新增专项债额度已经在近期提前下达至各地,便于2022年初地方尽早发债稳投资稳经济,这也是加快明年财政支出进度的体现。

第二,财政政策更加注重“提质增效”,注重政策精准性,实现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财政收入增长发力和债务约束下,未来不能单靠扩大财政支出,更重要的是提高几十万亿元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这就需要继续优化财政资金结构,将资金优先保障民生领域、具有乘数效应的基础设施短板领域、先进制造业等。继续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压减一般性支出。

明年财政防风险工作将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也是落实“稳字当头”。其中最大的风险依然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其中重点落在不得新增隐性债务和不得虚假化债。

疫情终结?

马晓华/文

2022年终结新冠疫情几乎成为全球所望。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表示,“凭借现有防疫工具与检测手段,全球非常有希望在2022年结束新冠大流行。”

希望总是有的。随着新冠疫苗的研发继续推进以及药物陆续上市,新冠病毒终究要被人类钉在某个结点,但这个结点是否在2022年出现?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奥 密 克 戎(Omicron)变体的出现 ,印证了一个事实:但凡存在感染病例,病毒就会发生变异,随着全球一体化,不需要机票的病毒就有机会在全球播散。

在短短一个月,奥密克戎目前已播散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优势流行毒株,欧美病例因此而剧增。虽然目前从临床上还没有看到它比德尔塔(Delta)更具有发展成重症的概率,不过它突破疫苗免疫的能力却是增强了。

随着奥密克戎导致更多的人感染,就注定了它不是新冠病毒的终结者,谁将成为新冠病毒最后一个能引发大流行的变体?人类目前尚无能力预测。不过,科学能够确定的是,减少感染者是减少变异发生的关键手段,而这取决于疫苗、药物以及非药物防控措施。

未来新冠大流行的趋势,不仅取决于新的变异,更取决于疫苗和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以及新冠的特效药的可及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疾控中心的研究,根据已有的数据测算,疫苗避免了33个欧洲国家的47万60岁以上独居老人的死亡。

在中国尚未有类似的测算,因为中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流行,这个数据难以得出,但疫苗的作用却不容忽视。

由此可见,全球不同步的非医学防控措施,以及疫苗可及性问题,会导致新冠病毒的变异将有更多机会出现,在可及性的新冠特效药物出来之前,新冠病毒的流行趋势还看不到结点。

鼓励生育

林小昭/文

人口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近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新的生育政 策落地见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2018年以后,全面二孩效应逐渐减弱。 2020年,受疫情和育龄妇女减少等因素影响, 我国人口出生率首次跌破了1%。出生人口数量及净增人口数量均创下了1962年以来新低。在婚恋方面,2020年我国初婚人数比2013年下降48.5%。

2020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展望2022年,鼓励生育将继续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专家分析指出,这些年来,由于婚嫁、生育、养育、教育和基本生活各方面的成本不断提高,对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产生实际影响,想生而不敢生、不敢多生的人不少。只有把生育、养育、教育、托育等人民群众所关心、所纠结的现实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好,生育政策才能真正起到释放生育动能的作用。

比如,各省份纷纷延长产假、增设育儿假。但与此同时,假期延长带来的成本问题也必须引起重视。尤其是,延长产假、增加育儿假可能会带来招聘性别歧视加剧、产妇岗位被顶替风险上升等问题。因此,如何健全假期用工成本分担机制十分关键,要落实起来需要有更多的政策来支撑。

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能否止跌回升?回答这个问题,既要看到三孩政策效应、 各地大力鼓励生育等积极有利因素,同时也要看到育龄妇女减少、生育意愿不高、疫情影响生育等不利因素。因此,鼓励生育是一个系统的配套工程,接下来将有更多强有力的鼓励举措出台,最终实现生育成本在企业、个人和政府之间进行合理的分担,真正对准“痛点”,解决人们“生不起、养不起”等问题。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