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虎年首周A股弱势不改,多家机构表示将继续自购

第一财经 2022-02-11 16:57:14

作者:徐宇 ▪ 张苑柯    责编:钟强

从历年数据分析,基金自购后市场反应具有“滞后性”

虎年首个交易周,A股延续着节前的弱势,整体表现不佳。截至2月11日收盘,深证成指周线五连阴,全周累计下跌0.78%,2月8日盘中曾创近16个月来新低;创业板指周线三连阴,创2021年4月14日以来新低,全周累计下跌5.59%;上证指数全周累计上涨3.02%,但未能站回五周线。

市场下行,在春节前投入大手笔自购基金的机构们下一步动向如何?博道基金和幻方量化表示会继续自购自家基金产品。

博道基金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博道基金的自购是个长期动作,相信会继续下去,尤其在市场低位的时候,会增加自购力度。

而幻方量化相关负责人同样对记者表示:“会长期持续购买自家基金产品,目前员工股东已经购买了,公司的部分接着也会买。”

玄甲金融CEO林佳义对记者表示,机构只要有盈利,自购可以是长期行为。少部分规模大、盈利丰厚的机构可能会将自购作为长期策略之一,跟市场指数点位、底部与否没必然关系。

自购金额达历史性高点

1月28日晚,幻方量化公告称,出于对中国经济的坚定看好和对资本市场的长期信心,幻方量化及全体员工、股东决定竭其所能以自有资金支持A股市场。经协调,全体员工和股东将在3个交易日内筹集不低于1.5亿元自有资金,同时幻方量化将在10个交易日内筹集不低于2亿元公司自有资金,以上3.5亿元将全部申购公司旗下产品并投资A股市场的权益类资产。

不仅幻方,其它头部量化机构也纷纷宣布自购。

1月28日晚,九坤投资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的坚定看好和对自身投资管理能力的充分信心,本着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将使用自有资金1亿元申购旗下股票优选策略、指数增强策略、股票多空策略等基金产品,并承诺至少持有3年以上。申购日为自公告日起基金产品最近的固定开放日。

新锐百亿量化私募赫富投资1月28日也公告,公司近日已运用自有资金4000万元申购公司管理的基金产品份额,并计划后续加大自有资金申购规模。

响应“挺起A股脊梁”的并不仅仅是量化私募机构,头部公募机构同样在节前掀起自购潮。

长城证券研报显示,继1月27日15家公募机构自购额达11亿元后,1月28日和1月29 日两天,又有数家公募基金陆续发布公告,自购旗下权益类公募产品,包括博时基金、交银施罗德、海富通、前海开源等。

据不完全统计,A股调整期间发力自购的公募基金数量达到24家,自购总金额超15亿元,开年以来自购总金额接近20亿元,达到历史性高点。

从金额上看,汇添富自购金额暂列公募基金自购榜榜首,四家机构自购金额过亿,位居行业前列。发布公告的24家公募基金,仅有四家自购金额不足5000万元。从持有期看,24家发布公告的公募基金公司中,18家给予了书面持有期下限承诺,其中睿远基金持有期最长,持有时间不少于三年,固有资金申购部分不少于五年,前海开源、南方、中欧承诺持有期均不少于三年。

A股市场反弹具有滞后性

事实上,从历年数据来看,年底自购金额蹿升成近年来公募基金自购规律。复盘近8年来,公募基金自购情况看,每年12月公募基金自购份额存在蹿升现象。从数额上看,2017、2019、2020、2021年12月当月基金自购份额为全年最高,2014、2016、2018年12月当月基金自购份额则为全年第三。

从环比上看,当年12月较11月平均环比增幅达145.42%。近3年来,公募基金12月自购净金额在全年中的占比均稳定在15%以上,可见年底自购份额蹿升成公募基金自购的普遍规律。

长城证券研报显示,从结果来看,两次公募基金自购潮,后续市场均有一定程度反弹,但难言反转。

相对于基金自购净金额,“偏股型+混合型”自购金额更适合作为统计口径。

以月度“偏股型+混合型”自购金额月度总和为观测口径,公募大型自购潮主要有以下两波:

1)2015年6月A股暴跌,市场情绪大幅降温,公募自购潮开启于7月,延续至8月,9月起A股市场短暂回暖但于2016年再度下跌。

2)2020年2~4月,国内外疫情爆发,美股多次熔断,恐慌持续加剧。公募自购潮开启于2月底3月初,整个三月为自购巅峰,4月起A股市场开始回暖。

两段自购潮的共同规律是,A股市场的反弹相对基金自购潮有一定的滞后性,且反弹的幅度有限,难言反转。

但公募向A股注入增量基金,构筑“情绪底”,是公募自购潮的共性,也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市场情绪。

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助理刘寸心对记者表示,一般来看,基金公司自购一方面是为了稳定投资者情绪,给投资者树立信心。

另一方面是对未来行情和自身投研实力充满信心。因此只有在行情不好或者基金业绩大幅下跌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基金公司回购的情况,而且不排除基金公司可能会越跌越买,以此来彰显信心,稳定投资者情绪,降低投资者在基金业绩回撤的时候非理性赎回,影响基金操作和现有投资者利益。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