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此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汪泓:做实个人账户是“老有所养”又一根保险带|首席对策

第一财经 2022-03-27 11:03:26 听新闻

作者:梁相宜    责编:陆一丹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观点表示,养老金承担风险程度在20%~30%之间,需进行稳健型资金配比;养老金收益率不一定最高,但是稳健风险可控。
汪泓:做实个人账户是“老有所养”又一根保险带丨首席对策

全球老年人的比例在2050年将达到21%。有一个指标叫巴丰系数:哺乳动物的寿命是生长期的5到7倍,现代医学正让人的寿命持续到这个系数的极限,老龄社会是不可避免的全球浪潮。而对于中国而言,人口老龄化迫在眉睫的同时,还面临着未富先老、城镇化进程加速、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以及养老支柱体系并不完善等问题。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共计7次提及“养老金”和“保险”问题,覆盖社会保障、就业、稳外贸三大方面。在养老保险方面,截至2021年底,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3亿人,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4.3亿人。除了国家层面统筹之外,养老金投资运营,养老第三支柱推进都陆续提上日程,如何高质量“老有所养”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难点和突破点在哪儿?如何确保养老金的良性循环,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如何进一步落实?养老金作为长期资金入市,怎样保证在安全的基础上收益最大化?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支柱未来发展方向如何?养老金融产品和其他的金融产品有什么不同,如何体现它服务养老的特性?监管如何跟进?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

汪泓的主要观点:

养老金全国统筹 进一步调节区域不平衡等问题

划转国有资本是提升养老水平的重要保障

养老金承担风险程度在20%~30%之间 需进行稳健型资金配比

全国社保基金每年7%~8%以上回报率 高于一般游资收益

在控风险基础上进一步放开养老金可配资产

养老第一支柱占比最多但差距较大 需完善二三支柱加强保障

养老产品在安全性和收益性上找到更好的区间

养老金收益率不一定最高 但是稳健风险可控

养老第三支柱要形成完整立法体系

 

第一财经: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全国统筹您认为现在最大的难点和突破点在哪儿?

汪泓:这次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7次提到了关于养老金和保险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全国养老金出现了缺口,特别是全国地区的不平衡。北方地区举个例子,100个职工支付养老金以后才养78个退休老工人或者退休职工,而南方地区,深圳、广州100个人养17个人,那么因此区域之间的不平衡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第二,由于养老金的整个的我们现在是现付现收制度,就是什么?我们缴付养老保险,我们的前辈支他的收入,他的养老金,因此这样的一个时间界限,应该说它的存储量是不多的。第三个全覆盖当中水平差距比较大。我们现在的养老金,公务员、事业单位的职工养老金比较充裕的,但是对于灵活就业,特别是农民工,它之间的差距很大,还存在着城乡和职工的差距,所以这是第三个。第四个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的养老金在整个的支付过程当中还是比较一支独大,就第一支柱,国家的养老金占的比重是大的64%,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占到百分之三十几,大部分人是靠我们现在的国家统筹的,或者说地方统筹的养老金。所以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以及个人储蓄这一块来养老的比例很小,导致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比,我们养老保障的水平还比较低。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怎么来解决,一个还是要建立全国统筹的养老金制度,南北的不平衡要通过全国统筹,第二个中央建立调节基金,把中央的财政补贴的政策注入进去,来补助这些养老金不足的部分,保证我们全国的职工和城乡居民能够养老金得到保障。那么第三个我们也希望就是说在企业年金做大的过程当中,把门槛降低,能够使得企业和个人都有积极性来缴交。那么另外大力鼓励我们从年轻时候20岁30岁开始缴交养老金,自动默认式的缴交,那么每个月拿出工资当中5%~10%,那么这样的话到老的时候相当可观的一笔养老金,当然像我这个年龄已经不算轻了,你看我将近60岁了,我现在不能交养老金了,为什么?他说60岁超过就不能交,但是我们现在新的财富政策出来以后,能不能考虑宽泛的,因为后面的寿命实在太长,你应该让这部分人也能够参与到财富管理和养老金的缴交过程当中。

划转国有资本是提升养老水平的重要保障

第一财经:关于养老保险的良性循环,您之前还提到了划转国有资本进入养老保险,接下来进一步如何落实?

汪泓:我觉得国有资本的确是我们国家公有制体制上非常好的一个重要的板块,而且也是我们国家得以在这几年持续经济高速发展的一方面。那么我们国家的国有经济是占有应该说半壁江山。贡献出5%~10%,特别是10%,拿出10%注入,把它的资本注入到我们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池当中,第二个把国有资本的上市的运作增值保值当中再注入进去,然后再加上全国统筹,再加上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再加上个人账户,如果能够早积累自动默认,那么这样的话,我觉得几个措施上去,中国养老的明天一定是有保障的,而且是幸福的。

养老金承担风险程度在20%~30%之间 需进行稳健型资金配比

全国社保基金每年7%~8%以上回报率 高于一般游资收益

在控风险基础上进一步放开养老金可配资产

第一财经:我们再从市场的角度看,不久之前政策层面提到要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在您看来养老保险基金是否是长期资金入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知道养老保险是老百姓的养老钱,怎么能在安全的基础上让这部分资金能利益最大化?

汪泓:因为我们中国来说,金融市场这几年不断的在发展和壮大,而且也不断的在成熟起来。但是大家也看到我们现在的金融市场风波还是很大的,而我们的牛市的窗口期比较短。80%以上是散户,所以这样的话导致了金融市场的波动是很大的。全国社保基金是一个大户,是一个非常大的盘子,我们几十亿的盘子甚至几千万亿的盘子,而这个大户来说,对于这个基金它一定是考虑长期的收益率,这是第一个,稳健的收益率。第二是它可控的风险。第三个它的安全运行。

所以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全国社保基金在运作过程当中是比较成功的,它在市场上运用的比较多的,还是选择了一个低风险的配置。实际上养老金我们的风险的程度只能承担20%~30%,不能承担高风险。因此在这样的配置当中,你可以看到它权益股的,它买证券市场的,它买基金的,它信托的,它的配比上它一定是稳健型的,而正是因为稳健型,我们现在全国社保基金的整个增值每年是在7%~8%,我觉得是大大的高于了,甚至有的时候做的好的话还要百分之十几,高于我们散户在市场上的游动这个情况。

所以从今后来说,我觉得应该可以进一步放开,包括保险,包括信托的,包括证券的,包括当然我们现在银行的比较多,像理财产品的适当的提高一点风险,而确保它的更高的收益率,但是也是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当然我觉得现在随着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介入,它的风险系数可以稍微更大一些。个人的账户来说,可以根据个人对风险程度的配置的要求来考虑,但是还是在安全性上有序的考虑。所以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养老金在整个养老金融市场上是一个大头,是一个大块,是一个大的集团军。所以做好的话做优的话,做的是对百姓来说是养老钱保命钱的很好的一个增值保值过程。

养老第一支柱占比最多但差距较大 需完善二三支柱加强保障

第一财经:刚才我们聊到了养老保险体系三大支柱当中的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我们都知道随着老龄化程度进一步的加深,可能未来我们对第三支柱的要求可能会更进一步。人社部也表示要建立一个以个人账户制度为基础,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的养老制度。您认为第三支柱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如何?

汪泓:在中国来说提到第三支柱也是千呼万唤呼之而出的。因为这也是参照了国际上走过的这么一个道路,而因为国际上它对整个的养老金的配置来说,第一支柱只是占到30~40%左右,而第二支柱第三支柱要占到60%,而我们国家正好相反,我们的整个的养老金过分的依赖第一支柱,所以我们的第一支柱在过去占到90%到后来80%、70%,现在在60%左右,到65%左右,所以第二支柱我们现在是大量的呼吁企业和个人都应该把它融入进去。

第三支柱为什么要提?实际上现在我们看到我们数以千计和亿计的农民工,因为我们农业人口还是7~8个亿,等他拿到手的时候,跟我们城乡当中的职工跟居住在城市的职工来比,他还是差距很大的,那么我们就要考虑怎么为他建立个人账户。这个个人账户也就是说他自己对养老要负责,而且他从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建立平台,就应该建立账户。而且我们也认为在单位的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对员工也要宣传这个道理,让他在他个人收入当中有10%能够作为自动的加入到这个平台。所以国际上有很多这样的做法, 20岁、30岁、40岁一直配置上来,到了他年纪大的时候,这个养老金因为它根据长期投资的回报是很高的。

那么第二个还有一个什么原因,您可以注意到我们的农民工大量的进城务工,灵活就业的平台很大,但是这些人他都没有进入我们大的保障体系,如果这个单位他能够考虑在他个人账户当中也交一笔,他自己本人也交一笔,我们把他的个人账户和他的第一支柱结合起来,做实了第一账户,使得他的养老保险有保障有基础。所以个人账户做实的重要意义是非常重要,而且它透明看得见,就是我们注入进去以后,我每个月能够查,我能够知道自己今后养老资金是多少,这样的话对我们国家构建一支柱、二支、三支柱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会是有很大的支持的。所以我觉得做实个人账户的意义是在于它的养老的全生命周期当中的又一根保险带,又一个重要的保障和平台。所以我是积极呼吁是推进这样一个账户的实施的。

养老产品在安全性和收益性上找到更好的区间

第一财经:个人账户、个人养老制度,相对来说就跟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关系更密切了。所以在您看来,金融机构会提供一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思路吗?

汪泓:我觉得对于金融保险银行,应该说积极的要做好宣传。一个我们的金融机构应该选好这些产品;第二要在选好产品的基础上策划好的基础上,要加大宣传;第三个要帮助老年人买哪些理财产品要有指导,甚至在数字银行和我们现在数字经济的条件下,要便于老年人的介入,老年人的参与。当然因为个人账户的建立不是到老年人再来考虑的,而是年轻人考虑的,所以对不同年龄段的人们要有这种理念的宣传和产品的设计,并且使他们看到养老产品和当期的一些产品,它更具有它的长期性和它的有效性以及它的收益性。

不然的话,现在很难的是因为我们中国的股民,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炒快钱,套现的,对养老产品的长期投资这个概念是比较弱的。所以我觉得从我们现在开始要加大宣传养老金融的这种理念和长期投资的意义,然后把养老产品的金融产品设计得更好。另外有牌照的机构要下功夫,在研究它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上找到更好的区间,而且积极的在当下的情况下,把养老的产品有的放矢的推荐到我们不同人群当中去。

养老金收益率不一定最高 但是稳健风险可控

第一财经:养老金融产品和其他的金融产品来有什么不同,如何体现它服务养老的特性?

汪泓:养老产品因为跟一般的产品还不一样,一般产品人们比较考虑当下的收益率,而养老产品它更注重稳健,但又需要保值增值。银行的养老产品的预期值这个稳定在4.8%,保险产品一般年化率在4%~5%,养老目标基金主要是和投资人的年龄挂钩的,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全国的大盘子里面做到7%~8%的收益率,从中长期来说是非常好的。如果能够复制到我们的老百姓的个人账户的话,有这么一个基数的话,它的收益率对老百姓投资和资金的集聚量是很大的。

所以我觉得我们金融机构的这些产品的受托人,还有代理的经理,的确要在这上面很好的动脑筋,想办法使得能够和全国的大盘子的收益能够同步的增长,那么能够我们值得树立这种信心,而不至于是跑热钱跑快钱。做中长期的和做短期的不一样,你做10年20年乃至30年回报率是不一样的。但也有人反对我,说你这个是贬值了,货币本身就贬值,你没有去做投资,但是你要知道投资的话,房地产等等都是高风险的,所以我们的养老基金从长期来说收益是可观的,但是从眼前来说不一定是最高的,而且是稳健型的,是风险型的,所以一定要让人们明白这个道理。

养老第三支柱要形成完整立法体系

第一财经:个人账户更多的会牵扯到一个风险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监管您有什么样的建议吗?

汪泓:这个问题对于政府来说,一定要对市场进行监管的,一个还是立法的问题。我觉得既然出台了一支柱二支柱三支柱,我们对一支柱和二支柱的监管应该说是有经验的,因为出台了相当一段时间,所以对三支柱的出来以后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立法体系,要有效的把对养老金的监管作为最大的风险防范,作为一个立法的重点。所以因为您也知道它是人们退休以后赖于生存的保障资金,有它的独特性,所以它的安全性是它立法的最根本的一个点。

第二,我觉得还是强化信息披露,第三个我觉得我们本身来说政府要建立一个风险的防范机制,所以对投资机构,现在都是有牌照的,然后对市场的波动,对投资的情况,对整个大盘运作的情况,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情况,它的损益应该有保准备金保险金,要设立养老风险的管理委员会,对投资者投资的决策,投资产品的选择,市场利率的变动、回报要有一个科学的不定期的分析。

第四个要建立一个协同的管理机制,要大量的应用数字化的智能化的管理技术,防范这种打着各种幌子欺诈和欺骗老年人或者说非法集资和诈骗。这个就是我们养老金融的产品涉及到的单位比较多,民政、金融、工商、公安、市场监管等等,这些组织要联动在一个领导小组或者说工作班子里面,协同的来进行全过程的全流程的监管,这样才能够防范我们这么重要的保命钱的社会保障基金的风险的防范。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