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存款市场分化会加剧么?

2022-05-23 17:50:39

作者:中信证券研究部    责编:张健

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建立,使存款与贷款终端利率借市场利率形成了协同,有助于银行业息差更平稳运行。分化格局延续下,料具备存款精细化管理能力、非价格竞争力的银行将持续胜出。此次建立的基于“直接挂钩”的市场化调整机制,尚未疏通同业负债与存款产品间基于平价的替代作用,判断存款市场“供不应求”的非均衡状态或仍将延续。个股投资逻辑,需要兼顾行业估值提升的系统性机会+商业模型升级的个体性机会,组合为: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邮储银行、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

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建立,使存款与贷款终端利率借市场利率形成了协同,有助于银行业息差更平稳运行。“直接挂钩”方式,尚未疏通同业负债与存款产品间基于平价的替代作用,判断存款市场“供不应求”的非均衡状态或仍将延续。分化格局延续下,料具备存款精细化管理能力、非价格竞争力的银行将持续胜出。

利率市场化下的存款市场供需。

国内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2015年前通过渐进方式放开了对存贷款利率的传统管制,2019年以来主要通过LPR形成机制改革来解决利率“双轨”问题。彼时以来,国内存款市场呈现“紧平衡”的态势:

1)市场供需:供不应求。需求端,外部监管因素和内部考核因素,导致国内银行对于存款存在“天然需求”和路径依赖;供给端,利率市场化和客户利率敏感性提升,促使“存款搬家”持续。供给矛盾下,2019年以来全市场存款结构持续呈现定期化、头部化和非银化的特征。

2)终端定价:相对刚性。贷款端:以LPR报价利率为新的基准,19M8改革以来1年期LPR报价利率合计下行61bp,上市银行贷款收益率亦从19H1的4.73%,下降至2021年的4.42%;存款端,仍以存款基准利率(2015年后未调整)为参考,2021年上市银行存款付息率1.73%,较2016年末抬升22bp。

市场化调整机制—现阶段存款定价政策的优解。

4月底以来建立的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核心内容包括:

1)动态挂钩: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2)柔性机制:银行可根据自身情况,参考市场利率变化,自主确定其存款利率的实际调整幅度。此外,对于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及时高效的金融机构,人民银行给予适当激励。

行业影响:存贷利率协同有助于息差压力缓和。

存款利率直接挂钩LPR报价利率和国债利率后,存款和贷款利率有望通过市场利率形成协同。测算来看,若年初1Y和5Y LPR报价分别下降5bp/5bp,则对当年和次年息差的影响分别为-0.5bp/-0.3bp以及-1.2bp/-0.8bp;若年初活期和定期存款利率下降5bp,则对当年和次年息差的影响分别为+0.9bp/0bp以及+1.2bp/+0.6bp。正因如此,得益于存贷利率的协同趋势,下阶段银行息差运行或更为平稳。

个体影响:预计存款市场的分化格局仍将延续。

此次建立的基于“直接挂钩”的市场化调整机制,尚未疏通同业负债与存款产品间基于平价的替代作用,判断存款市场“供不应求”的非均衡状态或仍将延续。在此背景下,未来在客户画像、收益测算、产品投放、定价授权、考核引导等方面更具精细化管理能力的银行,未来有望更好地实现存款量价协同的最佳方案。此外作为更高阶的致胜之道,非价格竞争力培育亦尤为关键,包括差异化、特色化的服务、渠道、产品能力。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行,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

投资策略:

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建立,使存款与贷款终端利率借市场利率形成了协同,有助于银行业息差更平稳运行。“直接挂钩”方式,尚未疏通同业负债与存款产品间基于平价的替代作用,判断存款市场“供不应求”的非均衡状态或仍将延续,分化格局延续下,料具备存款精细化管理能力、非价格竞争力的银行将持续胜出。板块投资而言,近期局部疫情对宏观经济预期与银行经营预期带来一定扰动,静待后续疫情防控、稳增长及稳地产政策的效果显现。个股投资逻辑,需要兼顾行业估值提升的系统性机会+商业模型升级的个体性机会,组合为: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邮储银行、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

(作者为中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