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上海市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针对有市民反映常态化核酸检测点查询信息的准确度不高、检测点采样管不够、结果出得慢等问题,上海市疫情防控核酸筛查专班负责人夏科家表示,一系列问题说明工作还不够细致、准备还不够全面。对此,上海已要求各区对采样点的具体信息进行认真核对无误后再上传到信息系统中,避免错误信息误导市民。
对于物品储备不足问题,夏科家表示,各采样点应当严格按照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操作指引要求,配备足量采样管、口咽拭子、人员防护用品、消毒用品、垃圾收集设备、生物安全转运箱等物资。采样点工作人员如发现人流量超出了物资储备量,应及时通过应急处置机制,提前做好后续物资的调剂和补充。
对于核酸检测结果出得慢的问题,则涉及到多个环节。上海将依托信息系统,对结果出得慢的情况进行分析,如果是由于检测机构的样本承接量超出了检测能力的,则要加强采检匹配,调整检测机构;如果是样本转运慢造成的,则要提高转运频次,增配转运车辆。总之,要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不断改进工作。
对于“常态化检测点不接受核酸报告超过72小时”的说法,夏科家表示,上海市防控办没有出台过此类要求,目前,已要求各区开展自查,如有个别采样点擅自加码,必须坚决整改。同时,市民出入居住的本社区,不需要提供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但是需要规范佩戴口罩,配合测温,并主动扫出入口的“场所码”,出示“随申码”绿码。
此外,对于网传浦东新区发现奥密克戎的新变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表示,本轮上海疫情感染者基因测序主要是奥密克戎BA.2以及BA.2.2变异株。关于浦东新区感染者情况,目前正在抓紧基因测序。(经济日报记者 李治国 李景)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责编:陈莹莹 张虎
全市辖区范围内居民及其他在杭人员每7天应自觉完成一次核酸采样。
我们认为,常态化核酸检测带来的交易成本可控,对消费意愿造成的负向影响有限。以深圳为例,虽然本地疫情已控制住,但由于全国疫情还在扫尾阶段,来深出差或旅游的短期停留人口依然较少,5月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下降超过50%,跨城人员流动引致的消费场景依然有较大的修复空间。我们认为,常态化核酸检测有助于防范疫情,保障人和物的自由流动,使得消费场景进一步拓宽,经营场所稳定经营。实施常态化检测以来,深圳、武汉等市内交通出行显著修复,其中深圳的地铁客流量已经超出疫情前水平。
第一财经
APP
第一财经
日报微博
第一财经
微信服务号
第一财经
微信订阅号
第一财经
VIP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