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适应战略2035》:构建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财政政策体系

第一财经 2022-06-14 13:14:11 听新闻

作者:章轲    责编:秦新安

《适应战略2035》提出覆盖全国八大区域和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黄河流域等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任务

我国将通过实施减缓和适应两大策略,构建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财政政策体系,降低和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灾害损失。

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科学技术部、财政部等1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下称《适应战略2035》),对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作出统筹谋划部署。

《适应战略2035》提出,将适应气候变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进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韧性,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降低和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灾害损失。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与2013年《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相比,《适应战略2035》更加突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提出完善气候变化观测网络、强化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强化综合防灾减灾等任务举措。

此外,《适应战略2035》将适应气候变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结合,并考虑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和风险的区域差异,提出覆盖全国八大区域和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黄河流域等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任务;更加注重机制建设和部门协调,进一步强化组织实施、财政金融支撑、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等保障措施。

《适应战略2035》明确,推动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气候韧性建设。将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及适应气候变化要求有效融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慧水利体系,提升应对不同等级和不同强度的水灾害能力。

中国气象局。摄影/章轲

“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全球变暖的趋势不断持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增多增强的趋势。”国家气候中心主任、研究员巢清尘在解读《适应战略2035》时表示,未来全球气候将进一步变暖,气候变化风险将进一步加大。作为重要的非传统安全因素,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将构成严重威胁。

数据显示,过去50年与天气、气候和水有关的灾害占所有自然灾害的50%,死亡人数占比45%,经济损失占比74%。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灾害数量增加了5倍,灾害损失增加7倍多。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成为全球最主要的中期和长期风险之一。

巢清尘说,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呈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的趋势,暴雨洪涝、高温干旱、低温冷害、热带气旋、强对流、沙尘等出现了极端性强、区域性阶段性明显、异常情况多发频发等特点。2000-2021年因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年均造成全国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897亿元。影响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运营环境,威胁基础设施安全稳定性和可靠耐久性,影响重大工程安全运行。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副研究员周泽宇分析说,当前,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仍然存在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分析评估不足、协调机制和治理体系有待完善、适应气候变化理念意识和行动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徐华清认为,《适应战略2035》将重点领域划分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两个维度,并增加城乡人居环境及金融、能源、旅游、交通等敏感二三产业作为适应气候变化重点领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各领域适应能力。将适应气候变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相结合,并按照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原则,提出全国八大区域和五个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任务,构建了多层次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

在减缓和适应两大策略中,减缓是指通过能源、工业等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较长时间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以稳定和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化速率;适应是指通过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风险识别与管理,采取调整措施,充分利用有利因素、防范不利因素,以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

“减缓和适应行动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轮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巢清尘表示,适应气候变化涉及到各部门、各地区、每个人,落实《适应战略2035》任务就需要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通过政策手段和市场机制加强支撑保障,通过科技研发、科普培训、人才建设提升能力。

在财政金融支撑方面,《适应战略2035》明确,构建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财政政策体系。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扩大绿色资金投放。引导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商业性金融机构投资气候适应项目建设。加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推动金融体系对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做出系统性响应。

同时,鼓励发展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巨灾保险、重点领域气候风险保险等创新型产品,发挥金融市场提供适应气候变化资金的积极作用。完善多元化资金支持适应气候变化机制,引导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信托基金等市场资源,争取国际资金及双边或多边合作的贷款和赠款,投资适应气候变化领域。开展气候投融资地方试点。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