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十四五”环境健康规划审议通过,将加大噪声污染防治

第一财经 2022-07-08 11:12:26 听新闻

作者:章轲    责编:计亚

当前,噪声污染投诉居高不下,位居环境污染投诉举报的第二位,仅次于大气污染,已成为百姓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之一。

自从搬进北京地铁13号线旁的回龙观小区,居民常先生就被噪声所困。

“关窗户,噪声才小点。但这夏季,热呀。”本月7日下班后,常先生站在自家的客厅里,用手机录了一段不远处13号线地铁驶过的声音。录音里,隆隆的车辆行驶声,以及车轮与轨道的撞击声清晰可辨。

“我一直想把这房子卖了。但看房的正想买,一听到频繁的城铁噪声,立马走人。”他无奈地说。

跟常先生有同样感受的还有一位住在北京北苑家园的居民,沿路的店家时不时用高音喇叭叫卖。好在拨打北京12345市民热线后,反映的问题能很快解决。

7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十四五”环境健康工作规划》。据生态环境部微信公号披露,这一规划明确将建立健全以维护公众健康为核心的精细化生态环境管理目标、工作重点、监测体系、准入标准和绩效评估体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在健康、安全、舒适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今年5月公布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加强环境健康管理。加强噪声污染治理,全国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加强噪声对心脑血管、心理等疾病的健康风险研究。

今年6月5日起施行的《噪声污染防治法》明确,超过噪声排放标准或者未依法采取防控措施产生噪声,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均被列为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同时依法享有获取声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噪声污染防治的权利。排放噪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轻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防治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组成部分。图为北京一建筑工地和地铁线(资料图)。摄影/章轲

《噪声污染防治法》除规定了工业噪声、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的相关要求外,还特别对社会关注度较大且易引发纠纷的“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进行了详细规定。明确要求,全社会应当增强噪声污染防治意识,自觉减少社会生活噪声排放,积极开展噪声污染防治活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噪声污染防治氛围,共同维护生活环境和谐安宁。

“防治噪声污染,既是关乎家长里短的小事,也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7日,生态环境部有关官员介绍,当前,噪声污染投诉居高不下,位居环境污染投诉举报的第二位,仅次于大气污染,已成为百姓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之一。

生态环境部去年6月公布的《2021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称,2020年,全国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总点次达标率为94.6%,夜间总点次达标率为80.1%,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昼间道路交通噪声与上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

但康复疗养区、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和居住文教区夜间达标率持续偏低。同期,“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共接到公众举报44.1万余件,其中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举报的41.2%。

这位官员表示,《噪声污染防治法》被誉为宁静环境的守护神、解决突出噪声问题的消声器、人民和谐宁静生活的保障书。生态环境部将拿出新招实招硬招,加大噪声污染防治。推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噪声污染防治氛围,最终让广场舞音乐到商店饭馆喇叭,建筑施工噪声到楼上楼下杂音等那些惹人心烦又无从下手的噪声,通过法律“一锤消音”。

生态环境部上述常务会议提出,近期将有序推进环境健康管理试点。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早在2018年,生态环境部科技标准司在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启动开展了环境健康风险管理试点,围绕重点行业、重点环节、重点污染物,将保障公众健康理念融入环境管理,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探索环境质量良好地区环境管理转型。

有环保领域的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每个人都有过遭受不同类型噪声污染的经历,都想“静静”。噪声污染治理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在规划源头防控、传播途径降噪和受体防护三个方面中,规划源头防控最重要。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