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科创资本论|对话国元证券王晨:科创板将呈现四大趋势,投行向“保荐”环节前后延伸

第一财经 2022-07-22 15:26:45 听新闻

作者:黄思瑜    责编:钟强

提升“投行+”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注册制试点为科创板打造了新的市场生态,同时也给A股市场以及各参与方带来了新的机会与挑战。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的投行在其中感受颇深,业务模式也正在发生转变。

在科创板三周年之际,第一财经启动“科创资本论”系列访谈,邀请国内头部机构负责人,共同探索新形势下资本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之道。

国元证券总裁助理、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王晨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投行的商业模式正逐渐从以往的“保荐”环节向前后延伸,向前延伸到“发现价值”“资源整合”,向后发展到“持续融资”“产业并购”,实现伴随企业终身成长服务。

对于科创板未来的发展趋势,王晨认为,未来科创板将会涌现越来越多真正符合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企业发行上市,因科创属性问题而退出审核的情形将会减少,促进一二级市场形成更健康的良性循环。

(国元证券总裁助理、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王晨)

市场生态变化,投行向“保荐”环节前后延伸

第一财经:伴随注册制试点落地,A股市场在发行、上市、交易、退市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性改革。在此背景下,市场生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王晨:注册制的试点的落地,以及即将到来的全面注册制,对于A股市场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首先增加了企业上市的包容度,加快了速度,拓展了宽度,尤其是北交所的成立使得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结构更加丰富,为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赛道提供更多可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上市的审核把关有所放松。

相反,对中介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之相匹配的是更加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要求中介机构撰写既有深度又易读的招股书,方便投资者发现企业内在价值,承担更大的责任。尤其是刑法修正案的施行,如在项目的承做过程中出现纰漏,可能不仅要承担连带的经济赔偿责任,还有刑事责任,有一个警示案例就是康美药业。

其次,对中介机构的发行定价与承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往的23倍市盈率不再适用,有的板块涉及到了强制跟投,以及实行余额包销制度,将保荐承销机构和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压力较大。

定价过低,企业不愿意发,定价过高,市场不接受,如何实现定价的最优,平衡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关系,对于保荐机构来说是一种考验,既是考验发行定价能力背后的行业研究与市场感知能力,也是考验发行推介渠道和投资者网络的维护。

另外,退市机制逐步完善,上市新股发行速度逐步提升,使得壳资源的价值有所下降。对于二级市场来说,炒作ST、壳资源的风险更高了。市场里的增量资金如果不能够赶得上新股发行的速度,就势必要有取舍,涌入到真正的具有价值的股票当中,实现价值发现,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日后的A股分化将会越来越显著,实现从普涨(跌)行情到结构化行情的转变。

第一财经:目前科创板发行定价效率如何?投行在定价能力方面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改进?

王晨:在科创板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前,IPO上市时的价格普遍高于发行价。发行承销规则修订后,将高价剔除比例从不低于10%调整为不超过3%,同时定价超“四个值”孰低值的,超过幅度不高于30%,市场出现接连破发。

长期看来,注册制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市场化,新股发行改革也是契合注册制下市场化定价的要求,但并不意味着放松监管,各方博弈更加复杂,打新普遍暴利的机会将会减少,预见未来还会有一定比例的新股破发。

关于提升定价效率方面,监管层在科创板的制度设计上也采取了诸多举措:一方面,科创板IPO上市后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之后涨跌幅限制为20%。这样的设计让科创板在上市后短时间内将市场的风险充分释放出来,新股溢价率降低。另一方面,科创板目前投资者的门槛较高,限制了很多散户参与其中,使得交易更加集中化。此外,前不久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规定》,在科创板引入股票做市商机制,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科创板的定价效率。

注册制下更考验投行的定价能力,投行需要和发行人、投资者保持密切的联系,充分认识买卖双方的需求。一方面要深入对行业,发行人的研究,贯穿项目发掘、培育、上市的全过程中,动态理解判断市场和估值。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投研部门合作,提高投研报告的质量,合理发掘企业的价值。

提升“投行+”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备战全面注册制

第一财经:注册制下,投行承担的角色更加丰富。在您看来,现在的投行和企业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投行如何更好的促进企业规范,同时又降低自身的合规风险?

王晨:企业和投行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是一个互相成就的过程。

对于企业来说,积极配合投行的尽调工作,敞开心扉,无话不说,才能让投行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深入了解企业的内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价值,推介价值。

对于投行来说,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产业升级,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投行既是企业的“保荐人”,又是资本市场的“看门人”,要实现二者的平衡,基础在于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保荐机构责任,是企业有底线的合作伙伴。这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企业和投资者,保护整个证券市场的健康成长。

第一财经:全市场注册制渐行渐近,沪深主板改革呼之欲出。你们做了哪些准备与布局?

王晨:国元投行时刻关注注册制改革的最新动态,对于沪深主板注册制抱有很高的期待和热情,目前正在积极备战全面注册制。

在具体举措上,一是加大项目的摸排和梳理,挖掘企业自身的价值,准确定位对焦相应的板块,比如推荐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冲刺科创板,符合“三创四新”定位的高新技术、战略新兴产业和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进军创业板,对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则目标对准北交所,而规模较大的大型优秀传统企业则向主板发力;

二是持续招募投行人才、扩充团队规模,同时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适应注册制带来的新环境和新业态;

三是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完善投行自身的三道防线,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当好资本市场“看门人”;

四是持续提高我们的行业研究水平,提升估值定价和发行销售能力,提升“投行+”全产业链投融资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科创板的未来:将呈现四大趋势

第一财经:对于科创板的下一个三年,您觉得将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和新特点?

王晨:我觉得将出现以下四个趋势:

一、对于真正硬科技的拟IPO公司体现出更多的包容性,鼓励其直接上市融资,未来科创板将会涌现越来越多真正符合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企业发行上市;

二、科创板公司发展趋势与全球经济形势、资源配置紧密相关,如在上一轮半导体产业发展过程中,受国际环境影响,国内半导体产业迎来快速发展契机,科创板也涌现了一批半导体产业相关的上市公司,发行上市与融资推动半导体产业向更精密化、规模化的高质量方向发展;

三、科创板推动更多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投资机构投向以科技创新为目标的创业团队,促进原创技术的孵化,未来科创板将促进一二级市场形成更健康的良性循环,拓宽创投机构的退出渠道;

四、科创板在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科技定位越来越突出,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拟IPO公司将会选择符合自身定位的板块,科创板审核中因科创属性问题而退出审核的情形将会减少。

第一财经:中国科创领域的后备企业空间有多大?

王晨:金融服务实体,科创板聚焦硬科技,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会带动一个产业上下游的发展,共同做大做强。随着国家对于“卡脖子”技术的攻关和扶持,对于基础科学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同时配合科研转换成果,产学研一体的推进,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硬科技企业进入科创板的后备企业库,伴随国内国外双循环,我们将更加独立自主,有动力去攻坚克难。

同时,我们服务的触角也在向前延伸。比如充分和政府科技创新平台、高校科研平台、区域性股权市场孵化培育平台、科创基金等合作,推动科创企业对接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展,不断提升创新资本形成能力,助推创新经济发展。

疫情下不少企业增收不增利,投行嫁接资源护企

第一财经:疫情延续了三年,以今年上半年尤为影响大,在此过程中,企业受影响几何?融资和上市意愿是否受到影响?

王晨:疫情影响的这三年,不少企业出现一种现象:增收不增利,收入增长的同时利润却在下降。我们投行服务的企业,不管是拟上市公司,还是上市公司,都是行业排名靠前的优势企业,或是某个细分行业的领头羊,他们能通过增加产能、开拓市场、开发新品种等措施提升销量,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向下游转移成本端的压力,但是疫情蔓延影响了上游原料生产,导致原料供应紧张、成本上升,同时还导致物流运输受阻,物流运输成本大幅飙升,企业的营业利润随之就被摊薄了。

以我们服务过的企业为例,同庆楼已经首发过会待发,但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业绩一度下滑严重,得益于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及时控制,以及企业积极转变销售方式,业绩下滑逐渐得到控制,同庆楼也在2020年年中顺利上市发行。我们也有服务的企业没那么幸运,一家专业做智能物流系统的企业,2020年申报,但受疫情影响部分客户采购延迟、同时部分项目实施交付延迟,对业绩影响较大,企业在2021年选择了战略性撤回。

所以在疫情期间,一方面作为拟上市企业的中介服务机构,我们会积极帮助企业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疫情的影响,如嫁接客户供应商资源、协调政府部门的优惠政策等,另一方面也会引导企业做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让企业第一时间了解监管动态。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