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将授牌一批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24个场景揭榜挂帅

第一财经 2022-08-22 13:18:29

作者:金叶子    责编:胥会云

公布首批24个新城数字化转型建设场景揭榜挂帅榜单。

正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上海,将揭牌一批城市数字化转型重要平台和创新基地,并授牌一批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

第一财经从上海市经信委获悉,以“共建共享 数字之都”为主题的“2021-2022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周”将于8月25日举行,体验周围绕“1+ N”的活动阵容,对上海数字化转型成效进行总结。

“体验周上将发表一批数字化转型成效总结,揭牌一批城市数字化转型重要平台和创新基地,授牌一批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公布首批24个新城数字化转型建设场景揭榜挂帅榜单。”上海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

作为数字化创新、转型、发展的典范,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是区域新的增长动能,上海首批市级示范区——徐汇滨江数字化转型示范带、普陀海纳小镇、杨浦大创智数字创新实践区、松江新城G60数字经济创新产业示范区、临港数字孪生城建设得如何?

临港新片区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介绍,临港目前已推进临港新片区数字孪生地下综合管廊等创新数字孪生城的场景搭建工作,并依托数字孪生示范区基础平台,建立智慧交通的仿真模型。

“例如支持对临港地下综合管廊地下地上一体化展示、管廊实时运行状态的数字孪生赋能,把数字化转型新理念融入新城“规建管用”中。数字孪生中运量T1、数字孪生天文馆、综合管廊、昌强工厂已实现综合展示功能。”

另外,还结合临港新片区数字经济、数字生活、数字治理等领域发展需要,建立顶层设计,初步建成临港新片区数字孪生底座。目前,数字孪生底座建设已完成数字孪生所需的全类型点位数据接入,含地下构建筑物881个,地下管线225公里,完成基础图层服务搭建;正研究推进城市数字孪生模型建设标准、城市安全运行防护标准、数据实时接入与融合处理标准等内容。

临港未来的目标,是围绕“1+1+1+N”的数字孪生城建设架构,到2025年,初步建成临港新片区数字孪生城框架,数字孪生底座支撑能力全面增强,平台赋能等级显著提升,模拟仿真技术逐步推广,形成若干数字孪生城模型、数据和安全标准,打造一批数字孪生典型应用场景,数字孪生赋能关键产业效应显现、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逐步形成数字孪生生态圈。

“到2025年,智能感知基础设施、5G部署与应用、计算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完成50个以上数字孪生路口升级,汇聚300路智慧交通感知数据,新增2000个高清智能摄像头,在国际创新协同区内建成3000个标准机柜和3个以上边缘计算节点。”临港新片区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上海松江”微信号

在上海松江,该区研究编制了《松江新城G60数字经济创新产业示范区建设方案》,重点提出实施工业互联网产业引领、人工智能产业壮大、卫星互联网产业培育、信创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领域数字融合发展等“五大工程”。

松江区科委告诉第一财经,松江正放大工业互联网优势,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高地。松江有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区初步形成平台相对高端、应用较为丰富、产业相对集聚、生态较为完整的新型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目前已集聚工业互联网领域重点企业120余家,服务覆盖全国12个省市,赋能企业超过30万家,连接设备超过380万台。

“另外,松江的示范区正在打造全国首个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

该科委负责人说,去年以来,松江发布“G60星链”计划,投资建设长三角首个卫星制造“灯塔工厂”。截至目前,“G60星链”计划已成功发射五颗试验卫星。全数字化卫星制造超级工厂、北斗时空(上海)大数据融合应用产业基地、航天宏图长三角卫星运营中心等重大项目也正在加快推进建设,其中,“超级工厂”面积3.1万平米,总投资6.7亿元,预计年内结构封顶,明年实现量产。

除了这些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此次活动周期间,上海还将特别设立“一区一特”数字化转型临展区,呈现上海16个区数字化转型优势互补、相互赋能的格局。

比如,杨浦区聚焦“数智新实践”,以“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建设为引领,打造杨浦滨江在线新经济总部集聚区,大创智数字创新实践区;长宁区整合地缘优势,紧抓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和城市数字化转型两大战略性机遇,依托“虹桥之源”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建设在线新经济万亿级生态集群的“数字新虹桥”;闵行区发掘制造底蕴,重点培育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依托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和零号湾科创园,打造“智造新范式”。浦东新区依托引领区建设,聚焦科创策源和制度创新,全力打造国内外数据流动配置枢纽,探索营商环境和城市治理智能化场景建设的现代化“治理新体系”等。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