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为市场主体提振信心

2022-09-15 19:26:36

作者:张奥平    责编:张健

但市场主体、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仍在不断加大,预期与信心持续较弱,经济实现内生性复苏仍存较大阻力。第一步,政府部门发力基建投资,稳住经济大盘,创造市场有效需求;第二步,私人部门接力政府部门发力,即民企投资与居民消费,经济实现内生性增长。从大、中、小型企业PMI来看,8月大型企业PMI升至扩张区间,中、小型企业依然处于收缩区间。大型企业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升至扩张区间。大型企业PMI升至扩张区间,体现出央企与国企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上的发力,而中、小型企业则民企居多,且更多是行业中下游制造业企业与服务业企业,更贴近市场需求端。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在内部疫情多轮冲击,外部全球化逆流、地缘经济分裂与全球通胀居高不下的复杂严峻发展环境之下,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稳住了经济大盘。但市场主体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仍在不断加大预期与信心持续较弱经济实现内生性复苏仍存较大阻力

2022年9月8日,国务院专题会议指出,“当前经济总体延续恢复态势,但有小幅波动,正是顶风爬坡的关口,必须以更强紧迫感夯实经济恢复基础”“稳经济要靠市场主体,要在纾困保市场主体的同时,针对有效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促进消费恢复成为主拉动力,更大力度扩有效投资,为市场主体创造需求、提振信心”。

经济走向复苏往往需要“两步走”第一步政府部门发力基建投资,稳住经济大盘,创造市场有效需求;第二步私人部门接力政府部门发力,即民企投资与居民消费,经济实现内生性增长。进入三季度以来,经济实现一定程度的环比修复,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部门对经济活动加大力度进行补缺,宏观财政货币政策配合基建投资发力(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1%,7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5%,过去两年平均同比增长1.8%),稳住了经济大盘,经济实现复苏“两步走”的第二步却迟迟难以实现笔者认为其根本性原因便在于市场主体预期与信心持续较弱

从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PMI来看,8月份录得数据虽较7月份有所回升,但继续处于收缩区间(4月47.4%、5月49.6%、6月50.2%、7月49.0%,8月49.4%),体现出我国经济景气水平自6月实现环比修复以来仍有波动,恢复基础仍不牢固内生性复苏存在阻力。

从大小型企业PMI来看,8型企业PMI升至扩张区间,中、型企业依然处于收缩区间。大型企业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升至扩张区间。中型企业PMI为48.9%,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景气水平虽有所改善,但仍处于收缩区间。小型企业PMI为47.6%,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景气水平继续下降。大型企业PMI升至扩张区间,体现出央企与国企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上的发力,而中、小型企业则民企居多,且更多是行业中下游制造业企业与服务业企业,更贴近市场需求端。所以小型企业PMI长期处于收缩区间不仅体现出相比大型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更大,发展预期与信心持续较弱也体现出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笔者认为市场有效需求恢复的前提是市场主体发展预期与信心转强私人部门中居民消费是随着收入预期改变的,只有居民收入预期向好,居民才会增加消费。收入预期向好则需要贡献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的中小型企业,也就是私人部门中的民营企业实现投资发展,而企业实现投资发展的前提是具备发展的信心。所以,私人部门发力的大前提是企业具备发展的信心,信心越大,发力则越大,反之则反。

其次从另一项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8月社融数据来看总量与结构上也反映出内生性复苏存在阻力私人部门难以接力政府部门发力从总量上看,8月份新增社融2.43万亿元,同比少增扩大至5571亿元,为2020年疫情以来同期新低;从结构上看虽然代表市场自主融资意愿的中长期贷款实现回升,但呈现出企业部门强、居民部门弱的态势(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由少增转为多增2138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额减少至1601亿元),企业部门强的原因主要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快速落地所带来的基建融资好转并非私人部门中民企发展预期与信心增强

笔者认为,相比于全年其他经济目标,最需要保住的目标是失业率在5.5%以内。在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下,如果能够保住失业率目标,经济活动能正常运转,已是十分成功的。而中小企业贡献了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保就业则首先要保住中小企业,只要让中小企业具备充足的发展信心,就业岗位就会实现内生性的良性扩张。

近期,笔者在与一些中小企业家交流时常常听到一句话,“心气大不如前”。企业虽伴随着经济从“谷底”修复,逐步开始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但心气,也就是信心并没有完全恢复,这也是近两年多疫情多轮冲击所造成的“后遗症”。有时经济数据是客观“冰冷”的,但主观感受是难以测量却更加真实的,而这一只“看不见的手”之力量却无比强大。

2022年9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稳经济关键要保市场主体。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市场主体当前困难较大,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大纾困政策力度”“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有利于扩大制造业市场需求,推动消费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增强发展后劲。会议决定,对制造业、服务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在第四季度更新改造设备,支持全国性商业银行以不高于3.2%的利率积极投放中长期贷款”。

当前宏观政策已持续发力提振中小企业信心。笔者建议各部门、各地方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为市场主体提振信心尽快打响中小企业“信心恢复战”。首先,要坚决防止疫情防控简单化、一刀切,根据各地方实际情况建立疫情防控长效机制,更加科学精准化;其次,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再次对于近年来多行业的政策调整,要讲清楚政策导向和原则,引导好市场预期,避免市场主体因预期不明而产生信心转弱的负反馈循环;最后,要站在微观市场主体需求的角度,落实好已出台的助企纾困存量政策,同时,以企业信心为政策着力点,研究出台超常规的增量政策,给予企业多方位的政策扶持,助力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恢复对未来发展的信心。避免疫后中小企业长期信心较弱的“后遗症”成为“永久性创伤”,这也是日本“失去十年”惨痛教训的根本。

往未来看经济在政策面强烈的稳增长保市场主体诉求下已站在新一轮复苏期的起点上市场主体、投资者也需理解,经济复苏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一路上行,而是逐步的波动回升。此外,即将召开的二十大也将积极布局未来。当下我们更需要拾起发展的信心,走在经济周期曲线之前抓住未来的确定性

*本文作者张奥平系知名经济学家、创投专家,增量研究院院长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全国两会前瞻:用务实有力的行动提振信心

提振信心的着力点在哪里,经济增长目标如何设定,作为提振信心关键群体的民营经济将迎来哪些政策支持?

02-29 21:49

午间论市:沪指六连阳逼近3000点关口 反弹行情能否延续?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认为,近期情绪持续回暖,信心持续修复带来大盘快速反弹,目前已处于前期所说2900-3000一线的压力位。突破这块区域势必需要成交量配合,投资者可密切关注量能变化。操作上,一方面,中期投资者需留意沪深300已经出现右侧信号。另一方面,投资者可在存储、光伏等基本面并未出现较大利空但股价在前期出现快速下跌的行业中寻找机会。

02-22 15:23

彭文生:证监会“一揽子”举措超预期,宏观经济改善仍有赖宽财政加码

尽管证监会“一揽子”举措不乏一些超预期表述,但投资者不应过于悲观,应坚定政策内生于形势的理念,增强信心。

02-21 17:47

1月V榜:投资者信心如何恢复?

TOP1️⃣ 吴晓求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恢复投资者信心,先“止血” TOP2️⃣ 喻新安 (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 经济总量跌出全国前五,河南怎么办 TOP3️⃣ 赵伟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美国大选:特朗普归来,这次不一样? 4️⃣ 刘远举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不要再中美一对比,就奚落中国企业了 5️⃣ 汪伟 (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会长) 人口老龄化给“银发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6️⃣ 明明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春节前后有可能降息或降准吗 7️⃣ 李光斗 (中国品牌战略专家) 唯快不破背后:希音的爆红密码 8️⃣ 杨德龙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资本市场是被严重低估的 逢低布局被错杀的优质资产 9️⃣ 杨峻 (百年保险资管董事长) 雪球敲入,敲醒了谁 🔟 连平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 2024年宏观经济十大展望 扫描二维码 读10篇优质好文

02-21 14:43

5年期LPR大幅调降25个基点,开年提振信心信号明确

张奥平认为,尽管近期经济有所恢复,但仍处于较弱中,因此货币政策应调降5年期LPR,这是逆周期调节的应然选择。

02-20 16:3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