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可持续十问丨杨宇东 第一财经总编辑

第一财经 2022-10-31 17:16:31

责编:顾晓燕

城市可持续发展

Q1:最近两年你最关心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议题是什么?

A1:第一财经研究院在今年初一项研究中提出,城市治理可参考企业的ESG引入相关的考量指标。在这里我们提出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我们希望提升社会治理的进步,这方面如果能进行趋向于量化的考核,就能降低治理的社会成本,也是所有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前提。2010年前清洁技术领域的失败,其实暗合着社会与风险投资主体之间的成败关系。在我们的社会上,社会治理的风险其实影响非常之大,它的变动,往往会打破原有的合理逻辑,提高社会治理的能力,让政策可预期、让政策成为社会主体能扶助的手杖而不是狂风暴雨,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从可持续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来看,治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极,对于一个城市或者社会的治理来说,应该从企业的ESG理念中引入这一部分。二是我们重点提出要关注城市里的弱势群体。在疫情期间所发生的大多数危机事件多是由于城市管理中最为脆弱的部分无法获得最基本的需求,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平时正常的生活中,社会治理对这一部分人群的关注程度的确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是可持续发展中最基础的部分。

Q2:在您的概念或者想象当中,怎样的城市足以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您能描述一下这个图景么?

A2:首先,在硬件上,它有足够的设施和能源能够应对气候变化,同时它必须又是通过绿色低碳的方式来打造这种能力。比如它的能源能够依靠风能太阳能来维持和应对,比如它的建筑材料能够应对极端气温的变化,它有一整套灵敏精确的环境监控设备。同时在城市运营管理的机构、机制和理念方面,也能体现绿色、智能,它有快速的预警能力,快速高效的解决方案。

Q3:在您看来,可持续发展会如何影响到未来城市的发展?包括您熟悉的领域,或者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商业模式?

A3: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当然大城市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挑战更大,不要说气候变化,但是现在的人口规模、自然资源和公共资源匹配问题,已经到了瓶颈,甚至开始恶性循环。我们必须有前瞻性眼光和危机意识,学会系统性整体性的思考方法,尤其是在城市管理领域,一旦忽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就会面临各种风险。比如一方面我们看到海绵城市的建设,一方面看到我们看到大量硬质地面的出现和使用,完全背道而驰,去年的中原大城市水灾就是惨痛的教训。

还有就是智能化的治理能力,比如交通,我们现在又搞了很多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往往没有意识到在硬件建设的同时忽视了数字化智能化,修建了大量道路的同时,有没有埋设有利于交通管理的传感器,要真正理解智慧交通的核心交互构成是人、车、路,这其中有很多的需求,也有很多的商业模式,是可以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

Q4:关于可持续发展,您所在领域目前的主流策略或者应对方式是什么?

A4:作为主流媒体,我们首先要做的理念普及和知识普及,这块还是非常欠缺,很多人可能有了大概念的了解,但是可持续发展具体所指,在各领域的具体体现,需要媒体去做大量的调查采访和宣传普及工作;其次是发挥媒体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连接能力,尤其是财经媒体,力求在相关具体领域形成引领性的内容优势和平台优势。比如在影响力投资、ESG领域,形成白皮书类型的深度的观察和研究成果,或者是行业标准、指数、榜单等产品,可以具体指引相关领域的具体工作。

Q5:经历了人和自然越来越多的冲突,你认为未来城市发展面临哪些剧变?这是否会推动原有的秩序发生转变?

A5:一个当然是极端气候,今年的体会尤甚,特别是像成都、重庆等地极端高温引发的一系列灾害,巨变已经来临!未来在气候、自然灾害、城市基本生活和工业保障等方面我认为大小规模的灾害和事件难以避免,频次和烈度增加。这必然会推动原有秩序的转变,但是唯恐大家认识不足,以为已经发生的很多灾害只是偶然事件,就拿全球变暖这个命题而言,依然存在争议。所以当下更重要的是形成共识,只有形成共识,才能发生转变。

Q6:据您观察,最近十年哪些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或者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它们在被什么代替?

A6:一个是数字化,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助力;第二个是新材料,尤其是在新能源和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第三是新技术,比如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生物技术的进步显示出相较于物理和化学技术更经济更环保的优势。

Q7:在当前的喧嚣的可持续发展浪潮中,哪些观点是您比较肯定的,哪些是需要放在长周期里考量的?有没有你早年深信不疑但是后来有所怀疑的观点?有没有关于可持续发展方面最不负责任的说法或者观点需要指出?

A7:双碳目标的达成要成为共识,但是具体过程中,先破后立还是先立后破,需要放在长周期里考量,尤其是在极端气候和复杂外部环境的条件下,传统能源的减碳顺位甚至于要高于新能源的发展,因为要兼顾效率和安全,何况传统能耗产业一旦有好的技术可以实现显著减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Q8:如果需要了解城市的可持续前沿和未来,您最推荐的一本书或者一个人是?

A8:《阳光经济》,作者山崎养世。

Q9:如果现在有机会回到2000年,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在那个时间段,有没有值得提前规划的重要内容?

A9:水、土壤、空气环境的治理能够提前纳入议事日程;对环保产业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对城市规划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视。

Q10:可持续发展也在形成一种就业趋势,你会对年轻人提出怎样的建议?

A10:这个领域是在责任、情怀和商业上都是非常容易形成一致的就业方向,它代表着有利于全体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也有着巨大的市场机会,而且涉及文、理、工科众多学科,以及跨学科能力的要求,所以无论现在在哪个学科深造,都有机会投入到可持续发展的领域,这方面的人才是紧缺的,有许多空白需要填补,建议大家更多关注,积极投入。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