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进博十问丨尹正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2022-11-15 16:55:14

责编:顾碧云

Q1:进博会已经来到了第五届,您及您所在的公司,参与历届进博会有怎样的收获和体会?

A1:一年一度的进博会,充分展现了中国持续扩大开放、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决心与行动,有效促进了施耐德电气植根中国、发展壮大。施耐德电气是进博会的老朋友,五年以来,进博会已经成为我们最为重要的“中国之约”。

在历届进博会上,施耐德电气展示了越来越全面的可持续能力,并带来了越来越绿色创新的产品和不断完善升级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我们在进博会上结识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和升级,合作领域从工业制造、能源装备拓展到新能源、储能等领域,覆盖绿色供应链、零碳园区、零碳城市等业态。

依托进博会大平台,施耐德电气不断带来大量新理念、新产品、新服务、新应用,与志同道合的中国伙伴成功结盟,共谋发展。

Q2:在本届的进博会,您所在的公司带来了哪些核心产品?满足了中国市场哪些尚未填补市场需求?

A2:今年,施耐德电气围绕“数字赋能,全程减碳”主题,以零碳城市图景为代表,通过覆盖12大行业的60大零碳应用场景,全方位展示数字化技术、绿色生态、减碳成果等,携手更多中国伙伴加快数字化和绿色低碳的双转型。的60大零碳应用场景,全方位展示数字化技术、绿色生态、减碳成果等,携手更多中国伙伴加快数字化和绿色低碳的双转型。

高效的能源管理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条件之一。施耐德电气在本届进博会上,带来了绿色能源管理的一系列解决方案与成功案例,以“源、网、荷、储”为主线,展示覆盖能源供需两侧端到端的全链路方案,深度阐释以能效管控加(EMS+)、EMA微网能源顾问、ETAP电力仿真分析软件、SEE Electrical、EcoStruxure™配电运管维顾问系列软件、电网数字孪生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方案与电气化的融合,帮助客户在能源生产、传输、存储和使用的全生命周期中实现绿色、可靠、高效的能源管理目标。

绿色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数字化技术是制造业迈向绿色智能制造的最佳路径。本届进博会上,施耐德电气展示了数字赋能的绿色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包括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解决方案,以及绿色智能制造咨询和未来工厂的领先实践。同时,我们还带来了从规划到落地的完整的绿色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及最新实践成果,助力更多企业达成双碳目标。

Q3:就您公司所在的产业而言,中国还有哪些市场需求与公司的产品相契合?

A3:随着双碳目标的不断推进,中国市场对于绿色创新产品和低碳解决方案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与施耐德电气的优势高度契合,因此也成为了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发展的又一绝佳契机。我们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可持续经验整合,助力中国企业迈向双转型。

比如软件方面,我们将工业软件与能源管理软件打通,为企业搭建一体化数据库和管理平台,让施耐德电气的软件解决方案能够实现能源消耗与制造流程数据的整合,并打造面向未来的数字孪生模型,帮助企业提升效率,发现减碳机会。

我们也不断创新,致力于满足中国用户不断增长的双转型需求。例如,在商业创新方面,近几年我们针对大量用户思路不清、执行不力、结果不达的痛点,推出了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的咨询与服务,帮助企业明确碳中和路线图,以专业咨询为引领,结合完善的软件技术,为各行各业用户提供涵盖改造、调试、培训、验收、维护、维修、循环利用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闭环,保障用户可持续发展和低碳转型的顺利推进。

Q4:对于中国市场,您最期待的市场突破是什么?为什么?

A4:展望未来,施耐德电气将继续秉持“多中心”战略,不断深化在华布局,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赋能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

“多中心”战略旨在赋能本地团队和区域管理自主权的基础上,建立涵盖研发、产业链、合作伙伴等在内的研产销一体化的敏捷机制,进一步深化研发和制造之间的协同。例如在上海、无锡、北京、西安,我们的研发布局靠近工厂,加速产品从研发到落地的过程,提升业务韧性。当前,我们在中国研发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不仅满足中国市场需求,更惠及全球。

Q5:过去几年间,哪一项中国政策的改变,带给公司最大影响,为什么?

A5:对施耐德电气来说,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是变革就是“双碳”目标的提出和高质量发展,这对中国的产业、社会、经济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之下,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国产业面临着低碳转型和数字化转型两大趋势,各行各业对于绿色产品和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案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为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发展带来了大量契机。

低碳转型和数字化转型两大趋势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更将为中国构建新的发展动能。在双转型的趋势下,政府、投资者、终端消费者等各方都对企业发展提出了减碳期待,各产业链的领军企业也纷纷对供应链上下游提出减碳要求。然而减碳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面临包括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重重挑战,亟需先行者的示范和赋能。

企业要获得长期发展,必须走可持续路线,找到效率、利润和可持续的平衡,实现良性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践行者,施耐德电气自2005年就把可持续作为战略核心,推出了大量领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并积累了覆盖各行各业的实践经验、管理经验。作为赋能者,我们不断整合技术和经验,赋能产业链伙伴和用户,带动各行各业加速减碳,从2018年到2022年第二季度,已经帮助全球用户减碳3.81亿吨。未来,我们也将持续发挥优势,助力中国加速双碳进程。

Q6:过去五年间,您所在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成长性如何?能否给予简单介绍?

A6:得益于中国优越的市场环境和巨大的产业活力,施耐德电气持续深耕中国,过去五年,我们的发展有三大关键词:绿色、创新、开放。

首先,我们的业务模式越来越绿色,通过不断开发绿色创新产品和以软件为代表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并推出“碳中和”相关的咨询和服务,助力更广泛的行业用户加速绿色转型。

其次,我们的本土研发实力越来越强。过去五年,我们持续加大中国研发力量。最近三年,研发人员增长近30%。到今天,中国已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四大研发基地之一,中国研发团队已超过2000人,拥有北京、上海、无锡、西安、深圳五大研发中心,建成了软硬件全覆盖,立足中国、辐射全球的研发创新体系。

第三,我们的生态圈越来越开放。施耐德电气积极对外广泛赋能,并携手中国合作伙伴共创共赢。我们的“朋友圈”包括政府、领军企业、院校、中小企业、大众机构等来自各个领域的生态伙伴。例如,我们近几年举办了覆盖绿色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管理的两大创赢计划,赋能中小企业提升数字化创新能力,为中国用户提供可落地、可复用的联创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加速数字化和低碳双转型。

Q7:对于未来的在华投资和发展,您能否介绍下公司的大致规划?

A7:如今,中国已成为施耐德电气的全球第二大市场。未来,我们将不断加大研发与生产投资,用更多契合本地用户需求的绿色低碳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中国产业加速双转型。

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多中心”战略,提升业务韧性,深化研发和制造之间的协同。例如,在能源管理领域,我们的低压、中压业务已逐步建立中国中心。工业China Hub(中国中心)“中国研究院自动化研发中心”也于11月2日落地无锡,成为继北京、上海、深圳、西安之后,在中国第五大研发中心,进一步强化施耐德电气的中国工业研发力量。

Q8:对于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创新,您所在的公司有哪些积极的进展可以分享?

A8:自1999年成立本土研发团队开始,施耐德电气本土研发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二十年前,对应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的蓝海,施耐德电气的创新呈现三大特点:创新主体以研发团队为主,创新方式主要是对全球领先技术和产品的本地化,创新目的聚焦支持本土生产制造能力,并服务于业务模式创新。

今天,中国已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四大研发基地之一,更是重要的创新源泉。我们的创新主体从研发团队拓展到了业务团队、供应链、生态伙伴;创新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不仅包括业务模式的创新、供应链层面的创新,还依托多中心模式实现了中国研发自主化。我们的创新目标也升级成为了聚焦“数字化”与“绿色”两大方向,助力中国用户、惠及全球市场。

近几年,我们在北京、西安、厦门、无锡等地不断追加生产投资和研发投入,建立研发实体、成立软件研发中心、打造先进生产线。通过对本土创新力量的持续培育,我们在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中国研发团队已经超过2000人,获得专利2800多项。研发人才在三年内增加了30%,其中超过50%专注于数字化研发。

2021年,施耐德电气在北京成立中国软件研发中心,致力于提供5G、工业互联网、工业数字化应用、能源数字化管理等领域的前沿数字化解决方案,并为中国市场提供包括数字化转型规划、零碳和可持续发展在内的咨询服务,以场景化、整体性思维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成立一年以来,中国软件研发中心对其物联网平台进行了更新升级,提供18项算法服务,实现了99.9%的云服务率,并拥有18家技术合作伙伴,持续发力支撑施耐德电气在数字化领域的创新引领。

2022年,施耐德电气中国第五大研发中心,即“中国研究院自动化研发中心”落地无锡,该中心结合产品数字化、电子化、集成化的战略发展方向,与无锡生产基地实现深度产研融合,提升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并助力制造产业提质增效。

Q9:公司如何将中国的本土化创新,与全球创新版图结合?

A9:当前,施耐德电气正在从“在中国,为中国”向“在中国,惠世界”升级,本土研发成果和新产品被推广到全球,向全球市场源源不断输出“中国智慧”。

在产品研发方面,当前中国研发中心的中国原创项目(C4C)约占20%,全球项目(C4G)约占80%,全球项目的占比逐步上升,意味着中国研发中心越来越国际化。比如TeSys Giga系列电动机控制与保护产品就是由中国研发团队助力全球首创,通过创新实现多维度的简化,优化了产品选型、尺寸、安装维护流程,缩短50%的机器上市时间,提升选型设计阶段效率50%,并降低宕机概率50%以上。无六氟化硫(SF6-Free)系列的RM AirSeT和GM AirSeT产品也是在中国首发,实现了干燥空气完全替代温室气体SF6,帮助用户大幅减少碳足迹。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国研发团队不断向全球输出一流人才。例如施耐德电气能源自动化全球研发副总裁董杏丽,从一线工程师成长为全球化团队的领导者,带领的研发团队规模超过500人,成员来自中国、法国、西班牙、印度、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开发出一系列性能出色、行业领先的产品,在全球能源自动化领域开创了多项第一。

Q10:就您所在的产业,您认为国内的产业创新生态还有哪些不足?您有哪些建议给到行业?

A10:数字化时代,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独自完成所有创新,各方需要围绕价值链形成共创,才能为用户创造价值,开放、联合、共赢将是未来趋势。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例,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先行者,施耐德电气摸索出四大经验:理念先行、融入主业、借力技术、伙伴协同:

除了要打造可持续的文化、将可持续理念充分融入主业,企业还要借力技术,将绿色创新技术充分运用于自身生产运营,不断优化。正是通过数字化技术,中国区供应链的能耗在过去三年整体降低了13.3%。然而,不同规模、背景的企业,其技术能力、管理方式各有不同,因此企业还应积极协同伙伴,优势互补。

对施耐德电气来说,与朋友圈共同成长一直是我们的核心战略之一。我们与供应链上下游、客户,以及非商业伙伴积极携手,共建数字化和可持续的朋友圈,互惠互利、共创共赢。

首先,我们积极携手上下游,打造端到端绿色供应链,过去三年已帮助供应商减少了超过10万吨碳排放,并推出供应商“零碳计划”,以技术和服务支持全球前1000位供应商到2025年减少50%的运营碳排放,其中包括中国的210家核心供应商。其次,我们协同客户开展联合创新,共同探索新能源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与解决方案。第三,我们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建立赋能中心,并与100多所院校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目前,每年有近12000名师生在施耐德电气联合实验室学习、科研,以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推进各产业的技术进步。

例如,施耐德电气近期发布的“减碳大师”计划,就通过汇聚各个领域的先行者,“减碳大师”计划赋能更多企业和个人加速减碳。参加该计划的企业可与专家学者深度交流,并借助施耐德电气提供的双碳战略规划与咨询服务及数字化解决方案,推进自身减碳进程。

面对双转型大势,施耐德电气希望能与各个领域的伙伴们进一步携手,聚力共创,为中国产业的转型打造更多全面覆盖的创新解决方案,共同推动双转型。

举报
相关阅读

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副主席:港股16700点或为反弹阻力

亚太主要股指普遍向好,港股今早低开高走,后市如何观察?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副主席潘铁珊表示,港股16700点或为反弹阻力,地缘局势为市场主要担忧因素。小鹏与股东大众汽车宣布,签订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开发电子电气架构,预计2026 年起应用到在中国生产的大众品牌电动车上。另外,北京车展即将开幕,各间新势力车企的ceo近期频繁发声造势,新能源车股今年走势持续疲弱,板块前景如何?潘铁珊表示,合作带来更多协同效应,前景仍需观察销售数据。

04-18 12:14

2024餐饮行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洞察(下篇)

文章主要介绍了餐饮行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和策略,包括对供应链的质量保证、成本控制、服务提升、效率提升以及合规性等的要求和挑战,以及通过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塑造餐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03-25 16:02

工信部: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金壮龙强调,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始终坚持走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03-25 13:14

2024餐饮行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洞察(上篇)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来临,餐饮行业正在迎来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刻,这一转型不仅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响应速度,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服务体验,因此对餐饮行业的发展

03-22 03:26

跨国企业忙于调整供应链,埃森哲强调提升韧性是关键

03-21 15:03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