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人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市井生活混合着咖啡店香气,七个短片展示上海咖啡馆图景

第一财经 2022-12-07 17:51:19

作者:葛怡婷    责编:李刚

导演、作家、诗人、学者,这些拥有不同生命经验的个体,在七个风格各异的空间里自由创作,呈现出一幅色彩丰富的咖啡馆图景。

咖啡馆,潮流人士打卡地,文艺青年畅聊的空间,艺术家挥洒创意的场域,或是市民生活聚会交流的必需品。周洪波、王小龙、陈丹燕、舒浩仑等八位沪上导演通过影片《四季咖啡馆》,给出了他们各自的回答。

12月5日,《四季咖啡馆》在MOViEMOViE影城(前滩太古里店)举办了一场放映活动,几位创作者现场与观众交流,分享各自的创作历程。影片以短片合集的形式,讲述了他们的咖啡馆故事。

“一个人看世界的角度可能是唯一的,单调的。”导演、作家、诗人、学者,这些拥有不同生命经验的个体,在七个风格各异的空间里自由创作,呈现出一幅色彩丰富的咖啡馆图景,身处其间的,是以各种姿态生活着的人。《四季咖啡馆》总导演周洪波表示,这也是他召集多位创作者,共同完成这部影片的原因。

《四季咖啡馆》去年夏天开机,以极低成本拍摄完成,演员大多零片酬演出。创作者们通过纪录片、剧情片等多种形式记录人间烟火,带领观众感受形色各异的咖啡人生。

咖啡馆是生活的第二空间

周洪波一直想拍一部关于咖啡的电影。走过世界各地的许多城市,在他看来,体验城市文化的最佳方式就是走进一家咖啡馆,文艺青年、艺术家、小说家,他们在咖啡馆里写作、创意,思维和文化随之蔓延,构成一座城市独有的文化氛围。

咖啡馆之于上海,不仅仅是思想交流的空间,还承担着独特的功能。根据《2022中国咖啡消费洞察报告》,上海咖啡店数量达到7857家,每万人咖啡馆拥有量为3.16家。咖啡文化在上海有百年历史,而今已经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一天都泡在咖啡馆里,你会发现很多上海人把咖啡馆当成生活的第二空间,日常生活除了柴米油盐,喝咖啡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周洪波说。

在影片第一支短片《富民长乐》中,导演金嘉楠和杨宸通过纪录片的方式,以一家名为SlabTown的独立咖啡馆为圆点,记录了2021年夏秋时节,静安区“巨富长”一带居民与咖啡馆紧密相连的生活。咖啡馆主理人与忠实客户、上海阿姨爷叔与潮流青年,通过一杯咖啡建立起关系,在这个街区,他们举办影展、夜跑、聚会,市井生活的滋味混合着咖啡店的温度和香气,疗愈人心。

街道上遛狗的人、包子店里搓洗抹布的阿姨……跟随短片,金嘉楠和观众一起重温了那些鲜活的生活场景:“经历过这几个月,重看那些场景,会觉得我们过去根本不在意的寻常生活是多么珍贵。”

导演舒浩仑执导的短片《咖啡与雪糕》也是一个关于普通人的故事:雨夜,一对兄妹在咖啡馆里就一份动迁协议产生小小争执,哥哥固执地守着过去的生活,而妹妹认为应当向前看,许久未曾碰面的他们回想起童年往事,一切像是回到了小时候的样子,亲情的复杂和珍贵在留白处显影。

这个故事的灵感来自于舒浩仑在咖啡馆的真实见闻:“一个人在咖啡馆呆久了,就会看到很多故事发生。”某天在一家时髦的小咖啡馆里,他被迫听了一对兄妹两小时的争吵,他们说话的声音很大,争吵的主题是关于房子的处置。

周洪波说,他在咖啡馆里见过几乎同样的场景,一对姐弟一个下午都在处理家庭纠纷。他还看见过很多人在咖啡馆开会、面试、谈生意:”当人们身处咖啡馆的时候,似乎对自己的隐私没有那么大的顾忌。”反映到创作中,咖啡馆这个空间也给创作者提供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可能性。

沉默与喧嚣的对话

位于张爱玲故居常德公寓的千彩书坊是最早确定要拍的咖啡馆。在上海,有不少拥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咖啡馆,千彩书坊便是其中之一,店内的陈设、招贴广告和书籍,可以唤醒人们的文学记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来此地喝咖啡,感受上海的历史文化和都市气息。不过,书店内强烈的属于张爱玲的气息,也很容易成为创作者创作的桎梏。

周洪波决定挑战这个难题,在张爱玲的咖啡馆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中找到链接。他常常在这里坐上一天,发现很多人不一定为张爱玲而来,附近的居民把这里当做聚会的固定地点,工作地点在附近的白领,也会来这里消磨午休的时间。这些都让他感受到这个空间的更多可能性。

之前的短片中有较多的“说话”场景,周洪波觉得,最后一支短片,可以试图用无声与有声展开对话,一个关于听障人士面试和招聘的故事开始浮现。在调研和采访过程中,与听障人士的交流,也让他开始反思自己对这一群体的认知。“他们对自己的身份毫不遮掩,并且非常认同。生活中,他们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后退一步,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从穿着打扮到生活方式,他们和健全人都是一样的。”

《面试》短片的故事以听障女孩陆憬为主人公展开,她是千彩书坊的常客。这一天,她在这里约了几位面试者,她决意离开现在的单位,需要找一个也是听障人士的接任者。陆憬摘掉助听器,和面试者讨论工作与生活。她让每一个应聘者和朋友用手语打出“生命是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这句话源自张爱玲的《金锁记》。每个姑娘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态度。

周洪波告诉记者,影片中,应聘者与面试者之间的对话,都是演员们真实的反应:“当她们表达自我的时候,都是在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不是背台词,神态、动作也都是自己的。”正是这种真实,在无声之中产生能量,打动了观众。咖啡馆里,姑娘们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彼此鼓励,短片本身,也在听障人士和健全人之间建立对话的可能,让更多人倾听他们的精神世界,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追求。

上海不缺好导演

《四季咖啡馆》是一次集体协作,元老级、中生代和新锐力量集结,导演、编剧、摄影、剪辑和音乐各部门配合,完成了这部意涵丰富的影片。参与者几乎都是在上海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影视从业者。

从一开始,周洪波就决定,通过召集多位创作者的方式,讲述关于咖啡馆的故事。二十年前,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他来到上海开启职业生涯。在他看来,上海是一个有电影文化的城市,市民的生活方式与爱好都和电影有关。在这里,有一群充满理想、才华横溢的电影人。“上海不缺好导演,只是缺乏更多的机会和资本去推动他们,形成一种跨区域的传播力量。”《四季咖啡馆》想要做的一件事,是将上海导演的力量展示给更多人。

周洪波列了一张长长的名单并发出创作邀约,上面是在上海生活过的、对上海文化有切身体验的创作者。作家陈丹燕和诗人王小龙的加入,给影片注入了散文诗式的魅力。

王小龙执导的短片,记录了四行仓库人民咖啡馆里的一个热烈的夜晚。四个上海摇滚老炮儿一人点了一杯咖啡,弹起电吉他回忆往昔,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印记。这一晚的回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们的人生随着理想跌宕,音乐的力量和文化的记忆,与咖啡馆门外的苏州河一同在观众心中流淌。

北京西路铜仁路路口的转角咖啡馆里,陈丹燕望着窗外的街景,思考着世界未来的方向。她正在为旅行的重启做准备。她请朋友帮忙找一个能够发出警报的哨子,它的声音应是温柔而坚定的,以便随时迎接外部世界的各种不确定性。新冠疫情限制了人们的面对面交流,陈丹燕执导的这支名为《哨子》的短片,大部分镜头由电脑桌面视频对话构成,这也是后疫情时代的一种独特景观。当镜头转向街景,梧桐树掩映的街道上空,不同的哨子发出各自的声响,像是渴望自由的鸟儿,给人带来希望。

在影片中,我们还能看到年轻导演们的巧思。导演杨洋选了了美琪大戏院旁边颇具特色的Manner咖啡馆,讲述了一段关于分别的都市爱情故事:失恋的年轻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痛苦挣扎,兀自闯入了正在拍摄的片场,成了另一部影片的主人公。导演艾麦提·麦麦提以独具一格的视听语言讲述了在上海生活的新疆人的故事。小巧的短片里,触及了亲情的温暖、友情的逗趣、陌生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呈现出幽默诙谐的气质。

“我们想说的是,咖啡馆里的文化是多元的,这个世界需要更多元的文化和生活。”周洪波告诉第一财经,他们正在努力推动影片院线公映的进程,“我们还是需要呼唤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影片在电影院上映,让不同审美倾向的人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电影。”据了解,《四季咖啡馆》第二季也已在计划当中,不少导演表达了参与拍摄的意愿。不过,创作组目前正处于艰难找钱的阶段,希望能够获得政府或机构的资金支持,未来在影片中呈现更多元丰富的咖啡馆故事,也让更多观众看见上海电影人的创意和才华。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