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题文章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汪泓丨明年中国经济有望加快恢复性态势,关注十大重点

第一财经 2022-12-28 14:27:03

责编:王艺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
善商业论坛丨汪 泓 《2023年中国经济新面貌: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

2022年,中国经济经受了巨大挑战,也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那么,2023年中国经济将会呈现出怎么样的发展态势?

在12月28日举行的2022第一财经·善商业论坛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回顾了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也展望了未来的趋势。

“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用两句话来归纳,那就是风高浪急见砥柱,经济发展迎主动。”汪泓提出,2022年不确定的因素、不稳定的因素明显增加,包括后续的预期不确定,都不仅仅是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如此。而在风高浪急的内外部冲击下,中国顶住了经济下行的压力,稳住了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中,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是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几个特征具体包括: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保障等。

分析了2022年的形势以及取得的成绩,汪泓表示,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在3%左右,可能达不到原定的5%,“因为这么大的VUCA(指那些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事件,能够完成经济增长3%已经比较理想了”。目前,中国经济2022年一季度的增速是4.8%,二季度跌到0.4%,三季度又回升到3.9%,四季度在疫情和管理手段、管理能力、管理方式的组合影响下,“我估计不会超过全年的3%”。

那么,2023年中国经济将怎么走?

“在2022年这么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我们都走过来了,2023年预计今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以及提振信心一系列精准政策,还会更为发力。”汪泓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呈现加快恢复性的态势。

那么,怎么做?她认为,重点在于十个方面。

第一是“三稳”,即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第二是“四敢”,要让干部们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第三是明确五大政策,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第四,要开好局起好步,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刻不容缓。

“根据相关机构预计,2023年的目标是财政赤字率保持在2.8%左右,新增地方专项债规模也不会明显低于今年,大概在3.6万亿~4万亿。”她坦言,地方债的压力不小,因此这几年对于风险的管控力度也越来越大,财政政策的加力重点将是进一步支持基建投资,实施更大规模的退税专项,以全面振兴消费,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与此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也要精准发力,与近年来货币政策松紧适度、合理适度、灵活适度的提法不完全相同,将会加大积极稳健货币政策的推进力度,各种结构性的政策工具也会叠加。

第五,在扩内需上,汪泓提出,此前的政策更多在投资方面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但接下来不光是供给端,还有需求端和中间端要关注。保市场是扩需求的关键,因此要千方百计地释放消费的潜力,着力扩大国内需求,释放国内市场的潜力,“我们有世界上18%的人口,有4~5亿的中产阶层,1亿的农民走出了绝对贫困。14亿人的消费能力不得了,这也是全世界看好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

不过,她认为,当下要注意一个问题,继续推动我国居民消费,在2022年形成的一种生存型的态势不行,要像前几年一样爆发出来。“比如邮轮经济,我们推动了十年,从零走到了世界第二大国的地位,但是现在又打回原形了”。

在汪泓看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拉动消费的关键,要从注重量的满足到追求质的提升,向享受型、休闲型、发展型、体验型转变,多场景来满足需求,从以商品消费为主向商品和服务消费并重的方向转变;从家电、涉房、新能源汽车等大宗可选消费入手,恢复餐饮、旅游等服务型、休闲型消费入手,适当增加消费券发放规模、发放现金消费补贴等方式刺激消费需求;对于房地产市场,要避免房地产硬着陆,通过房住不炒、稳楼市、人地挂钩、金融稳定、房地产税、租购并举等长效机制,实现软着陆。

当然,“如果疫情不能有效控制住,如果不能有效稳定老百姓对市场的预期和安全性,那么这个市场也是难做的”。

第六,要关注“高水平”,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意味着,必须要坚持市场经济的方向,要用市场机制、回归到市场,才能为经济体制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性的保障。“如果撇开了市场,用政府有形的手控制住无形的手,这个市场是没有办法做的”。那么,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国有资本、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深化,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稳预期、稳信心、稳市场,为他们提供市场的信用价值。

在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上,则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在这样一个大变局中,我们还是要坚持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的自由贸易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共建'一带一路'这一国际社会和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公共产品"。

第七,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抓紧抓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等。第八,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第九,实现共同富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六稳六保。汪泓认为,在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后,升级版就是乡村振兴,要让百姓们强起来、富起来,把产业带动,让城市和农村的全体老百姓共同享受改革的成果。与此同时,也要做好强调社会的政策以及社会保障的体系,兜住民生的底线,特别关心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保障基本养老金的发放,提高基本养老金在退休以后的替代率等。

第十,疫情防控的政策优化将进一步释放经济发展潜力。汪泓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要给企业和市场信心,就要配置绿色通道,创造好的营商环境。此外,要强调重市场和市场规则,“市场是最活跃的细胞,要让它动起来,关键落实点在企业,企业强了,市场活了,信心有了,才能调动,才能呈现出一种市场发展的态势”。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市场,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要让人们敢于在安全的情况下大胆地出来消费、生产和工作,“后期政府出台的相关刺激政策,还会加大力度来支撑”。

根据她的观察,经济下行导致就业环境发生了变化,年轻人的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因此一定要把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重点联动起来,主要是通过稳增长、稳就业来稳住经济大盘中的积极活跃的中小企业,解决就业和企业发展的困境。

关于未来,汪泓总结说,要充分看到中国经济的韧性是强的,潜力是足的,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要看到中央释放出的提振信心的强烈信号,这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确定性。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