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旧能源“你方唱罢我登场”后,谁会扮演2023年公募“胜负手”?

第一财经 2023-01-03 18:09:56

作者:徐宇    责编:杜卿卿

新年伊始,谋篇布局。

2022年公募基金投资主线可以说是新旧能源交替“霸场”,2023年的投资主线,又将为何?

新年伊始,机构早已开始谋篇布局。新的一年资本市场的主旋律和各家机构的配置方向,也是投资者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比如富国基金,宣布新一年在行业配置层面将更重视发展和安全两大主题。其中“发展”主题下核心是经济复苏动能的强化,“安全”主题下的核心则是自主可控。再比如鹏扬基金,表示2023年要继续对突发地缘政治风险压制市场风险偏好的可能性保持关注,军工、黄金通常可以对冲这类尾部风险。

嘉实基金大消费研究总监吴越对第一财经表示,2023年内需板块值得期待。“两大驱动力一是疫情、二是宏观经济,这两点也都在过去一到两个月陆续出台的各项政策中,出现了180度转弯。”他称。

A股开年“犹疑”反弹

虽然节后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有所反弹,但刚刚过去的12月上证指数跌幅达到1.97%,成交持续缩量。

如果回溯去年年初市场行情,可以看到开年后机构投资者开始大面积跑输市场,年初至2022年2月24日,上证50、沪深300、万得全A、创业板指数的累计收益分别为-6.6%、-8.4%、-8.1%、-16.2%,而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基金收益率中位数接近-10%。彼时,国内由于经济阶段下行,景气行业面临比较大的盈利前景和估值调整,市场主体的年初调仓行为也对市场带来影响。

展望2023年,中欧基金认为,全国各地正在逐步进入第一波疫情爬坡阶段,海外市场波动加大,A股市场受到内外双重因素影响再次进入调整期。国内疫情影响带来市场对经济复苏的短期犹疑,同时日均成交额的大幅下降也使得高估值的成长行业领跌。

“疫情在高线城市的快速蔓延有望在一季度陆续达峰,后续中国经济摆脱疫情影响的预期有望提升,或会带动市场低迷的成交量在春节前逐渐恢复。由于疫情的冲击往往会持续数轮,疫情受损领域的复苏并非一帆风顺。”中欧基金表示,三年疫情也带来了行业表现和经济结构的变化,选择更受益经济改善方向的行业比寻找疫情中受损行业的修复更加有利。自下而上角度出发,由于内需是未来主要的宏观驱动因素,国内业务在营收中的占比越高,企业受益政策而实现复苏的确定性越强。

据富国基金分析,出行数据显示疫情高峰已过,经济活动复苏在途,映射在市场上或是成交逐步回暖,也有助于市场走强。10城地铁日均客运量在2022年12月24日见底后持续回升,显示疫情对经济、出行的冲击高峰已经过去,当经济活动逐步恢复,前期6000亿左右的低迷成交额同样有望回升,当成交额回暖,而市场又在底部区域,行情往往值得期待。

鹏扬基金也表示,线下人流弱和信心不足是导致近期市场震荡的主要原因,但随着市场逐步开始展望后疫情时代,分歧实际上在于2023年恢复的幅度;富国基金则认为,当前市场仍在底部区域,且机遇大于风险。沪深300指数PE估值为11.32倍,处于2011年以来31.7%分位,股权风险溢价处于2011年以来76.2%分位,指向沪深300指数投资性价比凸显。当前沪深300指数估值和股权风险溢价均与4月低点大致持平,市场仍在底部区域,机遇大于风险。

嘉实基金价值风格投资总监张金涛认为,市场最近没有一路反弹涨上去的原因,是因为大家看到感染人数的上升、重症和死亡率都在上升,都在担心未来到底怎么完全走出疫情,经济到底增长多少,对每个行业来讲影响也是不太一样的。

他表示,过去几年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毫无疑问2023年会有比较显著的改善,“但是仍然要去匹配现在的股价,如果已经涨到疫情前甚至更高的股价,这个反应的就比较充分了;如果说股价离疫情前差的比较多,我们可能在这些行业进行选股挖掘”。

Choice数据显示,1月3日将有20只基金正式开售,权益类基金占据半壁江山,涉及华夏基金、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中欧基金等多家大型基金公司。数据显示,当前共有约30只基金发布基金份额发售公告,宣布定档1月发行。

新能源:政策利好但基本面承压

“新能源”是2022年一大投资爆点。2023年又将如何表现?

2022年市场底在二季度初出现,沪指4月26日失守2900点,达到市场底部。而触底后市场迅速反弹,新能源是其中当仁不让的“排头兵”。自4月26日上证指数创下年内新低后,截至2022年6月末,中证新能源指数累计上涨51.32%。而申万一级行业中,汽车和电力设备两大板块涨幅领先,分别达到55.53%和51.99%。

相关基金在年中表现也十分亮眼。在上述时间段内,新能源概念主题基金包揽了wind主题基金涨幅前十名,涨幅最高的基金产品更是达到59.34%。

但当时新能源过快的涨幅让不少基金经理产生了“踏空”。比如鹏华基金旗下“国民基金经理”王宗合,他在二季报中懊悔自己踏空新能源这波行情:“二季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为主的板块反弹亮眼。但回顾二季度的操作,自己却错失了在市场极度恐慌的情况下去买入长期看好的优质股票的时间窗口,参与度不够大,因此净值的反弹与市场相比显得较弱。”

不过新能源这波行情来得快去得也快。易方达基金经理、素有“消费之王”的萧楠称自己于二季度初大幅配置了新能源整车龙头标的,并在季末行业整体估值和预期均处于高位时减持,弥补了一季度对整车市场判断偏差带来的损失。吃到一波红利后,萧楠认为,目前新能源板块个股估值已处高位,性价比不高。

彼时“股神”也开始减持相关个股。2022年8月30日港交所披露巴菲特减持比亚迪,以277.1016港元/股单价总计套现3.69亿港元。

在2022年8月至10月这段时间内,新能源主题基金无一斩获正收益。平均亏损幅度达15.67%,其中万家新能源主题混合发起式C的亏损幅度达23.33%,在“新能源基金亏损榜”中名列榜首。

2023年,新能源会有怎样的表现?至少从政策层面来看,细分板块依旧有利好。

上海市发改委等去年12月30日印发《上海市推进重点区域、园区等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储能。实施组织“光伏+”专项工程,加快近海风电开发,推进深远海风电示范试点,因地制宜布局陆上风电和地热能项目。鼓励大容量风电、光伏建筑一体化、农光互补等技术创新和项目落地。

华宝证券研报称,2023年海风将是招标落地大年,此前2021~2022年形成的高招标低装机的剪刀差形态有望随着疫情放开、江苏军事管制解除以及成本下行经济性显现三大因素而快速收敛,看好全年海风装机将超12GW,同比增长将超100%。

新能源车层面,国泰君安电新团队认为,新能源车消费需求潜力仍足,更多车企推动车型供给进一步丰富,看好2023年新能源车销量增长。根据中汽协最新数据,2022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100.0%;累计渗透率达到25.0%,较2021年全年提升11.6%。

鹏扬基金则提示称,虽然当下新能源与电子板块的情绪和估值短期已回到低点,但美股定价企业盈利衰退,外加欧洲天然气价格超预期下跌,所以2023年A股的新能源与电子板块基本面也同样承压。

2023年公募基金的“胜负手”

虽然新能源担当2022年反弹“急先锋”,但以煤炭板块为首的旧能源,才最终决定了基金经理2022年的排名。

而基金市场整体走势也的确符合他的预料,2022年表现突出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重仓股含“煤”量较高。以去年“冠军基”为例,2022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在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的前十大重仓股中,煤炭行业的个股有7只,潞安环能(601699.SH)、山西焦煤(000983.SZ)、陕西煤业(601225.SH)、淮北矿业(600985.SH)、中煤能源(601898.SH)、中国神华(601088.SH)、华阳股份(600348.SH)等均位列其中。

“亚军基”万家新利含煤量同样不小,根据三季报,中国海油(600938.SH)、山西焦煤(000983.SZ)、陕西煤业(601225.SH)、中煤能源(601898.SH)等煤炭板块个股均是其重仓股。

不过结构化行情之下,大部分基金日子其实并不好过。比如“一天杀一只大白马”,成为三季度A股市场频繁重复的现象,导致大部分基金净值迅速下滑。

Wind数据显示,2022年仅有16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取得了正收益,最高的达到31.5%。如果进一步合并单只基金的多个份额,其实仅有11只基金取得了正收益;再来看偏股型基金的表现,2022年也仅有44只基金取得了正收益,其中收益超过5%的仅有24只;在平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方面,wind数据显示,去年年共有122只基金实现了正收益,其中仅有15只基金的收益超过了10%。

固收产品表现同样不佳,以偏债混合型基金和二级债基为例,不少基金跌幅非常大,2022年有超1500只基金取得了负收益。

2023年的股市会怎样发展,其中即将孕育出怎样的故事,公募基金的“胜负手”又将是什么?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预测称,从2023年二季度起,疫情放开后居民“第一波”适应完成后,消费、经济、通胀将呈现上行态势,此时长端利率或也呈现上行趋势。结构上看,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业企业或是“紧缺”的重点。参考美股道琼斯为代表的价值蓝筹持续强于纳斯达克为代表的成长科技,2023年年中后,市场风格亦或将再次回归低估值蓝筹主线。这其中,制造业央企以及同时受益于息差扩大与资产端低估值资产重估的保险或将最为受益。另外,疫情对于社会的长期复杂性影响,以及居民看病需求的提升及国家后续对于医疗资源的投入加速,使得包括中药、医疗器械、OTC、药店等在内的医药板块的景气度将贯穿2023年全年,甚至更长的周期。

而从时间点来看,在2023年一季度,由于市场上一年四季度对疫情放开后经济较快修复、地产政策的大放松、美联储加息拐点及大国博弈态势等乐观预期需要“纠偏”,市场或依然将处于震荡调整之中。

“2022年末市场交易清淡,各家机构对2023年市场的预期正趋于一致。”中欧基金近日表示,在海外发达国家陷入衰退的背景下,市场预期2023年国内经济将在防疫优化与刺激政策发力且将实现周期性显著情形下较为艰难的复苏。这意味着市场可能有望开启具有明显宏观特征的行业轮动,在经济复苏前和经济复苏初期周期行业有望跑赢,而在经济复苏趋势确立后则将转向成长。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