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23,大V说:全年经济增速至少在6%,对消费更乐观一些|大V热观点

第一财经 2023-01-13 18:13:46

作者:大V有话说    责编:蔡嘉诚

2023年,疫后复苏走势如何?居民消费复苏要看那些因素?2022年命运多舛的房地产行业,能否走出困境?是否有新活力注入股市,带动行情向上?本周又有众多一财号大V对2023年经济进行多角度研判,来看看他们的精彩观点。

 

- 疫后复苏2023:关注持续性 -

李宗光 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

- 2023年疫后复苏更有可能走出2021年“W”型走势

一些经济学家预测全年经济至少在6%以上。我们对2023年也具有较高期待,但不宜对“报复性”反弹的高度和持续性抱有过高期待,2023年疫后复苏更有可能走出2021年“W”型走势

考虑到春节人员流动会带来一波感染高峰,春节后农民工返岗比率将有一个明显下降,返岗时间将更缓慢,今年春季的“民工荒”或将比历年更严重。

 

- 消费2023:带动消费复苏的主要力量 -

朱鹤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研究部副主任

- 带动消费复苏的力量

2023年,不妨对消费更乐观一些影响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是两个消费倾向和可支配收入。

防疫政策优化会消除大部分对消费的客观限制,居民部门的消费倾向会再度回到趋势值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提高是带动消费更重要的力量。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改善主要取决于整体环境,其次是来自宏观政策的精准支持。

- 预测2023年居民部门最终消费支出的名义增速为10%

按照市场普遍预期,2023年GDP名义增速在7.5%左右。从过去经验看,经济复苏阶段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往往会略低于名义GDP增速,因此202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可以认为在6.5%左右。可以大致估算出,2023年居民部门最终消费支出的名义增速约为10%

 

- 房地产2023:下半年加快恢复房地产消费 -

沈建光 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 预计到2023年下半年房地产消费恢复才能有所加快

在“保交楼”和房地产融资“三支箭”支持下,预计2023年商品房交付加快将推动家电、家具等房地产相关消费逐步回暖。

考虑到供需两端困难重重,市场企稳回升的进程不会太快。预计到2023年下半年房地产消费恢复才能有所加快

 

- 股市等权益市场2023:看好个人投资者成为股市行情放大器 -

李超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 预计2023年居民存款流入股市,成为股市行情放大器

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各项政策打击相关高杠杆、高收益行业过度扩张,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此,我们认为居民超额储蓄在无法大量进入消费、地产领域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将是核心外溢方向。

2023年,我们看好外资流入及个人投资者入市,即居民超额储蓄存款释放流入股市,对权益市场行情的带动。基于对资本市场更强投资意愿及更高的认知度,我国居民当前较高的超额储蓄存在较为畅通的路径进入资本市场,进而成为股市行情放大器

李迅雷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 居民会减持房地产来增持金融资产

居民的资产配置会发生一个转向,即从过去的房地产走到金融资产。过程非常漫长,但一定是这样的趋势,居民会减持房地产来增持金融资产,其中在金融资产里面会更多增持权益类资产,这个大方向应该是不变的。像日本、美国在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也明显发生了资产配置的转向,资金流到金融资产领域,流到权益类资产领域。

 

- 更多热观点 -

【产业慧眼】

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 未来促进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

改善性住房需求已逐步占据当前房地产市场需求的主导地位,未来居民对改善性住房的消费将成为房地产市场的重要驱动因素。2022年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促进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多地也因城施策出台了鼓励改善性住房需求的相关政策。为进一步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未来促进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政策方向主要从放宽限购条件、税费减免、降低贷款门槛展开。

【市场点金】

王汉锋 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

市场仍有望继续修复,结合年报业绩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随着疫情影响高峰逐渐过去,高频数据显示经济活动正在修复,叠加当前市场在反弹之后整体估值仍不高,我们认为当前A股仍处于较好的布局期。在2022年业绩预告和快报披露阶段,重点关注:1)受益经济修复和政策支持,并且对政策相对敏感的领域;2)年报业绩超预期或环比明显改善的高景气领域;3)基本面面临拐点并逐渐触底回升的板块。

【海外观察】

钟正生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 美国“强就业”利大于弊

“强就业”对美国经济和市场而言弊大于利,因其酝酿了通胀回落不足、货币紧缩不够的风险,最终可能引致更紧的货币政策和更大的经济衰退风险。对市场而言,低估经济衰退的程度、低估美联储紧缩的力度,两大“预期差”的风险仍然存在。未来一段时间,美股仍可能震荡调整,美债利率和美元指数均存在反弹风险。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