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8.6万亿元险资向A股配资空间增大

一财网综合 2014-10-17 08:03:00

责编:群硕系统

第二稿取消了投资资产流动比例这一指标,这将减少险资投资的机会成本,因此保险资金剩余资金有可能增加对于股市的投资配比。

险资投资资产流动比例指标拟取消

8.6万亿元险资向A股配资空间增大

“第二稿取消了投资资产流动比例这一指标,这将减少险资投资的机会成本,因此保险资金剩余资金有可能增加对于股市的投资配比。”10月16日,北京工商大学保险学系主任、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近日,保监会发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号:流动性风险(征求意见稿第二稿)》(下称《第二稿》)。与今年4月份保监会下发的首个征求意见稿比较,《第二稿》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在原来的四项中减少了投资资产流动比例一项,仅保留了流动比率、综合流动比率和流动性覆盖率三项指标。

截至今年8月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85812.34亿元,较年初增长11.63%。其中,银行存款为24021.38亿元,占比27.99%;债券为35548.61亿元,占比41.43%;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为8447.8亿元,占比9.84%;其他投资17794.55亿元,占比20.74%。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同期相比,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增加1141.94亿元,增长15.63%。

今年2月份,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规定了保险投资的三类比例。其中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其他金融资产、境外投资的账面余额占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监管比例,分别不高于30%、30%、25%、15%。随着《第二稿》取消投资资产流动比例这一项指标,这意味着险资投资股市的运作空间将加大。

“一个发达的保险市场离不开保险投资,而保险投资必有一个稳健的资本市场为前提。因为保险投资是保险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是提高保险公司竞争力的基础,是保险公司产品创新的前提,是提高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承保能力的基础;而一个稳健的资本市场,必有一个发达的保险市场做后盾。”王绪谨强调。

此次《第二稿》要求保险公司实施投资管理考虑“保持适当的流动资产比例,控制非流动资产比重,维持合理的资产结构;加强资产与负债的流动性匹配管理,根据公司业务特点和负债特点,确定投资资产结构,从期限、币种等方面合理匹配资产与负债;定期评估投资资产的风险、流动性水平和市场价值,检验投资资产的变现能力;合理评估不同类别资产的流动性溢价,真实反映资产的流动性水平;密切关注市场环境对投资资产流动性的影响”等因素。

王绪谨表示,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是投资收益,但不合适的保险投资,也将直接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防范保险投资风险至关重要。这就要求保险投资,一方面要注意保险投资的组合来控制风险,让保险投资多样化,并且控制投资比例,该比例分为方式比例和主体比例,前者控制方式风险,后者控制比例风险;另一方面,要按投资决策程序办事,保险投资项目的选择,尤其要注意选择获利高、回收快的项目,以防止信用风险,防止投资失误,以保障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第二稿》设定了流动比率、综合流动比率、流动性覆盖率三个国际通行、可比、有效的流动性监管指标,对保险公司静态和动态、远期和近期的流动性风险进行预警监测。(证券日报)

险资运用路径趋于多样

上证综合指数接近2400点、创业板接近前期历史高点之际,沪港通等政策预期给保险资金运用带来了新的机遇。保险机构“出海”投资的案例正在增加,资金运用路径也趋于多样。除投资境外不动产、股权等方面,QDII、QFII等渠道也在为其开辟更大空间。同时,保险机构获批QDII的节奏在2014年呈明显加速趋势,额度也同比增大,有望成为险企“出海”的另一选项。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资金运用相关政策推出、沪港通开闸等政策前景渐趋明朗,保险资金通过QDII、QFII等工具扩围“双向出入”将成为常态。尽管沪港通推出伊始QDII未必会大举突进,但鉴于保险QDII可投资范围较广,加之未来不排除更多的保险机构获批QDII额度,从长期来看,保险机构海外投资的前景较为乐观。

QDII获批加速

安邦保险日前确认收购美国纽约公园大道华尔道夫酒店大楼的消息,成为继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海外投资不动产之后最新公布的案例。熟悉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项目情况的人士据记者表示,多家保险公司都在关注海外不动产的投资机会,这是保险大类资产配置中上升空间充足的一个方面。但由于经验、人才储备等方面的限制,目前保险机构态度都很谨慎,而且出于商业原因,披露的进展较为有限。

在不动产投资之外,险资“出海”的形式也趋于丰富,股权投资、QDII都成为存在发力预期的领域。13日,市场传出安邦保险寻求收购韩国友利银行控股权的消息,安邦保险对此未予证实,但于同日在其官网公布了收购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100%股权一事。

从数据上看,保险机构获批QDII额度的节奏正在整体呈现“回暖”趋势据记者通过梳理外管局9月26日公布的36家保险机构获批QDII额度情况发现,2004年中国平安获批,2006年人保财险和中国人寿集团获批,2007年一年内获批的机构家数迅速增至18家,随后在2008年、2009年、2011年、2012年均各只有1家机构获批。2013年,新华保险等四家机构获批额度。2014年,获批机构数增至5家,分别为复星保德信人寿、华夏人寿、合众人寿、太平洋再保险北京分公司和安邦保险。36家保险机构获批QDII额度总计299.03亿美元,占机构获批QDII总额度(846.93亿美元)的35.31%。而在数量上,保险QDII占全部获批机构数量(123家)的比例为29.27%。

分析人士表示,QDII在沪港通即将开闸之际的资本市场中尤为醒目,而保险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将成为影响市场投资风向的关键。在当前的资本项目管理模式框架下,个人对外投资的主要渠道仍是购买QDII基金份额。

根据沪港通规则,在试点初期,香港证监会要求参与港股通的内地投资者仅限于机构投资者及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有分析认为,这将给QDII带来较大的发挥空间。虽然沪港通推出伊始,QDII未必会大举突进,但鉴于保险QDII可投资范围较广,市场对于其操作仍然有所期待。加之未来不排除更多的保险机构获批QDII额度,从长期来看,保险机构海外投资的前景较为乐观。

QFII蓄势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资金运用相关政策、沪港通等通道前景的明朗,QFII也将发挥作用,资金扩围“双向出入”将成为常态。

证监会最新公布的QFII名录显示,截至8月底,获批QFII资格机构数已达266家据记者梳理该名录发现,共计21家保险机构在列,占比接近8%。其中,注册地在台湾地区的公司占比最大,总计有10家,注册地在香港的公司共有5家。

分析人士表示,沪港通获准建立后,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的QFII额度已连续数月录得正增长,QFII入市意愿明显,有望作为重要的投资方影响资本市场。同时,在沪港通开通前期,一些资金外流现象也使得QDII、QFII对于市场的态度趋于谨慎。

保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比例为9.36%。7月和8月的对应占比分别为9.95%和9.84%。9月,部分保险资金获利离场,使得市场对于其动作的解读产生分化。看空的观点认为,沪港通流入的资金规模一旦低于预期,市场活跃程度不足,将对一些盈利状况不佳但近期股价表现较好的行业造成冲击。特别是对于正在寻求调研港股的保险机构而言,在稀缺行业和个股的选择上更是需要谨慎。

看多意见则认为,保险资金只是暂时降低了投资股市的配置,在沪港通开通后,资金的双向流动将再度带来一些阶段性调整机会,特别是对高成长性的中小市值品种将构成利好。而保险机构的稳健投资策略,或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来获得一些投资回报。

港股通保险标的博眼球

在港股通中,和保险相关的上市公司标的成为资金的潜在关注目标据记者梳理最新的港股通参考标的发现,与保险概念关系较近的标的包括大新金融、复星国际、中国太平、友邦保险、新华保险、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信达、中国平安、中国财险、中国太保、中国人寿等,其中保险(集团)公司共8家。

在8家保险(集团)公司之外的大新金融是香港的金融服务集团,主要为香港、澳门及中国内地提供银行、保险、金融及其他相关服务。大新金融为大新集团人寿及一般保险业务的控股公司,经由香港大新人寿保险大新人寿保险与大新保险及澳门澳门保险与澳门人寿保险经营保险业务,在两地提供多元化人寿保险和一般保险服务。

复星国际为关注保险、产业运营、投资、资本管理四方面业务的公司,复星保险板块下目前已有永安财险(持股19.93%)、复星保德信人寿(持股50%)、鼎睿再保险(持股85.1%)三家公司,涵盖财险、寿险和再保险配置。2013年即实现了保险板块业务盈利5.236亿元人民币,可投资资产达133.7亿元。2014年1月,复星以10亿欧元竞得复星葡萄牙保险80%股权,控股葡萄牙最大的保险集团,截至2013年底,按照后者的审计总资产口径计算,复兴仅在复兴葡萄牙保险上的“话事权”便超过100亿美元。

中国信达在2013年12月成为首家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旗下有幸福人寿(持股50.995%)和信达财险(持股51%)两家保险公司。

而受到“点名看好”的则是友邦保险。高盛就沪港通发表的报告预期认为,沪港通将令市场规模增加,A股与H股之市盈率差距料将收窄,部分H股获潜在重估,另外又预期会有更多B股转往H股上市。选股方面,高盛认为能够吸引A股投资者的港股中,友邦保险位列第三,位列和黄、联想集团和香港交易所等股票之前。

机构人士表示,港股通中与保险相关的上市公司标的均为实力较强的“第一梯队”,在吸引投资方面,沪港通开闸,有望带动新的一轮机构“争食”局面。而其它和保险机构存在持股等关系的个股,也不乏吸引保险资金关注的可能。(中国证券报)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