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有关于欧洲的观点、评论都是非常负面的。尤其是对欧洲的将来,好像大家都不看好。我们现在确实处于欧洲历史上一个比较低潮的时候,但其实最差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两年前当欧元出现危机时,才是我们真正最困难的时期。”昨日(12月2日)晚间,两任前意大利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现任中欧欧盟教席教授罗马诺?普罗迪(Romano Prodi)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办的“中欧高层管理论坛”上说道。(更多独家财经新闻,请加微信号cbn-yicai)
普罗迪指出,目前欧元已经保持安全稳定的水平,现在对于欧洲来说,需要时间重新思考未来的政治、经济战略。“在欧洲,整个政治和经济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个速度比大家想象的都要快。现在欧盟的确面临很多困难,在政治方面,很多政治家包括领导层,可能并不愿意承担非常大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也就很难出台强有力的政策。”不过,在他看来,所有的变革都会产生结果,就目前的政策来看,依然处于不断的前进中,尽管速度非常慢。
今年以来,欧洲央行(ECB)行长德拉吉(Mario Draghi)推出了一系列包括降级三大利率、资产支持证券(ABS)等宽松措施以期刺激经济,但目前为止收效甚微。对于市场呼声越发高涨的欧版量化宽松政策(QE)何时推出,普罗迪对本报记者表示:“这样做的方向是对的,但未来整个欧洲区域如果恢复增长的话,它可能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此外,对于新上任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于11月26日推出的3000亿欧元投资计划,普罗迪认为,效果仍有待观察。“未来如果3000亿欧元是分3年的时间投放到欧洲区域,其实对GDP的影响并不会太大,从促进欧洲整个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说,还应该做的更多。但是这是一个好的尝试,如果有效果未来将会沿着这个方向继续投入。”
对于中国经济的展望,普罗迪认为,虽然今年来对于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讨论不绝于耳,但“现在中国的发展仍然创造了一个奇迹”。
“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中国从原来的出口型国家,逐步转变为由消费来推动,不再仅仅是靠投资来推动,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无法一直依靠出口来推动经济。如果希望未来能够可持续的提高消费,必须要有一个更好的福利体系。一方面是建立很好的健康医疗体系,另一方面是有很好的养老金的体系。” 普罗迪。
“因为在这个游戏里几乎没有赢家。主要受害者可能是美国经济——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在承受更高的关税负担。而这显然不是美国政府希望看到的结果。”
德国版本的经济振兴将有利于欧洲经济增长,而欧洲对国防的新投入或将有助于相关技术竞争,以摆脱一直以来的落后状态。
欧洲防务股迎来爆发式增长,关税摩擦仍在加剧。
俄乌停战对欧洲经济是否意味着“和平红利”?
欧洲的关键问题是当前的能源危机处理得有多好:通过短期降低能源成本的政策,以及通过令人信服的战略来确保未来稳定和具有成本效益的能源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