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人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何处安放乡愁

第一财经APP 2015-02-16 12:05:00

作者:杨宇东    责编:沈淑

新年伊始,第一财经APP推出千字千元寻找新年微作家活动,邀请您分享回乡路上的所见所闻,亦或是一年之初的所想所念。以下为近日投稿文章,也欢迎您投稿至wireless@yicai.com。

羊年春节临近,“回家”无疑是这些日子人们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数亿中国人在忙碌打拼了整整一年之后,纷纷离开城市,穿越雾霾,裹挟在无尽的春运人群之中,无论是身居高职的金领,还是普通的农民工,都希望早日回到故乡的青山绿水,呼吸一口早春的田园气息。

“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古代诗人笔下典型的中国田园风光,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它不只代表着农业,也包含了在数千年农业文明孕育下,我们曾经创造出的无比灿烂的精神空间。

但是,这样的故乡还剩下多少?当中国以人类历史上最为惊人的效率完成工业化的主要进程之后,我们的故乡也以同样的速度飞逝而去,青山绿水变成了黑山死水,金色的田野变成了蓝色的厂房。当城里人天天在惊呼PM2.5超标和水质污染的时候,殊不知多少村庄也已是生活垃圾遍地,河水黑臭。据相关调查,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多达2000万公顷以上,占耕地总面积的1/6,全国每年出产重金属污染的粮食多达1200万吨,有3亿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合格。还有比环境更为严重的问题,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之后,产生了一系列危害农村发展的严峻社会问题,比如留守儿童,据中国妇联2013年5月发布的研究结果,中国留守儿童已达6103万,加上城乡流动儿童,总数已经过亿!还有近一亿农村老人面临的无人养老问题;还有人口大规模迁移导致了乡村原有社会秩序和伦理的削弱问题。农村,作为中国社会最稳固的一块基石,面临着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双双急剧滑坡的巨大危机。

故乡正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来越模糊,这是中国经济一轮狂飙突进后我们难以回避的现实。

好在执政者看到了这个挑战,在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传递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城镇化发展理念——“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以人为核心,就不应该是前些年的城镇化过程中,某些地方政府的大拆大建,就不应该是为了完成城镇化指标,赶农民“上楼”,就不应该是以城镇化之名行县乡房地产开发之实,而应该是建立在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基础上的城镇化,建立在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基础上的城镇化。安居、乐业,两者缺一不可。

更有远见和意味的是充满了诗意的“乡愁”被写进了会议精神,发展经济的终极目标不是经济发展,是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而这种质量也应该包含了在精神层面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乡愁是现代性的产物,尤其在当下的中国,当急速的工业化撕碎了村庄、碾碎了传统之后,当一个离乡者在二元结构中来回往复,不断陷于自我的迷失之后,早已无处安放的乡愁如果能够被清晰地寻回、延续和投射,一定会部分弥合乡村和城市之间的裂痕,维系住个体在城乡身份转换中的从容,加深与故乡、族群之间的亲情;对于国家而言,社会成员的结构和关系得以相应稳定,二元结构的解决才因此可以获得更充裕的时间。

对于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各类市场参与主体,这样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其实极具挑战性,它不再是简单地圈地,简单地造楼,简单地招商引资,简单地复制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模式。对于中国农业社会而言,城镇化确实是“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这个角度而言,要求严苛一些,速度放慢一些,规划更科学一些,是一种对人民、对历史更负责任的态度。

所以,在这个数亿中国人欣喜踏上归途的时点,我们重提乡愁,其实毫无诗意,其实很现实,甚至很沉重。但是,我们希望,今天的沉重能够换取明天的诗意。

万众的渴望,是最真实的力量,顺应了这种渴望,未来会很明亮。

(作者系本报副总编辑)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