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之父”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莫顿再度访华,而这次他是为了前来上海参加第六届期货机构投资者年会,并将在24日的大会上发布精彩演讲。
在2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罗伯特·莫顿在接受一财网记者采访是说,如果你看技术和金融的关系,他们之间的联系像MIT研发的技术,这些技术是没有用的,一定要有一些大幅应用,跟这个社会产生一些联系,才能基于此产生一些作用。金融系统必须要很健全才能够把这些技术的特征都发挥出去,否则即使你有很强的技术,你也没有办法把这个技术应用到经济社会中。
衍生品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转移风险的,这是它们最主要的作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金融机构,甚至包括央行,如果没有衍生品的话,就没有办法让其功能完全展现,因为会有很多的风险。
现在一个金融体系一定要有衍生品,而且种类越多越好,可以跟咱们金融系统各个层面产生一个联系。如果这个金融市场没有任何风险的话,这个金融市场也就不能叫做一个真正的金融市场。可能就只有国债了,因为国债是没有什么风险的。像我们上海现在非常复杂的金融体系,完全是建立在对风险的控制和风险管理基础之上的。
中国很快就会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亚洲的GDP增速从北向南,增速都是非常非常快的。
当谈到金融体制的建设时,罗伯特·莫顿说,如果按照过去的经验去建立这样一套金融体系,就等于是你开着车,但是是看着倒后镜来开车。金融体系的打造都是跟科技创新有直接联系的,科技是在一直创新的,而且会有不断地创新,那我们未来的体系打造可能就要跟科技紧密相连。如果你不用过去建立起来的最佳操作来建立这套系统的话,那你怎样来建立这套系统呢?只能通过现在的市场信息、现在的技术,一些比较好的技术,所有一切综合起来来建立这套系统。实际上新的系统都是建立在金融科学领域基础之上的。
如果你没有北极星这样一个导航的系统,很多时候你会感觉到很迷茫,有的时候甚至你要重新再来。所以当你建立这个系统的时候,你要有一个路线图,每一步要做到什么样的情况?每一步你当时市场,或者监管限定的条件,你也会非常得清楚。
罗伯特·莫顿是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其所提出的著名的“莫顿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风险资产和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工作中,为当今蓬勃发展的金融工程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他还是国际知名的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的倡导者和设计者。发布会欢迎仪式后,他发表了精彩的演讲,精辟解析全球化经济形势下的期货市场演变,就股指期货的发展和原油期货在中国上市的前景提出看法。并与现场的媒体互动,畅谈交流国际经济发展趋势,金融监管政策的演变,对冲基金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需要加大衍生品工具的开发,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投资之道等业界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当记者问到此次来华参会的初衷时,他表示”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正进入经济结构新常态,金融期货业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如何实现与国际的接轨是他颇为关注的,本届年会的主题“经济新常态,市场新动向,监管新政策,投资新航标”也是他非常感兴趣,希望与中国的投资者与机构广泛探讨。
据悉,11月24日,第六届期货机构投资者年会将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召开。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怎样对冲缓释经济波动,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就成为了广大投资者们最为关注的话题。
纯苯期货和期权将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
此举是上期所在已上市14个期权品种基础上,加速实现成熟期货品种期权全覆盖的重要步骤,也标志着其期权业务板块迈上新台阶。
据产业人士介绍,丙烯期货和期权的上市,有助于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定价和风险管理工具。
交易所将抓紧细化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认定标准。
巴克莱的亚洲外汇和新兴市场宏观战略主管卡特查称,虽然去美元化并非新现象,但最近的相关叙事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