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300万民企面临传承难题:无人接班不如高位套现

第一财经APP 2016-12-22 17:48:00

作者:殷怡    责编:后歆桐

创一代企业家们在面临企业并购退出时常常深陷困难与误区,家族企业并购退出应及早筹划弄清复杂形势并有效借力专业人士以防深陷盲区。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平均年龄为55岁到75岁,在未来5到10年内,全国有300多万家民营企业将面临企业传承大考,如果企业无法传承,则需通过将企业并购或出售的方式并结合财富管理与传承安排来降低“富不过三代”的风险。那么,家族企业如何在并购退出中实现高位套现呢?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及美国纽约州律师、法律科学博士龚乐凡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目前,创一代企业家们在面临企业并购退出时常常深陷困难与误区,家族企业并购退出应及早筹划弄清复杂形势并有效借力专业人士以防深陷盲区。

二代不愿接班,民企传承陷入困境

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不容乐观、传统企业转型困难、独生子女政策弊端呈现、二代无心或无力接班等,这一连串的问题让中国创一代在企业传承问题上倍感焦虑。如果企业无法传承,在考虑并购退出时,企业家们也常常陷入误区。

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显示,家族企业贡献了全球GDP的80%,净资产回报率超过非家族企业6.6%,但是,家族对家族企业的平均控股时间只有24年。哈佛大学的数据也显示,30%的家族企业可以成功传承到第二代,传承到第三代的概率只有12%,传承到第四代的家族企业只有3%。

12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公开表示王思聪不愿意接班万达,他可能之后会考虑将万达交由职业经理人打理。

BU资本创始股东、三联集团董事金磬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他在日本创业时发现,日本的二代企业家愿意接手家族企业的少之又少,如松下、索尼等大型集团在传承时都没有由二代接班人接班而是交给职业经理人管理。金磬称,即使自己已决定接班三联集团,但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

对于在商业上开疆拓土、一直专注于将公司做大做强的企业家来说,如何将企业成功地出售,往往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如果没有并购方面的经验,他们多会存在以下的思维定势如:不愿考虑自己的退休或可能遭遇的不测;只要他们愿意出售,买家随时就会出现;不理解出售一家企业的复杂流程,或者认为再怎么样总是可以将企业交给下一代或者卖给员工。

也有观点认为,“我认识的一家不怎么样的公司,卖出了一个很好的价格”,所以得出结论,“我的公司也可以这么做”。针对这一观点,龚乐凡表示,这样的成功先例,虽然不排除适度的“包装”和抓住市场时机的重要性,但也恰恰说明,别人可能正是通过尽早地、科学地筹划,才能够有备而来,并且识别出售的最佳时机,从而实现了高位套现。

中伦律师事务所税法与财富管理研究组研究发现,心存侥幸或者听之任之最终导致的是企业业绩的滑坡、人才的流失,最终企业仍然面临难以生存、关门倒闭的境地,结果让人扼腕。

“筹划”和“借力”是企业高位套现的关键

那么,家族企业应如何实现并购交易的高价退出与套现呢?

龚乐凡认为,家族企业成功出售的两大最关键的因素为“筹划”和“借力”。尽早、科学地筹划,提前考虑并购中涉及的各项问题如了解企业估值、市场行情、趋势等,识别出售的最佳时机。同时,对于对并购没有任何经验的企业家,则需要尽早求助专业人士包括财务、投资和法律专家,共同策划和进行“头脑风暴”。

同时,在家族企业在准备并购交易时还需要关注三大要素。

首先,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并开始懂得运用业内专家的力量应对问题,是企业家真正成功实现退出企业的开始。企业是否已订立了一个退出或者交班的五年计划?企业家是否试图站在收购方、投资方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企业?究竟什么样的企业会被收购方认为是具有“高价值”的企业?这些问题往往是企业家的视觉盲区。

其次,要认清企业的价值标杆和驱动,看清行业大势并学会站在收购方的立场来审视一家企业和它的价值。确定企业的估值区间对企业家而言,不仅能认清自身存在的不足,积极、及时寻找解决方案,同时也能在企业家收到潜在投资者的询价或邀约出价时,不会茫然无措。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法律方面的合规性。通常企业家在经营过程中,出于良好的政府关系、地方法律监管的宽松,常常会忽视企业证照、环保、劳动等方面的不合规情形。但是这些都会被收购方在尽调中发现,并根据潜在的风险和成本因素在收购价款上进行打折,在收购协议中也会有相应的赔偿条款,确保收购方不会因为公司过往的违法违规而遭受损失。

针对企业套现后,应如何进行资产配置并实现财富无限传承,龚乐凡建议,制定合规的税赋筹划、搭建安全的资产架构以及有效利用传承规划工具包括信托、保险等,都可以帮助企业合理配置及传承套现后的巨额资产。同时,在风险控制方面需警惕对外汇等金融衍生品的投资。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