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CFV十年•金融风云人物】朱民: “ 国际公务员”完成五年使命

第一财经APP 2017-01-30 16:36:00

作者:周艾琳    责编:吴茜

从一位学者型的中国银行家到扮演“国际公务员” 的IMF副总裁,朱民完美地完成了他在IMF的使 命。

“我头发都白了,结束IMF工作就该退休了。”时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的朱民去年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笑着说道。

IMF总裁拉加德曾极力挽留朱民续任下一届副总裁,但朱民选择待2016年7月期满回到自己的祖国。面临重要转型改革期的中国,也期待朱民继续献计献策。

“朱民在IMF管理层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我及其他管理层同事提供了巨大支持。他作风务实,富有幽默感,为人热情。同时,朱民热爱经济学并在这一方面造诣深厚,这使他能够在广泛问题上发挥强有力的领导作用。”拉加德称。

在IMF发挥关键领导力

回首过往五年,朱民作为IMF最高管理层成员的表现可圈可点。IMF官方文稿的总结颇为中肯:“朱民作为来自中国的第一位IMF管理层成员,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失业问题因经济复苏乏力而成为各方关注焦点时,朱民领导了IMF在就业和经济增长方面的工作。”

“朱民负责领导IMF对脆弱国家、小型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开展的业务活动,并支持了扩大IMF在这一领域的宣传和出版工作。此外,在IMF关于统计、标准与准则、加强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SAP)、打击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等工作上,朱民也发挥了稳健的领导作用。他对IMF的风险管理框架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对IMF与世界银行联合举行的年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同时,朱民还将他与其他机构的密切联系和友好关系带到IMF,这些机构包括世界银行、联合国机构、世界经济论坛及其他国际性和区域性组织。”IMF表示。

曾与朱民就读于同一所中学的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乔依德表示,朱民是史上第一位进入IMF高级管理层的中国人,无论是研究能力、协调能力还是沟通能力都无可挑剔,朱民为中国开了一个好头,未来会有更多中国人才陆续进入各大国际组织。

2010年,朱民赴任IMF之时正是全球格局巨变、亚洲经济为主体的新兴市场话语权不断上升的时代。2008年的金融危机彻底改变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版图,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GDP中的比重首次超过50%,而中国第一次对全世界经济增长新增部分的贡献超过50%,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心正移向亚洲和中国。

任职期间,朱民分管70多个国家的政策制定。他花在飞机上的时间要多于在华盛顿的时间。“以我的经历和背景,对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和痛苦也理解多一点吧。”他曾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袒露心怀。

从一位学者型的中国银行家到扮演“国际公务员”的IMF副总裁,朱民通过刻苦努力和积极进取很快实现了角色转变。他曾表示:“加入IMF后最大的不同便是,要不断在流动的过程中学会工作,辗转在不同的机场。而在这过程中,最有趣的考验和历练就是要学会专注,每进入一个场景就需要立即集中,哪怕是完全不相关的话题。”

由于朱民坦诚、务实和热情的个人魅力,以及良好的经济学训练和政策直觉,不少新兴市场和低收入国家的元首、财长和央行行长都成了他的好朋友。而分管美国这一全球最大经济体和FSAP(金融稳定评估)这一IMF最重要项目之一的经历,也让他极大地提高了处理复杂事务和掌控全局的实力。

心系中国经济金融改革

正如朱民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那样,在IMF担任最高管理层,其代表的是IMF而非中国央行的意志。然而,身在华盛顿的他始终心系中国经济转型和金融改革。

在朱民任内,令全球轰动的中国大事无疑就是2015年11月底,IMF宣布人民币进入SDR货币篮子。“这注定是一个载入世界金融史册的时刻,”朱民兴奋地表示,“人民币‘入篮’是IMF、世界经济和中国的共赢。”

人民币“入篮”背后有来自中国央行和IMF工作人员的多方努力。朱民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后,IMF对此非常重视,调集大批人员收集数据,用事实说话;另一方面,中国央行在过去一年里在市场准入、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和加强透明度等四方面进行了高质量、高密度的改革,使人民币达到纳入SDR的运营。”

眼下,中国面临的最艰巨挑战无疑是长期的经济转型,在短期,保持保增长和促改革之间微妙平衡更是重中之重。朱民表示:“中国的实际经济增长和潜在增速已经比较接近,因此刺激力度不宜过大,否则增长势头就很难持续。”

朱民也是典型的改革派,“在经济刚开始企稳回升的时候,要通过改革树立信心,而不是单靠刺激政策继续扩大增长,考虑增长的可持续性很重要。”他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