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委外现银行“赎回潮”:当年美国去杠杆、加息时发生了啥?

第一财经APP 2017-04-24 22:42:00

作者:周艾琳    责编:后歆桐

“委外在大浪淘沙,好的还要加,差的就清了,浮亏账户由于一直在恶化,有些银行也不愿意等了,直接斩仓了。”某国内大型券商固收组投资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委外在大浪淘沙,好的还要加,差的就清了,浮亏账户由于一直在恶化,有些银行也不愿意等了,直接斩仓了。”某国内大型券商固收组投资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近期银行赎回压力大得异常,我们负责投资的现在基本都在开发新业务来源,寻找企业客户。”某国内信托资管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我们银行过去资产端扩张比较严重,近期监管层也在要求我们进行自查。”某城商行同业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上述命运交织的三方机构的表态基本代表了近期的市场现状——“委外赎回潮”的声音不断,这也与银监会和证监会的监管趋严有直接关系。过去在低利率、资产荒时期,缺乏交易或管理能力的中小银行往往会委托基金、券商来进行投资。而如今在央行主动去杠杆、将表外理财纳入MPA(宏观审慎评估)考核、银监会打击各类套利业务的背景下,银行通过委外从事杠杆投资获取利差的模式难以维持。

去杠杆、利率上行的直接影响,除了造成部分投资浮亏,也打击了银行的健康度——“存款短期化、贷款长期化”的久期错配加剧了潜在风险。麦肯锡近期对四大类20家国内银行进行了压力测试分析,结果90%样本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被拉低,部分银行资本充足率最多降低达21%。中国并未经历过利率危机,而作为参照,美国的金融危机和1994年债券危机都分别说明了表外业务和利率风险的破坏性之大。

银行加速赎回委外投资

接受第一财经采访记者采访的券商、基金、信托等主力委外机构都对“委外赎回潮”的说法深有同感。4月24日,债市、股市普跌。

早在去年四季度去杠杆伊始,多数委外账户严重浮亏,“我们账户浮亏近30亿元,且部分银行委外账户中,已经有少部分达不到银行的收益率要求,但各大同行的‘伤亡情况’可能更加惨重,”上述券商人士当时对记者表示。

当时,他服务的不少银行仍是以扩大委外规模的方式来填补亏损缺口、坐等市场企稳。而如今,他对记者表示,部分银行已经开始斩仓,因为浮亏始终没有好转,且监管层去杠杆的压力也导致银行被迫自降杠杆。如今,银行几乎都处于“自查—银监现场检查—整改”的初期阶段。

那么委外的规模究竟多大?各大机构的测算皆不相同。就银行理财业务而言,其存在刚性兑付和资金池操作,称为影子银行。截止2017年3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29.1万亿元,其中投向非标的为4.93万亿元,占15.4%。国泰君安银行团队预计,全市场委外规模在3-5万亿元之间,投向则以债券为主,外加少量的股票等。

其实,银行委外净赎回早在年初就已经开始,并在央行一季度MPA考核前达到阶段性高点,如今银监会接二连三的文件则引发了另一波赎回。总结而言,赎回的原因有二:频出的监管要求银行收缩资产端、加速去杠杆;市场行情始终不见好转、浮亏加剧,委外到期后银行认亏且不再续约。

追根溯源,从2013年开始,由于银行间市场的整体低利率,直接投资于债券等资产,很难获取超过资金成本的收益,因此,银行也需要进行杠杆或错配投资。委外账户实质上承担了这一职能,而委外账户的杠杆倍数远高于银行。然而,央行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便不断引导市场利率上行。

上述城商行同业部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如今其压力最大的部分是尤其是两份银监会的文件——《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6号文)和《关于开展银行业“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46号文)。二者有大量表述剑指同业业务。

例如,6号文明确指出,“督促同业存单增速较快、同业存单占同业负债比例较高的银行,合理控制同业存单等同业融资规模”。

国泰君安银行团队分析称,46号文及相关文件中提到的理财业务的监管问题主要包括:(1)层层嵌套,资金空转:理财资金购买其他理财、本行同业存单等多种方式,多层嵌套,使资金投入实体的链条变长;(2)通过委外提高风险偏好:委外偏离了“购买投资服务”的初始功能,被用来突破规定加杠杆、加久期、扩投向;(3)将其他问题资产藏匿于理财:最为典型的就是将不良贷款藏匿于理财资产中。

而在理财产品的资产投向中,违规隐患较大的是非标和SPV投资等。(1)非标投资:本质就是变相贷款,因此它的监管问题和信贷业务类似,包括信用风险、资金投向、业务流程等问题;(2)SPV投资:主要是指理财产品再去买其他资产管理产品,包括基金、券商资管等。市场关注的委外投资也大多归类于此。

银行潜藏利率风险

其实,经历了这一轮去杠杆后,市场利率提升,这使得中国银行业存在不小的压力。

麦肯锡选择20家银行进行压力测试,这20家银行代表了中国银行业约 65%的资产规模和68%的存款规模,并且代表了国内银行的各类主要商业模式,足以一窥中国银行业整体在山雨欲来的利率冲击下所面临的处境。测试后发现,结果90%样本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被拉低,部分银行资本充足率最多降低达21%。

核心假设一:资产端利率整体上浮。中国的利率曲线整体上移幅度介乎200至250点。其中资产方面,假设贷款和投资类资产利率上升200基点,而由于同业市场的利率基本已完全市场化,预期在加息压力下同业市场利率的上升幅度更大,因此假设同业资产利率上升220基点。

核心假设二:市场类负债价格大幅上升,存款上升幅度较小。当定存假 设为加息200点时,活期利率上升0至31基点不等,同业负债利率则上升220基点。

核心假设三:利率上行引发信用违约风险增大,假设债券违约率上升0.1个百分点。

测试结果发现,对五大行及邮储行而言,资本减少6%至13%;股份制银行面临最高达21%的资本金减少;城商行方面,资本在加息压力测试下减少11%至17%;对农商行而言,资本水平在加息压力情景下几乎不变,北京农商行甚至轻微增加。

此外,测试结果也发现,在20家样本银行中,全部的经济价值在利率上行时都下跌。除存贷款之后, 其金融资产往往是大于负债的,而且金融资产的久期远长于负债,加息压力下银行整体的经济价值将下跌,相当于3%至27%的股东权益被蚕食。

回顾美国债务危机

反观发展更为成熟的市场美国,当年其经历利率快速上行、债市去杠杆之时,银行业究竟发生了什么?监管层又如何加以应对?尽管中美两国的市场机制不尽相同,但仍不失为有价值的参考。

最为人所熟知的案例就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其给全行业的一个重要启示之一,就是揭示了银行表外业务的巨大风险。2008年主流欧美银行都在大幅主动降低表外业务占比,摩根大通表外资产占比从危机前的81%下降40%左右,UBS则从66%降低到43%。

此外,美国1994年债券危机是近20多年来的真正利率危机。据估计,当时全世界债券投资者市值蒸发1.5 万亿美元,仅在美国本土损失就高达 6000亿美元。1994年债券危机导致众多债券投资基金破产清算,专业债券投资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都无一幸免。

危机发生前,美国的经济状况和当前世界经济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美国经济持续向好,连3个月保持月度增长;通货膨胀的威胁似乎离人们很远;债券市场经历了相当一段时间的繁荣,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和美国本土的投资者,债券收益率处在历史的低点。

然而,格林斯潘领导的美联储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等待之后,在1994年2月开始提升联邦利率,速度之快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到1994年五月,联邦利率上调了 75个基点,而相应的债券和国债收益率更是提高了令人惊讶的150个基点。这从侧面说明了投资者对加息的心理准备不足,而当事件发生时,市场上弥漫着浓重的恐慌情绪。

令情况更为严峻的是,1994年的债券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金融杠杆和衍生品投机工具。有的“对冲基金”甚至每美金债券只投入2美分,也就意味着基金运用了50倍的杠杆,比例之高,让人乍舌。1 50个基点的利率巨幅波动,使此类高杠杆的基金公司在很短时间内崩盘清算,同时给整个金融体系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黑洞。 银行和券商过去为此类债券投资基金投资了大量的杠杆借贷,也非常被 动地陷入了这一片金融沼泽。

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三个关键点:利率波动往往是引发债市风险的源头;而银行的杠杆融资则是放大债市破坏性、放大系统性风险的导火索;此外,要识别你的交易对手,有的机构金融风暴下可能无法“全身而退”,因此“穿透式监管”势在必行。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