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工智能“降温”只是暂时 马斯克的“脑机交互”会变成现实

第一财经APP 2017-05-03 14:57:00

作者:殷怡    责编:后歆桐

全球规模最大的金融科技行业峰会Lendit联合创始人Bo Brustkern(博布斯)在上周参加2017全球区块链金融(杭州)峰会的间隙,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专访,他谈论了对人工智能“威胁论”、“降温”现象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在中国已经成为各类互联网、科技金融大会的“逢会必谈”话题。而当人们热议完它的种种神奇和巨大的变革性之后,随之而来的担忧和威胁论开始加入话题序列。

风险投资追踪机构Venture Source近日发布数据显示,美国的科技创业公司近期的融资状况增速明显放缓;人工智能“同质化问题”也开始加入讨论;霍金在其4月28日发表的公开演讲中再次提出“人工智能可能终结人类文明”;近期由意大利比亚乔集团推出的Gita滚筒机器人和此前令华尔街震惊的多款人工智能解析系统让各类职业陷入“失业”的恐慌。

种种现象是否说明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态度开始趋于理性,人工智能的热潮开始“降温”?

全球规模最大的金融科技行业峰会Lendit联合创始人Bo Brustkern(博布斯)在上周参加2017全球区块链金融(杭州)峰会的间隙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专访,请他谈论对人工智能“威胁论”、“降温”现象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

在Bo Brustkern(博布斯)看来,人类对人工智能这项技术的担忧是历史性的,每当有新技术产生,这些担忧都会随之而来。人工智能目前在硅谷虽然的确有“降温”的趋势,但这只是创新在伺机凤凰涅槃的过程。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和所有正在努力改变世界的人一样,他们的想象都有可能变成现实。

别慌,这种担忧是“历史性”的

第一财经:霍金先生近期发表演讲,再次表达了对人工智能负面影响以及对人类威胁的担忧,认为人工智能会导致人类文明的终结,互联网巨头掌控巨量数据对隐私具有威胁,一旦机器到达能够自我进化的临界阶段,人类就无法预测它们的目标是否会与我们的一致。而此前,他也已反复表达过“人工智能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科技进步将毁灭所有人”等观点。你会有这样的担忧吗?

Bo Brustkern:是的,我也会有类似的考量,但我并不会因此失眠,因为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担忧,包括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我认为人类有能力处理好这一挑战,因为其实我们已经证明人类才是对自身发展的最大破坏者,相比之下,人工智能并不能造成更大的破坏。

事实上,此类担忧一点儿也不陌生,这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一直不断面临的问题。每当有新的有影响力的科技出现时,此类的担忧也伴随而来。

第一财经:市场近来对人工智能取代人工这个话题讨论很热烈,一定程度上一些职业会有失业的恐慌,例如律师、金融分析师甚至是快递送货员。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你认为人工智能中的“人工”和“智能”,这两者的平衡点在哪里?

Bo Brustkern:我认为真正的挑战在于,人类如何更快更好地去适应这种技术带来的变化,被替代的人如何有效地通过再培训,重新定位到新的工作领域。

上世纪以来,随着各种新型科技技术的涌现,在取代许多原来由人力完成的工作的同时,也产生一些全新的行业。比如说旅游业,旅游度假曾经是只有一小部分金字塔顶端的人才能做的,而现在普罗大众都可以享受。当今的经济市场与50年、100年前是不可同日而语。如果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是突然急速发生的,比方说在短时间内取代数以万计的律师,那将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如果这种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将能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学习并找到新的职业定位。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是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一项有效工具。

暂时“降温”在等待时机

第一财经:道琼斯旗下风险投资追踪机构Venturesource近日发布数据显示,美国的科技创业公司近期的融资状况增速明显放缓,总量减少30%,有超过70%的公司在2015年之后就没有融到资金。作为一名专业的硅谷风险投资人,在你看来,这是否意味着人们对金融科技开始趋于理性?还是说金融科技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

Bo Brustkern:我曾经是一名硅谷的风险投资人,所以我非常清楚风险投资的周期性循环。事实上,与风险资本有关的每一次创新都会经历一个类似的循环过程,从发现目标、到炒作抬价、过高估值,到产生质疑、价格下跌,最后能幸存的企业才能出线。

这一次又一次的循环周期,是可以预测的。在经历了整个循环到达低谷时,才是真正有实力的公司触底反弹的时候,例如Facebook和Google都经历过这个凤凰涅槃的过程。

所以对现阶段我并不是特别担心,这只会影响到我们对目前正在做的事业的感觉,是容易还是困难。如果所有的风投机构都在投资,我们当然会觉得容易,但当他们不注入资金的时候,才正是我们需要努力坚持的时候。

第一财经:中国的人工智能的研究目前存在同质化的问题,很多公司都在使用深度学习等模型算法分析海量数据、调用大量的计算能力,尤其是金融机构中的这种现象尤其明显。在美国也是这样吗?

Bo Brustkern: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存在同质性,但这只是暂时性的。像数据科学和技术之外的许多事情一样,如同你看待时尚、音乐甚至政治,如果有存在同质性,这一定只是暂时性的。在此之后会是创新从累积到爆发的过程,只是时机未到而已。

美国和中国的数据科学家都在试图攻克非常类似的问题,我们也有大量的数据资产可使用,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突破,所以在中国和美国情况并没有很大区别。

“脑机交互”会变成现实

第一财经:马斯克正在试图将人类的大脑与人工智能机器相结合,终极目标是开发一款脑际交互界面,植入人类脑部以增智力。你认为这会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吗?

Bo Brustkern:我觉得马斯克现在在做一件非常神奇的事儿。我相信他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企业家,他总是与最不可能的挑战对阵,为此不惜投入他所拥有的一切。所以,马斯克本身就是个奇迹。

回到“脑机交互”这一话题,这种互动的存在是有其意义的,如果我们可以想象它,它就可以成为现实。在短期内,可以预见会先对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带来帮助,如提高工作效率,但这并不足以改变世界。将来如果能有治愈帕金森病的方法,那必定是颠覆性的。虽然有些事情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但这些事儿就在马斯克的想象中。

第一财经:好莱坞电影《I,Robot》为我们描述了2035年机器人与人类共处的画面,你认为人工智能接下来十年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

Bo Brustkern:我通常不喜欢做预测,因为我认为对未来会发生什么的预测总是会有偏差的。如果我们回到1934年,看看乔治·奥威尔所著的《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一书,会发现书中预测的时间是错误的,技术也是错误的,但它关于如果我们失去自由会发生什么的设想,却也很有趣。因此我认为最有趣的预测不是关于技术,而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关于获得更多自由或是失去自由。

我认为在接下来的十年中,我们将看到将机器学习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惊人的飞跃。这种变化也许不在深层次,但是以特定的形式,广泛地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基础产业中去。例如,在交通方面,汽车行业的自动化无人驾驶;在医疗保健方面,对简单及复杂和基因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在安全和保障方面都会取得很大的发展,甚至是一些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的发展,包括我们如何使世界变得更安全。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