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三诺集团董事长:抓住物联网机遇,中国制造才能变身中国智造

第一财经APP 2017-06-29 12:04:00

作者:董鑫    责编:汪时锋

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创新力的结合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制造业是万业之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快速、最有成效的手段,是一个企业、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实现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三诺集团董事长刘志雄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

第11届夏季达沃斯期间,第一财经记者专访三诺集团董事长刘志雄,探讨双创热潮、民间投资、企业家精神等话题。

第一财经:“一带一路”倡议下民营企业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刘志雄:“一带一路”带动了世界经济体的大融合、大发展,共同打造了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民企参与一带一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对我们民营企业家来讲,参与“一带一路”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企业家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也是产业报国、实业报国情怀的实践。如何跨过政治、法律、经济、金融、文化等“走出去”风险障碍,是民企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一步。

机遇方面,“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于民营企业走出去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契机,使民企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促进民企自身转型升级。可以从五大方面务实开展产业合作,包括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业项目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发挥优势开展资源合作等。在发达国家,中国企业能够通过双方合作,更好地拓展市场、获得技术;在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短缺基础设施,所以获得了市场资源,使企业的发展能够有广阔市场和更多资源支撑。

挑战方面,在发达国家面临的挑战主要是高准入门槛和法律风险,在发展中国家是低进入门槛,高人身安全风险、高信用风险。“一带一路”是产业输出、产品和资本输出为主导,需要营造更好的流通、物流环境,来帮助产业高效率、低成本的输出。作为企业自身,要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创新产品及资源组合方式。“一带一路”沿途的国家形态和文化特色,以及当地人对中国投资的认识是最大障碍。“走出去”过程中,对当地法律、法规和制度的了解,对资金、技术和市场风险以及文化融合的了解要深刻。

第一财经:夏季达沃斯期间,您参加了“跨越中欧,连接创新”论坛对话,能否分享一下您的对话观点?

刘志雄:现在是个“破界”的时代,地域越来越不会成为企业之间的合作障碍。世界是平的,如何连接资源有效利用决定了企业的前景。

欧洲有欧洲的优势,中国有中国的资源。欧洲市场经济比较成熟,有很多名牌企业,在技术研发上进步、管理上很有经验,企业家精神培育得比较充分;中国市场大,产业链完善、创新驱动力很强劲。

要把差异在全球化背景下变成优势。欧洲的研发人才、管理经验,中国的市场渠道、产业链条和创新需求可以实现互补。

以往中欧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政府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现在更多的是交给市场来主导,企业家可发挥更大的作用。

企业家要有世界眼光,胸怀天下,为成熟公司和初创公司搭建桥梁,促进要素在全球范围快速流动。

在中欧企业合作方面,我认为“工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合作领域。工业设计是最具经济价值及带动效益的,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快速、最有成效的手段,是一个企业、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实现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

第一财经:目前国内经济承压,如何才能使民间投资稳中回升?

刘志雄:没有实体经济,所有的经济都将受到沉重打击。因为有强大的实体经济,深圳的金融业才能蓬勃发展。20年前,新加坡、香港等地的制造业傲视群雄,但现在,深圳在经济总量上已经把香港和新加坡都超越了。特朗普上台之后,提出要把制造业留在美国,而东南亚又不惜代价发展制造产业,珠三角的制造业可谓两面受敌。

过去几年中国的实体经济面临很大的挑战。针对这些瓶颈,中国应该把研发、制造、高端工厂留住,留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牢牢抓住产权,抓住自己的品牌,抓住研发和原创,打造真正的连接创新、连接产业的要素,在新时代引领实体经济。标准化、大规模的制造可以转向中西部。

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创新力的结合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抓住物联网崛起的机遇,进入万物互联、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的创新产业,中国制造才能华丽变身为中国智造。

中国制造业应建立物联网跨界融合产业联盟,推动物联网生态链集群式发展,抢占行业标准和战略制高点;以声音作为物联网、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的入口,连接全球创新技术及专家人才,推动声音与多种应用场景相关联的产业化发展;建立语音交互人工智能研究院,专注于以声音为接入口的语音交互人工智能研究领域。

第一财经:深圳有数量众多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凝聚了什么样的企业家精神?

刘志雄:深圳最大的财富是一群有着“开放、创新、敢闯、实干、爱国”企业家精神的深商群体。在产业变革新常态下,成就自己、帮扶他人是企业家的责任。对于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来讲,能否创新,不再是发展快慢的问题,而是生死存亡的关键。创新是一种精神,对内要自主创新,对外要打破边界,向外延伸,同时改造升级传统企业,引入新基因。合作共享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打造生态是企业未来的进化之途,而协同发展、资源共享是构建生态的前提。在深圳这个创新创业中心,应当更加重视深商群体的带动作用,反哺产业,助力深圳的创新发展,反哺产业最重要的就是帮扶创新创业者。实体经济为国家政府所重视,为中国实业代言,展现出企业家的实业情怀与社会担当。最有价值的报国是用产业支持国家战略。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大布局下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何以“出海”

西部陆海新通道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货物出海出边的主通道,RCEP框架下连接中国与东盟地区最快速、最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在宏大的国家叙事语境中,就其深远意义不妨从纵向、横向两个层面的梳理来加以阐释。

2023-12-19 16:06

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中央系统部署释放哪些新信号

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

2023-12-12 23:06

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展望发布,明确六大重点领域

2013年至2023年10月,我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超过21万亿美元,对共建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

2023-11-24 14:38

国家发改委:十年来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超21万亿美元

2013年至2023年10月,我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超过21万亿美元,对共建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

2023-11-24 11:18

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的愿景与行动——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

力争未来十年左右时间,各方朝着平等合作、互利互惠的目标相向而行,不断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各领域务实合作,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2023-11-24 10:2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