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财达沃斯专场:聚焦中国金融全球影响

第一财经APP 2017-07-03 09:37:00

作者:周艾琳    责编:王培霖

人民币的国际化似乎有放缓之势。根据SWIFT的最新统计,人民币的国际支付规模在2016年下降了16%,截至2017年首季,以人民币来进行国际支付的比重从两年前的2.03%降至1.78%,人民币也从第五大全球支付货币降至第六。

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6月29日在大连顺利闭幕, 论坛期间一场关于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开放的分论坛引人关注。

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在27日五度携手世界经济论坛推出电视专场,聚焦中国金融改革的全球影响, 聚焦中国的金融开放和改革,嘉宾包括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Freeman经济学讲席教授李稻葵,德意志银行首席数据官兰加斯瓦米(JP Rangaswami),渤海银行董事长李伏安、康奈尔大学教授普拉萨德(Eswar Prasad),摩根大通银行董事总经理、亚太地区副主席李晶。第一财经副总编辑杨燕青主持本场论坛。

从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国的金融去杠杆进程便受到全球瞩目;同时,中国的金融开放、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令人关注。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强调,中国应该进一步加速金融业的开放,而就在此后一天,A股就被纳入MSCI(明晟)新兴市场指数,在第四年终于“闯关”成功,这也标志着中国市场与国际接轨的新一步;此后,消息称,证监会已经批准汇丰和东亚银行两家机构已于6月19日获得在华本地券商牌照,资本市场开放再落一子。

李晶:A股将吸引更多外资流入

尽管MSCI初始纳入A股的比例仅0.73%,但其对于中国市场开放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对此,李晶表示,这会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中国的A股市场。中国应该将进一步开放中国银行体系、开放中国资本市场,鼓励外国的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然后也会带来更多的竞争,但这种竞争会使中国的机构也会增加效率,提高竞争力。

此次,MSCI纳入A股的计划分“两步走”,主要原因在于深港通和沪港通仍然存在每日配额,MSCI认为,尽管此前从未触及到每日限额,但当真的纳入后,且随着A股占比不断扩大,资金流入量会越来越多,很难确保不触及,这会影响到交易的连贯性。

不过,李晶表示:“中国的QFII和深港通、沪港通配额取消只是时间问题。中期来看,2至5年内可能这些配额就会取消。”但她认为中国监管者会逐步推动开放,而不是在一夜间开放。

当前仅222只大盘股被纳入MSCI,未来待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当A股完全被纳入的时候,那么其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占比将达到15%左右,预计这要花5-10年的时间。相比起海外,A股的想象空间的确巨大。

谈到穆迪下调评级的问题,李晶表示,“如果一个国家GDP增速是6%左右,债务的增长也应该是这个速度,但是现在中国债务市场增长大概是12%左右,这种情况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必须要对中国企业进行改革,尤其是国企业。”

另外,她也提及,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债务水平相较高,如果要进一步减少地方政府的债务的水平,就应该是换一种方式来筹措资金,而不是通过卖地,李晶认为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来得到更多的资金。 另外,她也表示,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明确的分工,此外,在去杠杆过程中,财政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李伏安:中国金融服务业要加速开放

曾供职于银监会的李伏安则表示,中国金融业、银行业与中国经济一样,一直得益于开放。渤海银行一开始就引入了渣打银行19.9%的股权,下一步还要上市,进一步向全球投资者开放。

数据显示,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速度放慢,市场份额由之前4%降到了2%。对此,李伏安表示,“这并不是中国限制了外资银行发展,而是受到此轮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影响,外资银行丧失了很多机会。”

不过,李伏安也确实认为,中国金融服务业应该进一步引入外部竞争。“中国高层强调进一步放宽外资对中国投资的限制,这应该是一个新的信号,希望有更多的外资加入,进一步带来开放效应,形成全球经济、金融在中国舞台上新的融合。”他称。

在他看来,与国际上的大银行相比,中国的银行机构的主要特点是“块头大”,但服务质量、创新能力、管理水平、专业化程度方面、公司治理方面仍然比外资行有较大差距,通过开放、竞争来淘汰落后,学习先进,仍然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渠道。

目前,外资在中国的确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就合资券商来说,外资在其中于过去一直显得“小众”,没有明显的优势。有两个原因,一是单一牌照限制,只能开展投行业务;二是控股方大部分为中资证券公司,考虑双方同业竞争的因素,业务发展难免有所掣肘。

谈到中国的去杠杆进程,李伏安可谓最有话语权的人士之一。他表示。金融杠杆过高一定会对实体经济、对货币造成比较大的压力。不过,中国高杠杆不是简单的政府偿债的问题,而是中国进一步的财富制造、创造的能力,和提高整体的偿债能力的问题。

“如果能把这杠杆降下来,让市场有一个宏观稳定的环境,政府退出来,市场更多地去做,这对中国的市场都会有改善。”他表示,在这种情况下银监会的监管是非常必要而且正面的,能够为大家营造一个更公平地竞争环境。

谈到未来的发展,李伏安表示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很大了,这么大总量的车换档,能够匀速地、健康地向前行驶最重要,在这里面任何过度的刹车和过度的加油都可能会带来比较大的波动。所以在这里面我们掌控好,看到前面路上有障碍或者弯的时候,能够掌控好速度和力度,“中国经济平稳发展是最重要的。”

李稻葵: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李稻葵则认为,金融行业和制造业有一点是根本不同的。制造业就是生产产品,产品开放就行了,但金融开放有两层含义。

“第一,企业、银行是不是允许外资入股?这是金融服务方面的开放,中国对此的态度是开放的,例如银监会十年前曾明文规定,中国要办银行,必须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比例在10%以上,这是很有意思的例子。”

而第二层次的开放就是资本流动是否开放。“对此中国仍然要谨慎,因为海外往往无法清晰解读中国经济,导致资本流动的波动会比较大。”因此他认为,下一轮开放的探讨重点,将是资金的开放。 其实,资金的开放已经在不断深化,例如沪港通、深港通、A股被纳入MSCI都是这一层次开放的一个侧面印证。

此外,他预计中国明年经济势头仍然良好,懒政、呆政会继续减少。同时,“美联储缩表不会太过猛烈,如今海外央行也很关注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状况。不过,未来可能市场波动的来源还是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李稻葵称。

就金融去杠杆进程而言,他也表示,中国的去杠杆进程已经初显成效。“第一季度广义货币增长低于了名义GDP,即M2增速跌回单位数,这是很少见的。这主要归功于银监会的强效监管,因其限制了银行之间的随意拆借和过度扩张。”

此外,由于此前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似乎有放缓之势。根据SWIFT的最新统计,人民币的国际支付规模在2016年下降了16%,截至2017年首季,以人民币来进行国际支付的比重从两年前的2.03%降至1.78%,人民币也从第五大全球支付货币降至第六。

不过,李稻葵也认为,这一放缓只是暂时的,“中国仍然保有经常账户顺差,而且经济仍然保持较高速发展,因此在中国投资者出海投资的同时,也必定会有国际投资者投资中国资产。”

在他看来,未来,人民币在全球贸易中的定价权将不断上升,且随着人民币汇率趋稳后,金融交易将进一步上升。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此前欧洲央行宣布,今年上半年已将等值5亿欧元的外汇储备,由美元转换为人民币,约合38亿元人民币,储备总量不变。这是欧洲央行首度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市场分析,预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央行加入布局。

普拉萨德:开放同时应完善配套制度

对于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加速,普拉萨德认为,这似乎和一般国家的开放顺序有所不同。

一般照历史经验来看,在资本市场开放之前,一国往往会先引导汇率充分市场化,并建立一系列国内的配套制度建设。但中国目前实行的仍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系,央行每天仍然会设定中间价,同时在普拉萨德看来,“虽然中国资本市场加速开放,但看看基本的一些制度,例如公司治理、法律体系等,这些都有待完善,否则开放会导致汇率波动加剧,因为汇率反映的是全球市场对于一国经济基本面的理解。如果没有其他配套改革跟进,国际市场难免会误读。”

值得注意的是,普拉萨德表示,央行最新引入的“逆周期调节因子”虽然旨在避免外汇市场的“羊群效应”,但其实却给国际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困惑,也有海外投资者质疑这是否是央行重新要回到维稳美元/人民币的老路。

在新定价公式下,人民币中间价=上一日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调节因子,逆周期调节因子会削弱上日16:30收盘价对中间价的影响,减少市场过度波动给中间价带来的冲击。

“对国际市场而言,新因子似乎造成了一些困惑,也有人怀疑这是不是一种‘市场化的倒退’。中国央行可能需要继续强化与市场的沟通。”普拉萨德告诉记者。

在多数分析师看来,新因子的引入存在其必要性。目前的外汇市场状况是“顺周期”即“非理性”的,存在“羊群效应”,需要“牧羊犬”以逆周期的方式改变市场非理性状况。

普拉萨德建议,央行未来需要加强对市场的沟通工作,令全球各界更清晰地认识到央行的意图,并建立自己的信用。他也认为,对于中国而言,“未来不应该强调‘维稳汇率’,而是要将基本机制匡正,使得汇率能够进一步反映经济基本面。”

同时,由于中国正在将开放作为改革的驱动力,普拉萨德建议中国需要更好地进行市场沟通、加强银行体系监管,这样才能避免出现过大波动,并实现更为平滑的操作和过渡。

兰加斯瓦米:金融科技在中国应用规模巨大

对于中国和全球金融发展的下一个十年,金融科技成了一个难以回避的关键词,全球顶级投行也都在加速布局金融科技、加大技术投入。

兰加斯瓦米表示,数据是最为重要,如今的银行业也地确是由技术驱动的。“中国有很大的规模效应,这个很难复制,例如中国智能手机的应用是美国的两倍,中国的创新飞速发展,金融科技在中国运用起来规模会非常巨大。”中国的移动支付已经形成了规模效应,中国的银行业可以从零售学习技术,建立批发业务,而且要考虑消费习惯的影响,创新非常重要。”

在他看来,这其实有利于数据的收集。”他表示,“我们现在建模的方式不再是基于松散的假设,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传感器,我们理解数据、整合数据并由此强化监管的能力都来源于这种全新的数据产生方式。

兰加斯瓦米也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例,“BAT如今做的事情、收集的数据量是其他同类无法模拟的,这也意味着一个学习过程,这也将改变消费者的体验。”

他也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德银在区块链(Blockchain)方面的研究也十分深入,并且也是R3联盟的发起方。目前,全球知名大金融机构,如高盛、美国银行、瑞银等42家银行都加入了这个组织,共同开展对区块链的研究。他也预言,区块链技术将在未来十年中不断成熟,届时将对金融领域产生颠覆性的效应。

区块链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基于计算机程序的公开的总帐,它可以记录在区块链上发生的所有交易。区块链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将其记录的数据更新至网络,每个参与维护的节点都能复制获得一份完整数据库的拷贝,这就构成了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可让2个交易者不需要通过「授权中间人」即能完成交易,实现人与人之间点对点式的交易和互动。银行可以从直接交易中大幅降低成本,从而让交易更快、更省、更简单。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