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防风险”成为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最强音丨焦点众议

第一财经APP 2017-07-20 08:39:00

作者:孙维维    责编:孙维维

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是新形势下金融工作的重要指南。

次贷危机爆发后到现在已有十年,中国在历经股市动荡、互联网金融泡沫、影子银行、楼市大涨和急刹车后,国内金融监管走向何方?

7月14~15日,五年一次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这成为新形势下金融工作的重要指南。

而惯常由总理出席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这次由国家主席出席,可见这场会议的重要性。“顶配”级别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也在隐约之间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讨论中的问题给出了答案。

沈建光:本次金融工作会议重在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风险以及金融监管改革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

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主要有两大突破,一是对金融的定位有所改变。本次金融工作会议重在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风险以及金融监管改革。其中,服务实体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强化,有别于过去鼓励金融行业本身快速发展的主要定位。这与去年年底以来的一系列金融市场实践也是相吻合的,包括4月政治局会议罕见讨论金融安全底线,今年以来增加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一行三会”纷纷落实金融监管等,都践行了金融去杠杆之路。

另一个突破是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此次会议虽然强化了央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地位,意味着央行地位会在原有基础上提升,比“三会”有更大的话语权与职责,但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及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未纳入央行管理,意味着超级央行模式已被放弃。在笔者看来,这是金融改革成本相对较低、利益结构变动相对较弱的一种模式。

协调金融监管是个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纳入“一行三会”,还需要站在更高的定位上与多部委形成有效衔接,参与推动财税改革、国企改革等改革深水区,所谓金融风险未必仅是金融领域产生的,跳出金融看金融,只有协调好财政与金融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金融稳定发展,守住金融安全底线。

邓海清:本次会议的一个基调是“防风险”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

本次会议的一个基调是“防风险”,无论是从对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定调,还是从对待资本项目可兑换、互联网金融等的理性态度,都能反映出高层的“防风险”的态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次会议对于“中小金融机构”的态度十分积极,这与2016年底以来的市场感受完全相反。此次高层的表态,有望扭转“只扶持大金融机构”、“国进民退”的市场预期。

会议通稿中明确指出,“要推动经济去杠杆,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反而,通稿中关于金融部门并未表示“去杠杆”,而是强调严监管。

我们认为,金融监管的核心是“加强监管以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而不是为了“去杠杆”。去杠杆应当更多从“本源”去着手,而不是“舍本逐末”。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中国高杠杆率问题有望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是2013年设立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的升级版,从以前的“水平协调”到现在的“垂直协调”,监管协调体系正式从1.0版本升级到2.0版本。这实际上也意味着,此前“一行三会”自行协商的效果并不理想,需要有更高的层面进行统筹。

本次会议指出,“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而之前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说法则是,“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因此,不难看出,前后关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大趋势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在节奏上却已经突出强调了稳中推进,这同样符合本次会议“防风险”的基调。

程实:重点明确的风险管控将带来综合监管效应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程实

我们认为,本次会议意义深远,而改变将会渐次发生,三大效应有望逐步释放。

首先,重点明确的风险管控将带来综合监管效应。本次会议提出要“整治金融乱象”,这种措辞再次表明了金融监管趋严的紧迫性和严肃性,而当前监管任务落实的主要抓手则是“去杠杆”和“控风险”。本次会议强调“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要坚决整治严重干扰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严格规范金融市场交易行为,规范金融综合经营和产融结合,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强化金融机构防范风险主体责任”。阵痛不可避免,监管执行的决心不可动摇,综合监管效应将渐次显现。

其次,稳中有进的改革开放将带来长期鲶鱼效应。将金融拔高为“国之重器”,将党置于领导金融发展的核心地位,这意味着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将更加不可动摇,任何利益藩篱都无法阻挡改革推进,任何市场乱象都无法干扰稳步开放。稳中有进的金融改革开放长期内将提振全要素生产率,为中国经济走出“L型”蛰伏奠定基础。重点方向的重要突破将带来鲶鱼效应,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再次,务实有效的政策搭配将带来政策协同效应。中国经济金融有典型的中国特色,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天然就有内在联系。因此,本次会议并未就金融论金融,而是注重财政与货币的内在互动,要求“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搭配实施的背景下,金融监管和政绩引导的同步增强将有助于政策协同效应的显现,为中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统筹实现创造有利条件。

钟伟:靠身份特权介入金融、直接瓜分利益的时代结束了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

中国金融行业无论从产值、产品、从业人员、机构数、金融活动等方面,都已经超出了实体经济所需要的程度,而且金融圈开始内循环,各种各样借着创新名义游离于监管体制之外的圈钱、诈骗等活动也处于猖獗时期。因此,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要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并强调“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形成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的严肃监管氛围”。

这次金融工作会议意味着,靠身份特权介入金融、直接瓜分利益的时代结束了,意味着靠各种各样或真或假的技术逃避监管的行为取向结束了,也意味着与实体经济需求不相匹配、缺乏强有力金融协调与风险管控的金融体系的自我快速膨胀阶段结束了。中国金融体系将被套上监管的缰绳,脱缰野马一般的金融业将被勒紧。这一脚刹车,不是急刹车,也不是缓缓的刹车,而是坚定持久的刹车。

姚余栋:风险主要在银行体系

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

成立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从名称的先后顺序来看,首先是确保金融稳定,第二个才是发展。更为关键的是,这长期确定了整个跨部门的协调机制,有利于防控风险,是重大的机制创新。

风险主要在银行体系,世界各国的风险都是在银行体系。相比之下,我国银行坏账率暂时不用担心,需要适当关注。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防止股市的大幅度波动,要保障金融体系的各个方面都要稳健发展。我们还要注意金融风险的传播,特别是跨市场的传播,一定要防止风险积累。当前央行继续坚持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便是很好的防控措施。除了防范之外,风险还需要早预防早发现。

此次会议中强调“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这是中小银行发展的利好,中小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中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同时整体风险可控。

吴晓灵:会议提出了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重要任务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重要任务,这是今后搞好金融工作、促进经济稳健运行和顺利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会议着重强调了金融监管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问题;怎样强化金融监管,减少重复监管和监管空白,提高监管的有效性,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会议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

功能监管就是对相同功能、相同法律关系的金融产品按照同一规则由同一监管部门监管。行为监管是针对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和人,从事金融业务就必须要有金融牌照,从事哪项业务就要领取哪种牌照。落实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首先要统一对金融产品的法律关系和产品性质的认识,这样才能明确监管的主体和监管边界,才能监管追责。

当前金融秩序的混乱主要反映在资产管理市场(也称理财市场)和同业市场。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和基金管理公司都在发行各自的资管产品,但由于认识的不一致,资管产品无法实行统一监管,非法从事理财业务也没有一个部门去查处。因而金融稳定要从金融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做起,但金融秩序的维护要靠法制完善、监管责任明确和严肃追责。

从法制讲需要修改《证券法》,扩大证券的定义,把集合投资计划明确为证券,纳入《证券法》调整范围,由证监会统一监管。要修改《信托法》明确信托经营的原则。要把《证券投资基金法》改为《投资基金法》,将所有的公募、私募集合投资行为纳入调节范围,规范资产管理市场。

连平: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对于深化改革、金融协调监管将起到重要作用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不是咨询机构,而是以问题为导向的专业决策机构,对于深化改革、金融协调监管将起到重要作用。

过去长期存在的“谁家的孩子谁抱”的分业监管方式,存在一定的金融监管盲点,容易出现监管套利。鉴于分业监管体制的统一性不够,才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它对于克服金融监管短板将发挥重要作用。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