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种玉米仍有利可图,农资市场“供给侧改革”正悄然进行

第一财经APP 2017-08-06 20:46:00

作者:邵海鹏    责编:计亚

在收储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既保证政策顺利推行,又保证农民收入不会过分波动,成为决策层谨慎拿捏的重要考量因素。“种玉米仍然有利可图”为改革增添了有力的现实注脚。

“种玉米的收入占我家庭每年总收入最多30%。”河南省长葛市农民袁金峰自豪地说。农忙务农,农闲外出打工。如今,兼业已成为传统农业种植者的理性选择。尽管务农的收入占他们年总收入的比重并不高,但他们还是不忍心将土地撂荒。

进入8月,南方春玉米自南向北开始步入上市时间窗口期。相较于过去,如今国内玉米价格跌幅明显,但作为传统三大主粮之一的玉米仍然是农民的耕种首选,而非盲目调整种植结构。因为对种粮主体而言,玉米仍然是当前最为“经济”的选项。而让农民的理性和成熟表现更为明显的是,他们会根据市场需求,越来越重视玉米种子的品质。考虑种植产量稳定、早熟、脱水快的玉米品种,对农民来说,除了会带来稳定收益外,还会节约人工成本和降低种植风险。

在收储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既保证政策顺利推行,又保证农民收入不会过分波动,成为决策层谨慎拿捏的重要考量因素。“种玉米仍然有利可图”为改革增添了有力的现实注脚。此前,中农办主任韩俊评价称,“实践来看改革总体进展非常顺利,成效好于预期,成为自十八大以来,农村改革的一个突出亮点。”

“坚守”玉米种植

凭着多年的种植经验,老袁就联合村里面有意向的农民合作成立了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大家的农地集中到一块种植管理,由他来担任理事长。目前,他所在的合作社管理土地的规模达到500多亩,其中三分之二的土地都用来种玉米。

他对第一财经表示,尽管现在玉米行情低迷,收益相较于以前会下降一些,但玉米还是最佳的作物选择。因为在当地,夏季麦收之后至秋季,也就三个月时间,适宜种植的作物只有大豆、玉米。而种玉米要比种大豆亩均纯收益高100多元。

收益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他继续补充道,跟经济作物比,种植玉米又具有稳定性。因为经济作物,比如瓜果蔬菜,市场价格是波动的,要是联系不好销售市场,就很容易卖不出去。而且不论是大棚,还是灌溉设施,都需要很大一笔投入,当然种植技术也要跟得上。玉米就不一样了,不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入,也不需要多少的人工,“农忙以后,该干啥干啥。”

尤为吸引农民的是,玉米脱粒之后,农民就可以就近销售。他提到,有两个去向,一是将其卖到附近的饲料厂,由于霉变少,呕吐毒素低,饲料厂也很愿意收购。将玉米加工成动物饲料,这是玉米的重要用途之一;二是运到火车站,有粮贩专门在那里收购,比当地的价格一斤要高5分钱。当然,他们收的也是高品质的玉米。

考虑到市场需求,老袁早就进行了“供给侧改革”。国家一级玉米标准有很多,他就认准了含水量。因为含水量低,在很容易脱粒的同时,还不容易霉变,非常适合饲料加工厂的需求。于是,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他倾向于尝试稳产、早熟、含水量低、脱水快的玉米品种,考虑到长葛当地的农业种植环境,耐旱、耐高温、抗倒伏和产量等性状表现让他格外关注。

种有20多亩农地的杨德锋,是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的种粮大户。规模虽然说起来并不大,但是考虑到河南人多地少的情况,人均耕地仅有1.23亩,占全国人均水平的81%,当地人习惯性得称老杨为“大户”。并没有加入合作社的他,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规模,在于他接手了自家几个兄弟因外出打工而无法料理的农地。

老杨对第一财经表示,当地夏季适合种玉米。比较经济效益高是重要原因。他笑着说,要是种大面积经济作物的话,还不够请人工的费用。一方面经济作物的生长周期比玉米长,另一方面种植经济作物投入的人工量大,而且人工成本高,“原来人工一天几十块钱,现在得一百五十块钱。去掉人工,就赚不了多少钱。”

让他一直坚持种玉米的原因,就在于种玉米省心,不需要太多劳动力。农闲时还可以外出忙些其它的事情。他说,优质的玉米还好卖。“粮贩一看,即使(优质玉米)每斤高出市场价1~2分钱,他们都愿意要。”相较于过去,价格是跌了一些,但是当地“冬小麦+夏玉米”的种植结构,并没有让农民以及流转土地的大户亏本,只是利润有所减少,最终还是有利可图的。

农民的理性和成熟

当前,受春玉米上市、国储玉米投放的影响,国内玉米市场供应宽松,价格处于下行,但是受拍卖底价成本的支撑,下行速度缓慢。而在东北三省一区自2015年进行了玉米临储收购制度改革以来,国内玉米价格跌幅明显,国内外玉米价差有所收窄。

韩俊认为,相较于2014年玉米临储收购价每斤1.12元来说,如今农民的收入是受到了影响,但要知道这个价格是不可持续的。他表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农业政策可以做到农民每年务农的收入都是增加,绝对不会减少。在市场经济下,价格就一定会有波动。

当期,国储玉米投放量大、成交率高,玉米去库存压力有所缓解。而旺盛的市场需求,比如南方地区由于饲料行业利润可观,对饲用玉米的需求仍然强劲。此外,酒精企业开机率较高,行业利润较好,对玉米的需求也仍是有增无减。这些都是农民种植玉米的动力所在。

而让农民的理性和成熟表现更为明显的是,在市场低迷阶段,农民选种更加理性和谨慎,他们会根据市场需求,从过去追求价格低廉转而关注品种的表现和粮食的品质。哪怕因此种子价格贵了一些,也无所谓。这就是农资市场上正在悄然进行的“供给侧改革”。

当然,为更好的获得高品质的粮食,对那些选用良种的农户,采购商或加工企业愿意在种植季开始之前便与农户签订购粮协议,签约平均价格也往往高于市场价格。对农民来说,这不仅大大减少了售粮的不确定性,收益自然也会更加明显。

面对农资市场上悄然进行的变化,嗅觉灵敏的企业自然不会坐失良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原本每年8月下旬,种子生产企业才会正式启动市场,而今年比往年早了将近1个月。对于农民来说,越是玉米市场价格低迷,要想获得稳定收益的农民,就越需要得到及时的品种和种植信息。

尽管高品质的玉米本身也具备机械化收割的特质,但老杨还是会选择亲力亲为,“请不起人工,太贵了,最多就是农忙时节请自家亲戚或熟人来帮几天忙。”同时,他还想着扩大种地规模,“将来要是种地的规模能够达到100亩的话,就必须依靠大机械来进行作业了,然后再请服务组织或合作社进行田间管理,那样种地就省事多了。”

老杨告诉记者,现在流转农地的地租价格不便宜,一亩地一年要800~1200元不等,小麦、玉米两季下来,不算人工,仅地租就占了将近成本的一半,纯收益跟地租差不多,甚至还赶不上。要是能够有办法降低地租,农民种地的收益还是有保障的。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与其争论产能过剩,不如聊聊需求不足

当前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冲击西方市场的争论忽视了供需关系,实质上是国际间的产能竞争问题。

04-22 15:21

午间论市:连续下跌后微盘股早盘大涨 逢低布局机会来了?

东方证券投顾汪啸骅认为,新“国九条”落地,开启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有望中长期抬升市场中枢。短期错杀中小盘个股存在修复动作,但海外美债利率高企以及一季度业绩忧虑,分母端释放弹性难度较大。全球补库叠加“以旧换新”等政策预期,利好出海优势的新质生产力及设备制造,关注家电、新能源车、电力设备,及对应的产业链上游资源。预计市场维持2950-3100区间震荡,个股轮动分化为主。深圳高平聚能资本基金经理谢爱民认为,新“国九条”规范市场,谋划长远发展。对短期活跃市场的量化资金及公司财报等新要求,让市场担忧阶段性交易型风险,由此导致短期卖压,使前期已充分回调的科技股再度向下挖坑,存在低吸布局机会。

04-17 13:06

财政部部长:支持扩大有效需求 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03-25 12:01

陆仲毅:焦煤看多 铁矿看空

03-13 11:36

北京办公楼市场回暖但仍承压 业内:租金价格中枢仍将下移

在经济复苏的浪潮下,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北京办公楼市场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在过去的2023年,北京办公楼市场新增需求持续恢复。高力国际、仲量联行等多家机构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北京办公楼市场各资产类别净吸纳量均恢复到正值,不过进入2024年,租金价格仍将承压。

01-05 15:46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