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8月中长期贷款偏弱,降准呼声再起

第一财经APP 2017-09-17 12:57:38

作者:徐燕燕    责编:于舰

有市场分析认为,8月信贷高于预期,但中长期贷款偏弱表明投资意愿不足。企业中长期贷款连续两个月下滑,主要源于当前实体融资成本偏高,叠加下半年银行信贷额度受限,使得企业投资意愿不足,高社融或不会持续。

人民银行9月15日发布了8月信贷数据,M2同比增长8.9%,创下历史最低。与此同时,当月新增人民币信贷1.09万亿元,住户部门新增贷款较上月回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48万亿元,远超预期。

M2跌破9%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今年以来,在加强金融监管背景下,金融去杠杆效果逐步显现,同业业务增速放缓,货币派生效应减弱,同时M2去年同期基数较高,致使本月M2增速创下8.9%的历史新低。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关注M2的结构变化,金融部门持有的M2同比增速连续第三个月上升,然而非金融部门持有的M2同比增速仍在趋势性回落。从金融部门来看,16年下半年同比负增长造成基数过低,也反映金融部门的杠杆有所提升。从非金融部门来看,一方面与广义信贷增速的放缓,货币派生能力下降有关;另一方面与房地产销售放缓也密切相关,这也体现在M1同比增速当月从15.3%快速下降至14%。这两个趋势因素决定M2同比增速将仍在低位。

与此同时,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9万亿元,超出市场预期,银行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比2014-2016年同期均值多出2700亿元。

从结构来看,企业中长期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占比从53%回落至33%;银行按揭贷款额度受限,居民中长期贷款的占比从55%降至41%,然而居民短期贷款的占比提升20%。前8个月,贷款已经投放9.9万亿元,全年12万亿的信贷额度所剩不多,“随着部分表外贷款回归表内,预计表内贷款投放规模上或有灵活上行的空间。”谢亚轩表示。

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表示,8月信贷高于预期,但中长期贷款偏弱表明投资意愿不足。企业中长期贷款连续2个月下滑,主要源于当前实体融资成本偏高,叠加下半年银行信贷额度受限,使得企业投资意愿不足。在他看来,高社融或难持续。

温彬指出,近日监管机构加大了对部分城市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信用卡透支、房抵贷等资金用途检查,防范短期消贷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市场,确保短期消费贷款平稳健康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社会融资规模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增量为1.48万亿元,比上月多增2594亿元,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69.41万亿元,同比增长13.1%,连续两个月高于13%。

从结构看,委托、信托、未贴现承兑三项表外融资合计增加1303亿元,扭转了上个月下滑走势,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旺盛,在表内信贷额度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表外融资满足需求。8月份随着市场利率较上月有所回升,企业发债意愿有所回落,企业债券净融资1063亿元,较上月减少1777亿元。

外占持续减少

同日公布的数据还有,8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余额21.5万亿元人民币,当月减少8.21亿元人民币。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央行外汇占款显著上升的论战可以休矣。

在他看来,8月人民币快速升值2%,虽然存量结汇需求较高,但是央行外汇占款仍在0附近。这背后的逻辑有三点:一是人民币汇率8月以来的快速升值很可能是外汇市场供求自身变化,存量外汇踩踏式结汇的结果,并非来自央行的市场操作;二是央行实现清洁浮动,让汇率随市场供求波动并进而对供求发挥调节作用的目的非常明确;三是,央行如果不干预,外汇占款显著回升的必要条件就不具备。

温彬表示,在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强化的背景下,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仅有空间,也有必要。最近一次降准是在2016年3月,此后到今年8月末,外汇占款累计减少2.3万亿元,为了对冲基础货币投放减少,央行主要通过“SLF+MLF+PSL”等工具提供流动性累计超过4万亿元,保证了市场流动性需要。

但也存在两个不足,温彬指出,一是金融机构获得流动性的成本较高;二是中小金融机构不能直接从央行获得MLF等工具的支持。实施降准后,央行完全可以通过“减少MLF规模+正回购”的工具组合,防止可能出现的流动性过剩,继续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不变。因此,适时降准对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进而降低实体经济部门融资成本有积极作用。

谢亚轩则表示,与经济的走势更为相关的广义社融同比增速仍有回落压力,8月从14.2%降至13.9%。从广义社融到投资,再到GDP同比的传导时滞,过去是1-2个季度,近年滞后期延长至3-4季度。随着经济中枢由固定资产投资转向消费,广义社融同比增速的回落对四季度经济有一定负面影响,但影响有限,货币政策难以放松。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