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稻谷最低收购价全面下调 韩俊:这是稻谷供大于求的信号

第一财经APP 2017-09-30 12:15:10

作者:邵海鹏    责编:李秀中

小麦最低收购价持平,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均有所下降,在于稻谷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问题。

“稻谷供大于求的压力越来越明显,最低收购价下调就是要发出信号。”9月2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第一财经的提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如是回答。

根据国家要求,2017年继续在主产区实行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不过,小麦价格与2016年持平,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每100斤分别降低了3元、2元、5元。

玉米退出临储政策的外溢效果

三大主粮之一的玉米2016年率先取消临时收储政策,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改革,对农民进行生产者补贴。

之所以要改革,在于玉米临时收储价格的不断提高,到2014年达到1.12元/斤,国内过高的玉米定价导致国内的加工企业和饲料企业都不用国内的玉米做原料。韩俊称,2013年到2016年这4年,进口的玉米替代品主要是高粱、大麦、玉米酒糟和木薯多达1亿吨,即2000亿斤,每年相当于进口了500亿斤玉米的替代品。这些替代品的进口导致“国货入库、洋货入市”,直接后果是国内政策性玉米库存越来越庞大。

为了解决玉米临时收储所带来的财政和库存压力,2016年,中央对玉米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给农民直接补贴,兼顾种玉米的农民基本收益。

同为主粮,但是玉米和小麦、稻谷的重要性并不一样。作为口粮的小麦、稻谷尽管并未退出最低收购价政策,但是当前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据统计,2014年以来,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收购已经连续突破5000万吨,2015年达5410万吨,这相当于稻谷、小麦商品量的20%。2015年稻谷、小麦分别产大于需1875万吨、1599万吨,其中稻谷已连续10年有结余。现阶段,国内大米、小麦农户销售价格已经全面高出进口到岸完税价格,国内市场转向使用价格较低的国外粮食,使粮食进口压力骤增,同时也导致粮食大规模涌向政策性收储。

此前,有专家在公开论坛上称,如果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不及时跟进调整,将会产生政策的外溢效果。东北地区稻谷相对玉米的比价优势将会更加明显,有可能出现稻谷对玉米的大面积种植替代;西北地区则会出现小麦对玉米的种植替代,由此将使稻谷、小麦库存压力进一步加大。

玉米最低收购价持平、稻谷下调

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到,要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形成合理比价关系。

今年5月,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发布公告,2017年继续在主产区实行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根据国家公布的2017年最低收购价格,以国标三等粮为标准品,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均指到库价)分别为每100斤118元(人民币,下同)、130元、136元、150元,除小麦价格与2016年一致以外,早籼稻比2016年降低3元/斤、中晚籼稻同比降低2元/斤、粳稻同比降低5元/斤。

之所以小麦最低收购价由过去的上涨到现在连续三年稳定,价格持平,韩俊称,考虑到现在政策性小麦库存拍卖财政不用贴钱,没有价差损失补贴。在三大粮食作物当中,小麦的购销关系在三大粮食作物中是比较好的。2016年数据显示,小麦供求基本平衡,有200万吨左右的缺口。今年小麦供求基本平衡,大概有五六百万吨供大于求的剩余。

至于稻谷下调最低收购价,韩俊称,稻谷不像小麦可以存那么长时间,也不像玉米产业链那么长,所以库存的压力非常大。如今价格的下调就是要发出信号,稻谷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问题。

他提到,今后怎么改,正在研究。不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要保留基本的政策框架,但要增加政策的弹性。要让今后价格更加准确的体现市场供求关系。如果价格信号过度扭曲,将来就会像玉米一样。

不过,对于当今农产品价格的市场化进程,业内也有声音大胆预测未来2-3年,政府现有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是不可持续的,需要比较大的改变。上海汇易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分析师李强接受第一财经表示,这其中既有目前粮食库存压力的不利影响,也有财政支出负担长期过重的原因。

李强认为,我国粮食收购体制改革实际上涉及粮食生产、粮食收储、粮食加工与粮食贸易等领域,应该在坚持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这个大框架的同时,尽力全面提升我国大农业的效益和效率水平,提升参与国际农产品的市场竞争的能力。这些改革还应大胆结合我国国内农业发展战略、国家粮食与能源战略、“一路一带”倡议、特别是国际贸易平衡战略(尤其是包括平衡中美贸易较大的赤字问题等)来通盘考虑。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