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汽车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Model 3仅达预计产量17% 特斯拉靠其盈利仍存挑战

第一财经APP 2017-10-10 18:57:55

作者:武子晔    责编:陈姗姗

今年第三季度,被特斯拉寄予厚望的经济型车型Model3只达到了预计生产量的17.3%。

尽管特斯拉在第三季度又创造了新的销量纪录,但其被寄予厚望的经济型车型Model 3却只达到了预计生产量的17.3%。本想依靠大规模生产Model 3来扭转亏损局面的特斯拉距离盈利仍然还有不少距离。

公开资料显示,Model 3的售价为3.5万美元起,仅为ModelS售价的一半左右。目前,Model 3全球订单已经超过50万辆,规划9月生产1500辆,到2017年底月产量将达20000辆,2018年交付完毕。也就是说,特斯拉未来1-2年都要全力消化已有订单,而这也为特斯拉实现续盈利带来了可能。但特斯拉发布的第三季度交付数据显示,Model3仅生产了260辆,仅占预计生产量的17.3%。

“我们在加州的汽车工厂和内华达州的电池工厂都在高负荷运行,但由于产能瓶颈,Model 3产量或许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预期。但我们有必要强调,Model 3的生产步骤和供应量完全没有问题,我们知道我们面临的是什么,并且我们会快速解决这个瓶颈。”对于Model 3三季度未达预期产量,特斯拉发表声明如此表示,并称在今年年底之前能够实现每周生产5000台Model 3的产能水平。而由于要解决 Model 3的产能瓶颈问题,原本计划于9月末正式亮相的特斯拉电动卡车也推迟到11月16日上线。

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为了快速提高产能,在特斯拉的部分生产线上,Model 3甚至出现了“手工生产”的现象。也就是说,特斯拉的高端生产线还未准备就绪,Model3的大部分组件要靠手工制作、组装和拼接。而一般情况下,出售给消费者的汽车要经过流水线和机械化流程,所以这些手工组装的汽车仅限于出售给投资者和公司内部职员。但特斯拉随后发表声明对此进行了否认:“我们仍处在生产爬坡阶段,但每一辆Model 3都是在生产线上生产的。生产线放慢到正常速度的1/10,此举是为了确保生产一致性。”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的目标是要实现2018年全部车型总产能达50万辆,而特斯拉近两年的年产能均不足10万辆。为了扩大产能,特斯拉已斥资50亿美元在内华达州建立世界最大的电池工厂Gigafactory。而特斯拉现有工厂是弗里蒙特工厂,年产能约10万辆,主要负责生产Model S和Model X车型。今年7月份,新车Model 3也是在弗里蒙特工厂启动生产的,但Model 3的电动机却在超级电池工厂中建设的生产线内生产。对于特斯拉来讲,之所以把电动机生产线转移到内华达州的超级电池工厂内,会有助于让弗里蒙特工厂的汽车产能尽量最大化。此外,马斯克还曾透露,未来特斯拉还会兴建更多类似于Gigafactory的工厂。

实际上,对于Model 3能否如期达到生产目标的问题,特斯拉的一些供应商们在Model 3量产前就曾提出过质疑。多位生产顾问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称,情况理想的话,汽车制造商一般在18个月里推出新的组装生产线,但是在签署第一份模具和供应商合同后还要2-3年才能生产。从订购到安装需要18个月时间,而2018年产量提高至50万辆则将需要更多的冲压、焊接和组装机器,如果马斯克自己生产零部件可降低风险,但代价也会因而更高且容易分心。

因此就算Model 3能够如期生产,特斯拉在盈利方面也会面临一些挑战。随着电动汽车的大量生产,与之相匹配的充电基础设施等也要加快部署,与之相伴的则是巨大的资金需求。早在今年4月份,特斯拉就公布了2017年充电网络建设计划,即截至今年年底,超级充电桩总数将翻番至10000个,目的地充电桩总数将增至15000个。为了缓解资金压力,特斯拉也不得不放弃最初的免费充电政策。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净利润亏损继续扩大,由去年同期的2.93亿美元扩大至今年的4.01亿美元。

此外,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到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在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花费已经超过100亿美元。而自2010年上市以来,特斯拉共发行了10次股票和债券。特斯拉还曾向戴姆勒和丰田出售股票,不过丰田已在近期抛售。为了进一步解决资金需求,今年3月,特斯拉又以18亿美元向腾讯出售了5%的股权。

此外,随着多家汽车厂商在电动汽车方面的布局,特斯拉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成本优势也是需要解决的一大关键问题。尽管与特斯拉其他车型相比,Model 3的售价有着足够的优势,但特斯拉首席技术官JB Straubel曾公开表示:“Model 3应用的电池是在内华达州超级电池工厂生产的,该电池效率将比Model S高出30%。但随着中国和其他国家大型电池厂的建立,特斯拉能够保持成本优势可能会很困难。”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