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蔡鄂生:资管新规将产生五大影响

第一财经APP 2017-11-21 13:55:08

作者:蔡鄂生    责编:黄宾

资管新规的基调是从严监管,设定统一标准规则,消除监管套利。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这次征求意见稿是今年2月份一行三会内审稿的加强版,主要内容没有大的变化,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消化和准备,重点增加了对资金池、刚性兑付的整治,合格投资者认定标准,明确期限错配的定义等重要内容。

《征求意见稿》的基调是从严监管,设定统一标准规则,消除监管套利。这与今年年初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金融的总体要求一致。7月份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未来金融工作的重点,一是金融要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要优化结构,完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三是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四是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金融工作方面也强调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这次《征求意见稿》总结下来体现几方面的要求:

一是坚持严控风险底线思维,将风险管理在资管行业中放到更高的位置,减少存量风险,防控增量风险;

二是明确了资产管理业务的基本原则,作为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部分,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目标,既要充分发挥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功能,满足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又严格规范引导避免资金脱实向虚,在金融体系内部自我循环,防止各种制度和监管套利,加剧风险的跨行业、跨市场、跨区域传递;

三是从监管的角度,要坚持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的监管理念,实现对“一行三会”对各类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全面、统一覆盖,采取有效监管措施,明确穿透式监管;

四是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明确了资产管理人的职责;

五是坚持有的放矢、问题导向,重点针对资产管理业务产品多层嵌套资金空转、杠杆比率要求不统一、关联套利等问题,设定统一的标准规制,同时也客观考量金融创新对市场良性发展的积极作用,一分为二,留出足够发展空间;

六是坚持积极稳妥审慎推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防范风险与有序规范相结合,在下决心严控风险的同时,充分考虑市场承受能力,合理设置过渡期,把握好工作的节奏、力度,加强市场沟通,有效引导市场预期。

与2月份版本不同的部分是,此次《征求意见稿》新增的内容包括打破刚兑的具体要求(包括认定与处罚)、明确资管嵌套的标准(只能嵌套一层但公募基金除外)、明确过渡期(至2019年6月30日)、规范智能投顾(首次提出)等。

对于一段时间内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做一简要分析:

第一,从严规范产品嵌套和通道业务。各类通道业务规模将明显压缩,征求意见稿已明确新老划断,且设置合理过渡期,短期内对各类机构存量业务规模影响有限。

第二,各类分级产品将受到限制。单个项目的私募产品无法做成分级产品,包括此前比较流行的信托和私募股权类私募基金。此外投资债券、股票超过50%的私募产品也不能做分级,这比证监会2016年7月份的新规更加严格,也就是纯粹投资股票、证券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券商资管和基金专户都不能分级。对券商和基金专户影响有限,因为实际上过去证监会已经严格限制了结构化产品的备案发行,相对而言,信托层面影响会更大一些,此前银监会的监管相对宽松。

第三,明确禁止资金池业务。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要求,金融机构应当做到每只资产管理产品的资金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不得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为降低期限错配风险,要求强化资产管理产品久期管理,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

第四,资管产品的杠杆率受到明确限制。每只开放式公募产品的总资产不得超过该产品净资产的140%,每只封闭式公募产品、每只私募产品的总资产不得超过该产品净资产的200%。计算单只产品的总资产时应当按照穿透原则合并计算所投资资产管理产品的总资产。分级私募产品的总资产不得超过该产品净资产的140%。

第五,资管行业分化,更加强调主动管理能力。未来监管套利空间减少,但并不限制资管机构在合规框架下发展主动型产品,主动管理能力更强的资管机构更为受益。从中长期来看,加强各类机构资管业务主动管理、回归资管业务本源是必然的转型方向。(蔡鄂生系北方新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银监会原副主席)

原标题:《蔡鄂生剖析“资管新规”五大影响》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微信公众号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黄奇帆新著自序:世界是可以重组的

重组是管理层的事情、不能搞“民粹主义”,要讲时机、讲机遇,重组应该是多赢的,必须在阳光下作业,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04-16 10:43

专访金融监管总局上海局局长王俊寿:多措并举,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实现“1+1>2”的协同监管效应,还需央地各部门在日常监管、风险处置、资源调配等方面进一步探索磨合。

03-08 15:13

多地金融委亮相 央地协同金融监管新格局加快形成

2024年开年以来,地方金融委、地方金融工委紧锣密鼓组建,地方金融管理局也纷纷挂牌成立。随着自上而下的金融监管机构改革渐次落地,央地协同金融监管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02-26 13:02

“监”听则明:2023年三季度金融业监管数据处罚分析及洞察建议

毕马威收集并整理了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3年第3季度的公开处罚信息,以“数据”、“信息”、“统计”和“报送”作为识别数据相关罚单(以下简称“数据罚单”或“罚单”)的关键词,通过对监管机构、被监管机构、被处罚人员以及处罚事由的分析,识别监管机构关注点,结合外部环境趋势和金融同业实践,对金融机构数据工作的趋势和发展提出建议。

2023-12-28 16:03

浅析《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对信托行业的影响

信托行业改革转型不断深入推进,监管部门持续强化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监管评级办法也需进行相应调整。 制定更为完备的信托公司监管评级规则,充分反映当前信托公司经营特点、风险特征和监管重点,强化监管评级结果运用,引导信托公司立足受托人定位,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和行为管理,变得十分必要。

2023-12-18 13:06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